黄花菜保蕾剂及其使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83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黄花菜保蕾剂及其使用技术。该保蕾剂是由2,4-D、萘乙酸、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为基本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组成。使用时,需先用水将保蕾剂稀释至所含的2,4-D的浓度在5-20PPM内,于黄花菜抽苔期间按要求喷施两次。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指的黄花菜保蕾剂及其使用技术,可有效地防止黄花菜因气候不良和营养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落蕾,达到稳产、高产、增进品质的目的,增产率一般达24%以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ly bud protecting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 lily bud protecting 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 bud protecting agent is composed of 2, 4 - D, NAA, ethephon, gibberellin,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urea as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When in use, first water will be diluted to bud protecting agent containing 2, concentration of 4 - D in 5 - 20PPM, in the lily bolting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praying two times. The lily bud protecting agent of the invention refers to the use of its techn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ud drop of daylily due to adverse weather and lack of nutrition, to achieve stable and high yield, improve quality, increase production rate of more than 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黄花菜落蕾,增加蕾数的保蕾剂以及该保蕾剂的使用方法。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在生产上,极易因气候不良、养分失衡等原因而大量落蕾,严重影响产量。在湖南正常年景下,黄花菜的自然落蕾率为25-30%。高温干燥天气下,落蕾率高达40-50%,如遇连续10天以上的火南风天气,落蕾率达65%。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黄花菜的落蕾率可达40-60%。有关黄花菜保蕾的技术,国外未见报道,国内只有《甘肃农业科技》1984年第10期“几种植物激素对提高黄花菜座果率及产量的研究”一文报道过2,4-D(2,4-二氯苯氧乙酸)、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BA)三种激素对提高黄花菜座果率有效果,增产率为12.6-28.3%。但是,在西北,黄花菜单葶花蕾数一般只有30个左右,而在湖南,黄花菜的单葶花蕾数达到50-70个,甚至更多,加上湖南气候多变,容易因外界环境条件不利引起营养不足而自然落蕾,单靠施用激素刺激,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蕾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黄花菜因气候不良引起的落蕾,也能防止因营养不足、养分失衡等原因而引起的落蕾,且能提高黄花菜的干物质含量,增进品质的黄花菜保蕾剂,并提供这种保蕾剂的最佳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黄花菜保蕾剂,是由下列几种成分为基本原料组成的1、2,4-D,2.萘乙酸,3.赤霉素(GA),4.乙烯利(ACP),5.磷酸二氢钾,6.尿素。这六种成分的重量配比为2,4-D∶萘乙酸∶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尿素=1∶0.5-1∶1-3∶5-15∶10-250∶100-500。在上述成分的基础上,还可加入适量的6-苄氨基嘌呤和稀土。配制时,2,4-D、萘乙酸、赤霉素、6-苄氨基嘌呤可用酒精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溶解,其他成分可用水溶解。上述黄花菜保蕾剂的使用方法是,使用前,用水将保蕾剂稀释至所含的2,4-D的浓度在5-20ppm之内,为使药液均匀地粘在花蕾上,可在稀释后的药液里加入少量洗衣粉。喷药时间是在黄花菜抽苔期间,共喷两次,第一次于黄花菜抽出花葶,单葶现蕾数为4-10枚时喷,第二次在单葶花蕾数达20枚以上时喷。每次每亩喷稀释液25-30公斤。该保蕾剂也可以在萱草、百合等花卉上应用。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保蕾剂是在2,4-D、萘乙酸的基础上增加了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等成分。《甘肃农业科技》1984年第10期“几种植物激素对提高黄花菜座果率及产量的研究”一文也提到过赤霉素,但该文作者认为赤霉素无效,而我们经1985-1988年共四年的试验证明赤霉素有增加蕾重和保蕾不落的作用;乙烯利有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蕾数的作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可调节氮、磷、钾的平衡;防止蕾多而引起营养不足、养分失衡所导致的落蕾。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黄花菜保蕾剂既能防止黄花菜因干旱、低温阴雨等不良天气引起的落蕾,也能防止因植株营养不足,养分失衡所引起的落蕾。经1985-1988年在生产上应用试验,施用这种保蕾剂比对照降低落蕾率20-36%,增产率在24%以上,高的达52%,比单施激素的效果好。另外,黄花菜的干物质含量也有增加,提高了品质。实施例1配制水剂型(1)称取0.2克2.4-D、0.3克赤霉素、0.123克萘乙酸,装入容器中,加少量无水酒精,充分搅拌,使其溶解;(2)量取40%乙烯利溶液5毫升;(3)称取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尿素、兑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4)将(1)、(2)、(3)倒入一容积大于100毫升的深色小瓶中,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密封保存于低温干燥处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指的黄花菜保蕾剂。使用时,每100毫升原液兑水25公斤,再加20-30克洗衣粉,喷施一亩。喷施时间是在黄花菜抽苔期间,喷两次,第一次于单葶现蕾数为4-10枚时喷,第二次于单葶现蕾数达20枚以上时喷。实施例2配制粉剂型(1)取0.4克2,4-D、0.2克6-苄氨基嘌呤、0.5克赤霉素、0.2克萘乙酸,用石油醚溶解,加入少量滑石粉,搅拌后使之成糊状,待干后粉碎成0.2mm细粉;(2)称取20克磷酸二氢钾、5克稀土、23克尿素,烘干,粉碎成0.2mm细粉;(3)将(1)、(2)混合拌匀后,装入一塑料袋中,密封待用。使用时,上述一袋粉剂(约50克)需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0.5公斤水和30克洗衣粉,充分搅拌,溶解后,加50公斤水,用喷雾器喷洒2亩,喷施时间同实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花菜保蕾剂,包含2.4-D、萘乙酸、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花菜保蕾剂,包含2.4-D、萘乙酸、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和尿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菜保蕾剂,其特征在于各成份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4-D∶萘乙酸∶赤霉素∶乙烯利∶磷酸二氢钾∶尿素=1∶0.5-1∶1-3∶5-15∶10-250∶100-50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儒周付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