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089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灌带,所述滴灌带包括滴灌带管道主体和设置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管壁上的多个分流单元,分流单元由1个进水口、流道和1个出水口组成,分流单元通过进水口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内腔连通,出水口与大气相通,进水口的口径小于流道的口径,所述流道壁设有突出的内齿,滴灌带管道外径20-25mm,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0.4-0.5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滴灌带杂质不易进入流道,有利于水流形成漩涡,消能效果较好,提高了滴灌带的抗堵塞能力。此外,滴灌带铺设长度增加,有效减少支管用量,电磁阀减少,能耗降低,运行管理与维护方便,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水灌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滴灌带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滴灌工程中,多采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灌带管径为16mm,滴头间距为0. 3m,滴头流量大(为1.8-3. 2L/h),易产生地面径流,灌水不均勻,且由于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侧翼的存在,使其与支管连接处存在漏水的问题。为解决滴灌带铺设长度问题,中国专利ZL 200920162470. 2公开的“大间距滴灌带”,包括滴灌带及其侧翼上若干供水单元,每个相邻供水单元出水口间距为0. 5-1. 2m,因上述大间距滴灌带供水单元间距较大,不能满足大田行播作物的需水要求,滴灌带管径较小,滴灌带铺设长度仍然较短,能耗较高,供水单元出水口流量大,易产生径流,灌水不均。为解决灌水均勻的问题,中国专利CN2440318Y 公开的“一种滴灌支管装置”,包括干管、阀门和支管,在于支管上设有若干三通,旁通沿远离干管的方向上等距排列,并且其外周壁的直径相同而内孔的孔径依次变大,因上述的支管装置的旁通在支管上要等距排列,内孔孔径依次变大,增加了零部件种类,相应的增大了加工和施工安装的难度,适用地块范围小,系统造价高;中国专利CN2631213Y公开的“一种节水滴灌管系结构”为解决灌水均勻与运行管理问题,在滴灌带进口设置了压力流量稳定器,但支管的管径小,铺设长度仍然较短,管水小区面积小,增加了干管用量,使滴灌系统成本和能耗升高。为提高抗堵性能,中国专利ZL 200920162927. X公开的“抗堵塞滴灌带流道”,将滴灌带流道设计为若干个向内的圆弧状流道单元且相邻的流道单元经过渡圆弧连接而成,流道两侧流道单元的圆心分别错位排列并形成大小相间的连续性渐变流道断面, 流道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述已有技术的共同缺点是滴灌带管径小,滴头流量大,滴灌带铺设长度短,工作水头高,田间干管、支管用量大,控制阀门多,系统造价和能耗高、运行管理操作不便。而且,现有的滴灌带分流单元流道进水口较多,加大了进水口面积, 降低了流道进口处水流流速,杂质易沉淀堵塞流道,并且滴灌带分流单元流道的迷宫矩形拐角处存在水流低速区,杂质易沉淀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滴灌带管道外径大、抗堵塞的滴灌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滴灌带,所述滴灌带包括滴灌带管道主体和设置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管壁上的多个分流单元,每个分流单元由一个进水口、流道和一个出水口组成,分流单元通过进水口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内腔连通,出水口与大气相通,进水口的口径小于流道的口径,流道的内壁设有突出的内齿,滴灌带管道外径20-25mm,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 0. 4-0. 5mο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截面采用倒梯形设计。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的长度不超过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滴灌带的分流单元进水口采用倒梯形设计, 进水口的口径小于流道的口径,提高了进口处水流流速,杂质不易进入流道,也不会在进水口处沉淀,并且滴灌带的分流单元流道带有内齿,有利于水流形成漩涡,消能和压力补偿效果较好,不存在低速区,提高了滴灌带的抗堵塞能力。此外,滴灌带管道外径20-25mm,分流单元出水口流量0. 5-1. 5L/h,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0. 4-0. 5m,出水口 4的工作水头为4-6m。滴灌带管径增大,而分流单元的出水口的流量减小,地面径流减少,而且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适中,这样使相同压力损耗条件下滴灌带铺设长度增加2倍以上。滴灌带铺设长度增加,有效减少支管(所述支管连接水源和滴灌带)用量50%以上,电磁阀减少50%以上,能耗降低33%以上,节约了材料和运行费用,降低了成本。再者, 电磁阀减少,运行管理与维护方便,降低了管理和维护成本60%以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滴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滴灌带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附图1-2,一种滴灌带,包括滴灌带管道主体1和设置于滴灌带管道主体1的管壁上的分流单元5,分流单元5由一个进水口 2、流道3和一个出水口 4组成。分流单元5通过进水口 2与滴灌带管道主体1的内腔连通,进水口 2的截面采用倒梯形设计,进水口 2的口径小于流道3的直径。流道内壁设有突出的内齿。出水口4与大气相连通。滴灌带管道主体1的内腔中水流通过进水口 2进入流道3,通过流道3后从出水口 4出来后灌溉作物。 其中滴灌带管道外径20mm,分流单元出水口 4流量0. 5L/h,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 0. 4m,流道3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出水口 4的工作水头为4-6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其中滴灌带管道外径22mm,分流单元出水口 4的流量lL/h,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0. 45m,流道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 其中滴灌带管道外径25mm,分流单元出水口 4的流量1. 5L/h,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0. 5m,流道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包括滴灌带管道主体和设置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管壁上的多个分流单元,每个分流单元由一个进水口、流道和一个出水口组成,分流单元通过进水口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内腔连通,出水口与大气相通,进水口的口径小于流道的口径,流道的内壁设有突出的内齿,滴灌带管道外径20-25mm,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 0. 4-0. 5m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截面采用倒梯形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长度不超过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滴灌带,所述滴灌带包括滴灌带管道主体和设置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管壁上的多个分流单元,分流单元由1个进水口、流道和1个出水口组成,分流单元通过进水口与滴灌带管道主体的内腔连通,出水口与大气相通,进水口的口径小于流道的口径,所述流道壁设有突出的内齿,滴灌带管道外径20-25mm,相邻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为0.4-0.5m。本技术的滴灌带杂质不易进入流道,有利于水流形成漩涡,消能效果较好,提高了滴灌带的抗堵塞能力。此外,滴灌带铺设长度增加,有效减少支管用量,电磁阀减少,能耗降低,运行管理与维护方便,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A01G25/02GK202285730SQ20112036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岗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联创新海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