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344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气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其包括用于行车制动的上气室和用于停车制动的下气室,上气室包括上缸体、推杆和回位弹簧,在上缸体内设置沿上缸体滑移的上活塞,上活塞将上气室分隔为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和制动腔室,推杆穿过上缸体在制动腔室内与上活塞连接,回位弹簧设置在制动腔室内推动上活塞回位。采用活塞充气运动代替皮膜充气运动能更快的传递作用力,而且永远不会瞬间失效。上气室一体化,不使用抱箍连接,能有效地减少气室的漏气点,避免了原来此连接处的漏气现象,并且减少了制作成本,使得制作过程能更好的控制,合格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气室
,特别是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
技术介绍
制动气室可以分为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和单腔制动气室两大类。储能弹簧制动气室为双腔制动气室,兼有充气和放气两个气路,通过充气和放气产生作用力,用于车轮制动。充气制动用于行车制动,放气弹簧制动用于停车制动和紧急制动。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类载重汽车的中、后轮制动。单腔制动气室俗称前气室,通过充气产生作用力,用于行车制动。现在一般应用于各类载重汽车的前轮制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储能弹簧制动气室为上气室和下气室两大部分组成。上气室用于行车制动,下气室用于停车制动。原来产品的下气室为活塞运动型,下气室为皮膜充气型。该产品经市场多年使用论证,存在以下缺点1.皮膜破损严重,占全部损耗率的75%。2.使用寿命短,正常使用只能有6个月左右。3.安全系数低。皮膜为橡胶制品,在其反复运动中,会产生变形、老化和瞬间破裂的现象,从而导致刹车瞬间失效。4.漏气环节多。上气室由铝盖、皮膜、上盖对接,再由抱箍加紧。其中间为软接触, 受力面积小,使用后皮膜会变软从而产生间隙,导致漏气现象的产生。5.生产效率低。由于其配件繁多,装配过程多为人工操作,用人多,速度慢,所以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导致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简化制动气室的结构,提高制动气室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包括用于行车制动的上气室和用于停车制动的下气室,上、下气室与高压气体进出口相通,上气室包括上缸体、推杆和回位弹簧,在上缸体内设置沿上缸体滑移的上活塞,上活塞将上气室分隔为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和制动腔室,推杆穿过上缸体在制动腔室内与上活塞连接,回位弹簧设置在制动腔室内推动上活塞回位,高压气体进出口与上气室的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相通。进一步地,下气室包括下缸体、活塞轴管、下活塞和储能弹簧,上、下缸体通过中隔板对接,下活塞与下缸体滑动配合,下活塞将下气室分隔为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和储能腔室,活塞轴管穿过中隔板与下活塞连接,活塞轴管与中隔板滑动配合,储能弹簧设置在储能腔室内。进一步地,上缸体、中隔板和下缸体上具有连接孔,上缸体、中隔板和下缸体通过连接孔螺栓连接或铆接。进一步地,上活塞上设置密封圈。进一步地,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进一步地,上活塞为碗形,包括底板和侧沿,侧沿指向制动腔室,上活塞通过侧沿贴合上缸体进行滑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活塞充气运动代替皮膜充气运动能更快的传递作用力,回位速度快;活塞采用性能极佳的V型密封圈,密封性能好,更加抗磨损、抗老化,使用寿命是皮膜的3-5倍。 而这样改进的最大优势是V型密封圈永远不会发生瞬间大漏气,因而制动气室也就永远不会瞬间失效,这样避免了很多由制动气室故障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皮膜一旦破损,制动气室会瞬间失效。2.采用活塞推杆一体化代替推盘顶出式,能更好的传递力量,不偏差,稳定性好。 而且其制作简单,牢固可靠,使用寿命大大加长。3.上气室一体化,不使用抱箍连接,能有效地减少气室的漏气点,避免了原来此连接处的漏气现象。并且减少了制作成本,使得制作过程能更好的控制,合格率大大提高。4.中隔板连接下气室的改变有以下优势1)能减少原来铝盖破裂的现象(原来铝盖的破损率在5%左右)。2)中隔板有上下定位作用,使气室总成的中心线更佳,并且上下连接方便、牢固可靠,减少漏气现象的发生。3)减少制作成本。5.工装机械式装配能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加快制作速度,过程控制更加简单,合格率大大提高。6.本技术较原产品相比,综合成本下降1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的侧面视图;图中1.安装螺栓,2.推杆,3.上缸体,4.回位弹簧,5.上活塞,6.中隔板,7.下活塞,8.下缸体,9.储能弹簧,10.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1.制动腔室,12.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3.储能腔室,14.高压气体进出口,15.活塞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的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该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通过安装螺栓1安装在汽车上,包括用于行车制动的上气室和用于停车制动的下气室,上、下气室与高压气体进出口 14相通,上气室包括上缸体3、推杆2和回位弹簧4,在上缸体3内设置沿上缸体3滑移的上活塞5,上活塞5将上气室分隔为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和制动腔室11,推杆2穿过上缸体3在制动腔室11内与上活塞5连接,回位弹簧4设置在制动腔室11内推动上活塞5回位,高压气体进出口 14与上气室的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相通。 下气室包括下缸体8、活塞轴管15、下活塞7和储能弹簧9,上、下缸体3、8通过中隔板6对接,下活塞7与下缸体8滑动配合,下活塞7将下气室分隔为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2和储能腔室13,活塞轴管15穿过中隔板6与下活塞7连接,活塞轴管15与中隔板6滑动配合, 储能弹簧9设置在储能腔室13内。上缸体3、中隔板6和下缸体8上具有连接孔,上缸体 3、中隔板6和下缸体8通过连接孔螺栓连接或铆接。上活塞5上设置密封圈。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上活塞5为碗形,包括底板和侧沿,侧沿指向制动腔室11,上活塞5通过侧沿贴合上缸体3进行滑移。以图2和3所示的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说明其工作过程在图3中高压气体进出口 14有两个,一个与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相通,另一个与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2相通,当行车制动时,从主制动阀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高压气体进出口进入上气室的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作用在上活塞5上,通过推杆2作用在车轮上制动。放去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中的气压,上活塞5将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回位,制动解除。正常行驶时,下气室的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2中保持有一定的气压,此时储能弹簧9被压缩,无制动作用。当紧急制动和停车制动时,下气室的驻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2中的气压通过控制阀放掉,下活塞7将在储能弹簧9作用力下移动到极限位置,通过活塞轴管 15将上活塞5顶出,产生制动作用。本技术能在所有载重汽车前轮、中轮和后轮上使用,能覆盖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前、后制动气室。在完全符合原有的功能条件下,产品制作合格率能提高50%,使用寿命能增加3-5倍,人工使用率能降低30%,直接成本能降低15%,由气室引起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能降低90%。权利要求1.一种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包括用于行车制动的上气室和用于停车制动的下气室,上、下气室与高压气体进出口(14)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气室包括上缸体(3)、推杆(2)和回位弹簧G),在上缸体(3)内设置沿上缸体C3)滑移的上活塞(5),上活塞( 将上气室分隔为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和制动腔室(11),推杆( 穿过上缸体C3)在制动腔室(11)内与上活塞( 连接,回位弹簧(4)设置在制动腔室(11)内推动上活塞(5)回位, 高压气体进出口(14)与上气室的行车制动进出气腔室(10)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气室包括下缸体(8)、活塞轴管(15)、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聚强汽车配件厂普通合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