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151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链销的组装夹具具备:夹具主体,在夹具主体以所需间隔排列有供成对的链销以及内片插入的链销插入用凹部;以及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朝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对与各链销插入用凹部嵌合的链销(14)以及内片两者的下端部进行施力。在夹具主体的相邻的链销插入用凹部之间与相邻的链销插入用凹部相连地设置有施力构件设置用凹部。各施力构件设置于施力构件设置用凹部内,具有施力方向为径向朝外的压缩螺旋弹簧、以及由螺旋弹簧施力的按压部件。在按压部件形成有与链销抵接的第一按压面、和与内片抵接的第二按压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更详细地,涉及适用于汽车等车辆的无级变速器(CVT)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
技术介绍
适用于汽车用无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链条具备多个链节、和多个第一链销以及多个第二链销。上述链节具有供链销插通的前后插通部。上述第一链销以及上述第二链销前后排列,以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与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对应的方式对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的链节彼此进行连结。通过第一链销与第二链销相对滚动接触地移动,能够使链节彼此在长度方向弯曲。公知有第一链销以及第二链销中的一方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且能够移动地嵌入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第一链销以及第二链销中的另一方能够移动地嵌入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且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在日本特开2006-95583号公报提出有下述方案作为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制造方法,将所需数量的链销以规定间距垂直状配置后以作为链而被组装时的排列状态加以保持,然后在这些链销从下端侧依次一个一个地压入链节。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9558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如图7所示,一边使链销的组装夹具41旋转,一边将成对的链销14、15插入以规定间距设置于该链销的组装夹具41 的链销插入用凹部42,将链条I所使用的全部的链销14、15配置于链销的组装夹具41后以作为链条I而被组装时的排列状态加以保持,如图8所示,利用按压夹具45将链节11依次压入这些链销14、15,以使链条I所使用的链节11在链条宽度方向层叠。另外,在美国专利第7140173号等中公开了相同的链销的组装夹具。根据上述现有的动力传递链条的制造方法以及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 存在如下问题在因制造时的公差而导致链销的嵌入程度松动的部位,在链销的组装夹具旋转时链销倒下。因而,虽优选设置用于保持链销的构件,但难以设置保持构件而不对利用按压夹具压入链节时的作业造成妨碍,利用小型且简单的机构来保持链销成为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利用小型且简单的机构保持链销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上述动力传递链条具备多个链节,上述多个链节具有供链销插通的前后插通部;以及多个第一链销以及多个第二链销,上述多个第一链销以及上述多个第二链销前后排列,以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与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对应的方式对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的链节彼此进行连结,通过第一链销与第二链销相对滚动接触地移动,链节彼此能够在长度方向上弯曲,第一链销以及第二链销中的一方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且能够移动地嵌入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第一链销以及第二链销中的另一方能够移动地嵌入一个链节的前插通部且通过压入而被固定于另一个链节的后插通部,上述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在制造上述动力传递链条时使用,上述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具备夹具主体,在该夹具主体以所需间隔排列有供各成对的链销插入的链销插入用凹部,在夹具主体与各链销插入用凹部相连地设置有施力构件设置用凹部,在各施力构件设置用凹部内设置有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朝与链销轴向正交的方向对与各链销插入用凹部嵌合的链销下端部进行施力。附图说明从以下的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能够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图I是表示使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而制造的动力传递链条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是链节以及链销的放大侧视图。是表示动力传递链条被安装于带轮的状态的主视图。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图2图3图4视图。图5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垂直截面图。图6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图8是表示现有的链销的组装夹具的立体图。是表示现有的链销的组装夹具的垂直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动力传递链条的上下是指图2的上下,链销的组装夹具的上下是指图5的上下。图I是表示使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链条用链销的组装夹具而被制造的动力传递链条的一部分。动力传递链条I具备多个链节11、多个链销(第一链销)14以及内片(inter piece)(第二链销)15。上述链节11具有在链条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前后插通部12、13。上述链销(第一链销)14以及内片(第二链销)15连结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的链节11彼此,该链节11彼此在长度方向上能够弯曲。内片15比链销14短,两者以内片15 配置于前侧、链销14配置于后侧的状态对置。将由宽度方向相同相位的多个链节构成的链节列沿行进方向(前后方向)排列三个而作为一个链节单元,将由该三列链节列构成的链节单元沿行进方向连结多个而形成链条I。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链节个数为九个的链节列、与两个链节个数为八个的链节列被设为一个链节单元。如图2所示,链节11的前插通部12包括供链销14可移动地嵌合的链销可动部16、以及固定内片15的内片固定部17。后插通部13包括固定链销14的链销固定部18、以及供内片15可移动地嵌合的内片可动部19。各链销14与内片15相比,前后方向的宽度宽,在内片15的上下缘部设置有朝各链销14侧延伸的突出缘部15a、15b。当连结在链条宽度方向排列的链节11时,以一个链节11的前插通部12与另一个链节11的后插通部13对应的方式彼此重叠链节11。接着,将链销14固定于一个链节11 的后插通部13且能够移动地嵌合于另一个链节11的前插通部12。接着,将内片15能够移动地嵌合于一个链节11的后插通部13且固定于另一个链节11的前插通部12。然后,通过该链销14与内片15相对滚动接触地移动,链节11彼此能够在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弯曲。在链节11的链销固定部18与内片可动部19之间的边界部分设置有上下的凸圆弧状保持部18a、18b,该上下的凸圆弧状保持部18a、18b分别与内片可动部19的上下的凹圆弧状引导部19a、19b相连、且保持被固定于链销固定部18的链销14。相同地,在内片固定部17与链销可动部16的边界部分设置有上下的凸圆弧状保持部17a、17b,该上下的凸圆弧状保持部17a、17b分别与链销可动部16的上下的凹圆弧状引导部16a、16b相连、且保持被固定于内片固定部17的内片15。以链销14为基准的链销14与内片15的接触位置的轨迹被设为圆的渐开线。在本实施方式中,链销14的滚动接触面14a在截面中被设为具有半径Rb、中心M的基础圆的渐开线曲线,内片15的滚动接触面15c被设为平坦面(截面形状为直线)。由此,当各链节 11从链条I的直线区域朝曲线区域转移或者从曲线区域朝直线区域转移时,在前插通部12 中,链销14相对于固定状态的内片15,链销14的滚动接触面14a与内片15的滚动接触面 15c滚动接触(包含些许的滑动接触),并且在链销可动部16内移动。另外,此时在后插通部13中,内片15在内片可动部19内相对于固定状态的链销14,内片15的滚动接触面15c 与链销14的滚动接触面14a滚动接触(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安浩二金本彰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