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包括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低温区恒温槽内设置有与中温区恒温槽相通的液冷换热器,中温区恒温槽设有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路分别与中温区恒温槽循环相通,液冷降温回路中设有一个循环液泵,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道与低温区恒温槽相连通,风冷降温回路内设有电风扇、风冷换热器和工质循环液泵。采用双槽结构,两种降温回路,具有较宽温区,恒温过程时间较快,对远高于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风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对于靠近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液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从而使工作时间成倍节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温度检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
技术介绍
已有的用于温度检定的恒温槽一般采用电加热元件对液态介质进行加热,普遍存在着工作温区不够宽和恒温控制时间偏长的缺点。这种常规恒温槽不能工作在环境温度以下的,特别是在接近环境温度的恒温检定点,完全靠自然散热手段降温,其恒温过程时间相当长,大大降低了温度检定的工作效率。因而,亟需一种具有较宽温区和较快的恒温过程并且保证温度检定所需的恒温控制精度的恒温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其具有较宽温区,具有多种降温方式,恒温过程较快,大大提高了温度检定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 包括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其特征在于低温区恒温槽内设置有与中温区恒温槽相通的液冷换热器,中温区恒温槽设有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路分别与中温区恒温槽循环相通,液冷降温回路中设有一个循环液泵, 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道与低温区恒温槽相连通,风冷降温回路内设有电风扇、风冷换热器和工质循环液泵。所述的低温区恒温槽的工质采用低温工作介质。所述的低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设在-50°C 50°C。所述的中温区恒温槽的工质采用高温介质油。所述的中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设在50°C 350°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槽结构,两种降温回路,具有较宽温区,恒温过程时间较快,对远高于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风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对于靠近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液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从而使工作时间成倍节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包括低温区恒温槽1和中温区恒温槽2,低温区恒温槽1内设有制冷器、搅拌电机、搅拌器和电加热器,且低温区恒温槽1内设置有与中温区恒温槽2相通的液冷换热器5 ;中温恒温槽内同样设有电加热器、搅拌电机和搅拌器,中温区恒温槽2设有风冷降温回路3和液冷降温回路4,风冷降温回路3和液冷降温回路4通过管路分别与中温区恒温槽2循环相通,液冷降温回路4中设有一个循环液泵 6,液冷降温回路4通过管道与低温区恒温槽1相连通,风冷降温回路3内设有电风扇7、风冷换热器8和工质循环液泵9。如图1所示,是由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组合而成,可以说是一种双槽组合恒温槽。其中,低温区恒温槽的设计和常规低温恒温槽的设计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其槽内多了一个与中温恒温槽相接的换热器。低温区恒温槽的功能,除了提供低温恒温区恒温温场以外,还有为中温区恒温槽提供降温冷源的功能。中温区恒温槽的设计与常规的恒温槽设计相比,创新之处在于多了两种降温回路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由于风冷降温回路的冷源是环境风,所以可对远高于环境温度的工质降温。由于液冷降温回路的冷源是低温区恒温槽的工质,所以可对高于低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度的工质降温。这两种降温回路的设置,可使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工作温区大大拓宽并且明显加快了恒温控制过程。只有电加热手段的常规恒温槽是不可能工作在环境温度以下的,其工作温区的低端温度点一般要比环境温度高几度,而且,若要常规恒温槽工作在低端温度点,恒温过程时间会很长。若用本专利技术的恒温槽,其工作温区的低端温度点可设在比环境温度低几度,而且因为液冷降温回路的存在,其恒温过程时间很短。温度检定工作中常有一种需要,就是做完较高数值的温度点的检定后又要回到较低数值的温度点。这时,若用常规的恒温槽来实现就有自然降温过程特别长的问题存在。而用本专利技术的恒温槽,对远高于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风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对靠近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液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从而使总的检定工作时间成倍地节省。风冷降温回路3由电风扇7、风冷换热器8和工质循环液泵9组成。当恒温控制过程需要快速降温时,可启动电风扇7和工质循环液泵8,使中温区恒温槽2内的工质从槽内流出,经过风冷换热器8降温后流回中温区恒温槽2。液冷降温回路4由低温区恒温槽1内的工质提供冷源。当中温区恒温槽2恒温控制需要快速降温时,启动循环液泵6,使中温区恒温槽2内的工质从槽内流出,经过低温区恒温槽1内的液冷换热器5降温后流回中温区恒温槽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低温区恒温槽的工质可选用低温工作介质如冷冻液或其它类似性能的液体;低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可设在-50°C 50°C ;中温区恒温槽的工质可选用高温介质油如变压器油或其它类似性能的液体;中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可设在50°C 350°C。当恒温点在低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范围时,只用低温区恒温槽,停用中温区恒ilmi ο当恒温点在中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范围时,若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小于 90°C,可用低温区恒温槽做中温区恒温槽的降温冷源。低温区恒温槽的恒温温度点的数值按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控制需求来设定。例如,当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在40°C 70°C间时,可设低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0°C。当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在70°C 90°C间时,可设低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10°C。当恒温点在中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范围时,但中温区恒温槽的恒温点大于 90°C,则停用低温区恒温槽做中温区恒温槽的降温冷源。中温区恒温槽的降温改用风冷降温回路,这时,中温区恒温槽和低温区恒温槽没有交互关系,可分别独立同时使用。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有交叉,保证了整个组合恒温槽装置的工作温区的连续和完整。如上所设参数,整个恒温槽装置的工作温区是_50°C 350°C。权利要求1.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包括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其特征在于 低温区恒温槽内设置有与中温区恒温槽相通的液冷换热器,中温区恒温槽设有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路分别与中温区恒温槽循环相通,液冷降温回路中设有一个循环液泵,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道与低温区恒温槽相连通,风冷降温回路内设有电风扇、风冷换热器和工质循环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区恒温槽的工质采用冷冻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区恒温槽的工作温区设在_50°C 50°C。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槽多模态协调控温恒温槽,包括低温区恒温槽和中温区恒温槽,低温区恒温槽内设置有与中温区恒温槽相通的液冷换热器,中温区恒温槽设有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风冷降温回路和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路分别与中温区恒温槽循环相通,液冷降温回路中设有一个循环液泵,液冷降温回路通过管道与低温区恒温槽相连通,风冷降温回路内设有电风扇、风冷换热器和工质循环液泵。采用双槽结构,两种降温回路,具有较宽温区,恒温过程时间较快,对远高于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风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对于靠近环境温度的工质可用液冷降温回路快速降温,从而使工作时间成倍节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01L7/00GK102513172SQ20111043598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式跃,杨平,陈志德,姜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量值测控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