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氧菊酯乳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敌氧菊酯乳油农药,它先用6%的氰戊菊酯、12%的敌敌畏和12%的氧化乐果为主原料,组成30%的敌氧菊酯乳油,并本以52.5%的二甲笨作为调节剂和17.5%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稳定剂,在均化器中逐级均化混合制成。该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价格便宜等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envalerate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emy oxygen permethrin EC pesticide, it first with Omethoate 6% fenvalerate, dichlorvos 12% and 12%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30% enemy oxygen permethrin EC, and the 52.5% to two toluene and 17.5% as modulators of phosphoric acid ethyl ester three as stabilizers in a homogenizer. Step by step are mixed. The pestici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low toxicity, low residue, low price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农药。现有化学农药品种繁多,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复配农药。例如重庆农药厂利用氰戊菊酯复配生产25%菊乐合酯、20%多杀菊酯、40%敌敌畏和10%氧化乐果复配50%复果产品等等,这些农药主要存在杀虫缓慢,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致使药效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速度快,药效高和成本低的敌氧菊酯乳油农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以氧化乐果、氰戊菊酯和敌敌畏为主要原料组成为30%敌氧菊酯乳油,并配以调节剂、稳定剂复配制成酸性农药。其配方和分子结构式如下1.主含量A.氰戊菊酯6%,B.敌敌畏12%,C.氧化乐果12%共组成为30%敌氧菊酯乳油,成为酸性农药。2.分子的结构式与化学式A.氰戊菊酯(Fenvalerate)化学式C25H22ClNO3,结构式为 B.敌敌畏(diTheorvos)化学式C4H7O4Cl2P,结构式为 C.氧化乐果(Omechoate)化学式C5H12O4N-PS,结构式为 (3)助剂含量A.二甲苯52.5% B.磷酸三乙酯17.5%(包括原药助剂在内)前者为调节剂,后者为稳定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组成、制备,以及杀虫机理和效果加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选用6%氰戊菊酯、12%敌敌畏和12%氧化乐果组成30%的敌氧菊酯乳油,并配以52.5%的调节剂和17.5%的稳定剂,经逐级均化制成敌氧菊酯乳油农药。在主原料的分子结构中,分子的官能基,具有“氧化-还原电位”(The po tential of oxidation-reduction)是害虫对农药产生杀害的作用机制部位,官能基电位的大小,是害虫酸碱中毒的药物化学反应主要因素。它与分子中电场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场强”(electric fieldintenrity)成正比。分子中电场,即指带正电引力大的原子团,另称为吸电基团(attract-electronic radical group),如氯化丁酸异构体分子 上三式分子中的吸电基是氯原子(Cl)箭头所指,为电子云(electron cloud)转移的方向,它向吸电基场靠拢,COOH(羟基-Carboxye)是“官能基”(functionnalradical),它的H原子电离K值,与电场Cl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官能基的氧化-还原势与吸电基场强度密切相关。这是农药组方,酸碱中毒,应考虑低毒性高药效,必须了解基本物理因素。分子中官能基电位,虽与吸电基团场强度有关,复与分子链的长度和负价键的多少关联,它可分散与降低电场的引力势,因此分子中吸电基团,能与官能基紧密靠拢,就可提高官能基的氧化电位,其电压超越害虫细胞原生质的缓冲液,及超越它的多功能氧化酶的氧化势,就可提高药物杀虫的药效。为此,本专利技术选用二甲苯作为溶剂导致30%敌氧菊酯乳油,原药分子转化为离子态基团,如Cl2O2-、-PO4, 等活性离子团,表示它之所以为“氧化剂Oxidizer”,可以吸收害虫机体组织“信息受体”(informational roceptor)主要为蛋白质分子的电子,而使受体失去电子变性,改变应有的功能,但保证这种转化为“离子态的相”(the phase of ionication)就得依靠“稳定剂”(etabiliger),它一般为磷酯类化合物,例如磷酸三乙酯,是绝缘的化学物质不让正负电荷通过,在介质中起隔离作用,以免离子化基团,还原为原分子。在物理化学上,分子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小,相反越大,所以大分子离子化,就能发生增效作用,然而处方不能让其气化,跑掉药性,兹将其水解产物进行分析。A.敌敌畏的水解式中COMT为兜茶酚氧化甲基移位酶,在生物细胞中毒普遍存在,据报导有机磷能破坏害虫的神经中枢,使钠离子通透性受阻,这里有机磷结构式是 显然这对破坏害虫的神经中枢的毒性很强,而水解产物2HClO,主要起熏蒸作用。当温度升高时水药附着植科体表,由“升华”(subeimation)而被隐蔽的害虫受到吸杀。B.氧化乐果水解上式氧化乐果水解,其硝基与磷硫残基,都是剧毒的,而甲基被水解后成为H2个CO3↓CO2个等分子而解体。C.氰戊菊酯水解 氰戊菊酯与DDVP(敌敌畏)共同水解时,衍生为氯代笨产物,被害虫体内吸收后,还需通过生理代谢,转化为“脉冲信息”(electronic pulse information)为类肾上腺素的“肾上能神经递质”(adrenergic rewrotrame mitter)导致神经细胞膜钾钠离子的交换,发生障碍,因而破坏神经中枢的正常运转功能,直至神经中枢紊乱加剧时,首先植物神经纤维产生“不应期”(nonresponse phase),可停止呼吸或消化系统、内分秘系统、循环系统等失调而迅速致命。运动绅经受阻,则失去活动,或活动反常,交感神经受阻,则失去知觉,则产生错觉,与此同时胆碱能神经递质(chalmergic,rewertrane mitter)被抑制,这是三、五环化核苷酸(3、5CAMP,OR GMP)两种生长或发育激素,相互抗拮的自然生理功能。这里进一步说明钾钠离子怎样失调受阻这一生理现象。首先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神经元细胞的膜常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电压为一70毫状(MV),传递信息神经纤维末稍,有膨大的“突触”(synapst)由三部分组成,有“突触前膜”(synaptic premembrane)“突触间隙”(synaptic clebt),宽度150~130A,突触后膜(synaptic port-membrane),突触前膜的胞质中,有囊泡,称突触小泡(synaptic vosicle),小泡内即装有神经递质,而递质可分为两大类,即肾上能和胆碱能两种神经递质,突触可与神经元的胞体接触,或橱突;(dendrite)、轴突(axon)等接触,它是神经元纤维,与另一神经元纤维的接触点。接触的办法是如外来的信息(或机体内部自发产生-如窦房穴自发放电),光、声、色、气、味、冷、热、触感、化学药物等,首先与感受器(信息作用部位-即受体)接触,产生理化作用,导致突触前膜的受体蛋白变构,促小泡将相应的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变构,因而使后膜原来外正内负电位为-70MV的通透性改变,膜外的钠离子(Na+)向膜内泵入,而膜内的钾离子(K+),向相对的极端透出膜外,因此钠离子全泵入膜内之后的膜外,由正电位改为负电位,此时膜内外皆负,因而这一极端的膜去极化(depolarized),其慨念是原来不活动区的电流,因去极化而流动,其流动时间的“阈值”(threshold linmit valve)足以使邻近原来不活动区,因增加电流达阈值,而去极化,以此方式,一段接一段流动,其恒速为120m/秒,沿神纤维传递,排放“脉冲波”(electronic pulse wave),在活动区前面流动,其振动波谱较小,仅表达小的去极化称“峰前电位”(prepeak potential),即突触后电位(EPSP),随峰前电位发生的电压达10毫状(MV)时,就产生峰电位(Peak-potential),振幅为110mv,这里的阈值为神经递质所保护。据研究(T.C.Ruch & J.F.Fu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敌氧菊酯乳油,其特征在于选用6%的氰戊菊酯,12%的敌敌畏和12%的氧化乐果为主原料,组成30%的敌氧菊酯乳油,并配以调节剂和稳定剂,在均化器中逐级均化混合制成一种酸性农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敌氧菊酯乳油,其特征在于选用6%的氰戊菊酯,12%的敌敌畏和12%的氧化乐果为主原料,组成30%的敌氧菊酯乳油,并配以调节剂和稳定剂,在均化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步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生物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