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18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该灯条组件包括光源、电路板和连接器。电路板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弯折的弯折部,光源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上。连接器与光源电连接,连接器设置于弯折部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和背光模组,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弯折部,并将连接器设置于弯折部上,避免了组装时在对应连接器处对导光板裁切,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漏光风险,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背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技术背景目前,现行量产的液晶背光模组所用到的灯条组件均为直条形的,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一种灯条组件,主要包括光源101、电路板102和连接器103,其中光源101以及连接器103位于电路板102的同一侧,电路板102是长条形的,连接器103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高出光源101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当这种结构的光源用于背光模组时,如图2所示, 由于连接器103的上表面凸出光源101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以致需要在对应于连接器103 凸出处对导光板(LGP) 104进行裁切避让。由于裁切导光板104,使得背光模组有漏光的危险,且会增加生产导光板104的成本,而且这种背光模组中的连接器103的稳定性不高,容易震落。综上,需要提供一种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液晶背光模组普遍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以降低连接器从灯条组件上脱落的风险和背光模组的漏光风险,节省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背光模组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条组件,包括光源、电路板和连接器。电路板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弯折的弯折部,其中, 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连接器与光源电连接,其中,连接器设置于弯折部上。其中,弯折部包括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上,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平行设置,连接部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其中,光源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弯折部向电路板的另一侧弯折,连接器与光源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其中,光源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连接器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表面,连接器的第二表面不高于光源的第一表面。其中,连接器的第二表面和光源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光源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弯折部向电路板的一侧弯折,连接器位于电路板的另一侧。其中,光源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第二支撑部具有背向连接器的底面,第二支撑部的底面不高于光源的第一表面。其中,第二支撑部的底面和光源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灯条组件,其中灯条组件包括光源、电路板和连接器。灯条组件与导光板的一侧面相邻设置。电路板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弯折的弯折部,其中,光源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上。连接器与光源电连接,其中,连接器设置于弯折部上。其中,弯折部包括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器设置于第二支撑部上,连接部连接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平行设置,连接部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其中,光源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弯折部向电路板的另一侧弯折,连接器与光源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弯折部位于电路板的端部,光源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 连接器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表面,连接器的第二表面不高于光源的第一表面。其中,连接器的第二表面和光源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光源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弯折部向电路板上设有光源的一侧弯折,连接器位于电路板的另一侧,且弯折部位于电路板的端部,光源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表面,第二支撑部具有背向连接器的底面,第二支撑部的底面不高于光源的第一表面。其中,第二支撑部的底面和光源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和背光模组,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弯折部,并将连接器设置于弯折部上,避免了组装时在对应连接器处对导光板的裁切,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漏光风险,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灯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是包括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灯条组件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所示灯条组件中光源以及连接器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所示的灯条组件中光源以及第二支撑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7是包括图3所示的灯条组件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8是包括图5所示的灯条组件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灯条组件30主要包括光源301、电路板302和连接器303。 其中,光源301为LED灯,位于电路板302的一侧,这种LED灯的数目不限,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电路板302包括第一支撑部3021和相对于第一支撑部3021向电路板302的另一侧弯折的弯折部3022。弯折部3022位于电路板302的端部,其包括第二支撑部 3024和连接部3025。其中,连接部3025用于连接第一支撑部3021和第二支撑部30M,第二支撑部30M与第一支撑部3021平行设置,且连接部3025分别与第一支撑部3021、第二支撑部30 垂直设置。光源301位于第一支撑部3021上,连接器303位于第二支撑部30 上,并且光源301与连接器303位于电路板302的同一侧,连接器303与光源301之间电连接。其中,光源301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3021的第一表面311,连接器303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二支撑部30 的第二表面313。如图4所示,光源301以及连接器303满足以下关系连接器303的第二表面313所在的平面(A)不高于光源301的第一表面311所在的平面(B)。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3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021上还设有通孔304,在下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实施例中,将进一步详述通孔304的作用。请参见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灯条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本实例的灯条组件50与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组件30的不同之处在于包含第二支撑部50 和连接部5025的弯折部5022向电路板502上设有光源501的一侧弯折,而连接器503位于弯折部5022的第二支撑部50 上,使得连接器503与光源501位于电路板502的相对两侧。其中,光源501具有平行且远离第一支撑部5021的第一表面511,第二支撑部 5024具有背向连接器503的底面5(^6。如图6所示,光源501和第二支撑部50M满足以下关系第二支撑部50 的底面50 所在的平面(平面C)不高于光源501的第一表面 511所在的平面(平面D)。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光源501的第一表面511和第二支撑部50M的底面50 位于同一平面上。请参阅图7,图7是包含图3所示灯条组件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主要包括导光板705和图3所示的灯条组件30,其中的光源301面向导光板705设置,本实施例中,灯条组件30的结构在前文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在赘述。背光模组30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706,固定件706包含一固定柱707,第一支撑部 3021通过通孔304套在固定柱707上,其中固定圆柱707穿过第一支撑部3021上的通孔 30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霜张彦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