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时的整机性能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0549 阅读:5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4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装配时的整机性能调整方法,步骤一,在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依据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调整规律和待装配的发动机相关零件的试验参数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预调;将预调后的发动机进行装配试车,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发动机的标准不符,则根据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补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整方法是在装配前进行预调和补调,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整机性能参数调整的滞后性和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看来,本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发动机耗油率CS指标合格率,尤其是发动机一次装试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调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在装配和整机试车时需要进行性能参数的调整,而发动机整机性能参数的调整是通过调整其导向器的叶栅面积来实现的,主要调整的参数有发动机功率、油耗、T3温度等。现有的调整工艺是发动机装配完成后进入整机试车,根据车台的试车参数,对照发动机标准要求,如果试车的相关参数符合标准,则进入油封包装;如不符合设计标准,则返回装配台分解,并结合试车参数进行相关零件(主要是一级导向器、二级导向器等)的调整,完成调整后,则复装再试车,直至合格。该种方法是通过试车之后依据试车参数再进行导向器叶栅面积的调整,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试车参数不合格后,需要重新返回分解再调整和在试车,成本很高,周期很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调整方法需要反复装配和拆卸下来调试而导致程序复杂、成本很高、周期延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步骤一, 在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依据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调整规律和待装配的发动机相关零件的试验参数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预调;将预调后的待装配的发动机进行装配试车,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标准不符,则根据待装配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补调。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预调和步骤二中的补调均是调整待装配的发动机的导向器的叶栅面积。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之前,对上一年度或者上两年度的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导向器的叶栅面积与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之间的规律。进一步地,将补调后的待装配的发动机装配后进行整机试车,记录并统计装配好的该发动机的整机试车数据规律。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调整方法是在装配前进行预调和补调,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整机性能参数调整的滞后性和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看来,本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发动机耗油率CS指标合格率,尤其是发动机一次装试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在发动机装配之前将其性能参数调整到符合标准要求,包括预调和补调。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对本次待装配的发动机性能参数调整之前的上一年度或者上两年度的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导向器叶栅面积与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之间的调整规律。该处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主要是指发动机功率、发动机油耗、发动机的T3温度,这些主要性能参数均与发动机的叶栅面积相关,因此,本方法中的预调和补调均是调整发动机的导向器的叶栅面积来调整发动机的相应性能参数。当发动机被装配后,其性能参数可能与标准要求不相符,因此,通过调整发动机的叶栅面积可以调整上述各性能参数。例如,某D型发动机最近二年的装配时的整机试车参数调整规律的平均值是一级导向器+0. 30mm,自由涡轮导向器0。某F型发动机最近二年的装配时的整机试车参数调整规律的平均值是一级导向器 +0. 30mm,自由涡轮导向器+0. 50mm。步骤二,在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依据步骤一中得出的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导向器叶栅面积与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之间的调整规律和待装配的发动机相关零件的试验参数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预调。对于同型号同批次的发动机,其调整的幅度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待装配的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值进行预先的调整。例如,在装配某D型发动机之前,通过调整叶栅面积来实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的调整,该发动机的预调幅度是一级导向器+0. 30mm,自由涡轮导向器0。在装配某F型发动机之前,通过调整它的叶栅面积来实现对其主要性能参数的调整,该发动机的预调幅度是一级导向器+0. 30mm,自由涡轮导向器+0. 50mm。优选地,在对待装配的发动机进行预调之前,还对该发动机进行水流试验,根据水流试验的结果并结合同型号同批次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对该待装配的发动机的一级导向器和自由涡轮导向器分别进行0. 05mm 0. IOmm的调整。步骤三,将预调后的待装配的发动机进行装配试车,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标准相符合,则可以交付使用;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标准不符,则根据待装配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补调。该补调的方法是依据上该待装配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来调整该待装配的发动机的叶栅面积。例如,某型发动机在装配之前进行补调时的参数调整规律的平均值是自由涡轮导向器变化-0. 15mm,功率上升10Kw,T3温度上升10°C ;—级导向器变化 +0.30mm,温度上升10°C,功率上升10Kw,KT值上升0. 001 (此为一个数值,无单位)。优选地,将补调后的发动机装配后进行整机试车,记录并统计发动机的整机试车数据规律,作为下一台次发动机性能参数调整的参考依据。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依据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调整规律和待装配的发动机相关零件的试验参数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预调;步骤二,将预调后的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进行装配试车,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标准不符,则根据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对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补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预调和所述步骤二中的补调均是调整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的导向器的叶栅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对上一年度或者上两年度的所述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试车数据进行统计,得到所述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导向器的叶栅面积与所述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之间的规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将补调后的所述待装配的发动机装配后进行整机试车,记录并统计装配好的该发动机的整机试车数据规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步骤一,在发动机装配试车之前,依据同型号同批次已经装配试车的发动机的调整规律和待装配的发动机相关零件的试验参数对待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预调;将预调后的发动机进行装配试车,若试车的性能参数与发动机的标准不符,则根据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预调数据对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进行补调。本专利技术的调整方法是在装配前进行预调和补调,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整机性能参数调整的滞后性和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另一方面,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看来,本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发动机耗油率CS指标合格率,尤其是发动机一次装试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文档编号B23P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远波张鹏飞杨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