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6278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将车身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包括底架,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于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中的至少一个骨架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入口区,所述的底架包括于各入口区所在的侧围骨架与对侧的侧围骨架底部之间桥接的入口底架,所述的底架还包括衔接于相邻入口底架之间的过渡底架,所述的各入口底架与所述的过渡底架齐平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入口底架与过渡底架之间存在台阶结构从而造成乘客上下车不便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车身结构形式主要有1、非承载式,有独立车架,车身与车架挠性连接,承载主体为车架;2、半承载式,有独立车架,车身与车架刚性连接,承载主体以车架为主,车身部分参与承载。这两种传统的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会发生底盘和车身移位,车身容易变形和扭曲,整车强度弱,且整车质量大,质心位置高,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较差。为此,中国专利CN 101503099A公开了一种“大型矩形管底架的大客车全承载车身”,包括底架,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于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中的至少一个骨架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两个入口区,所述的底架包括于各入口区所在的侧围骨架与对侧的侧围骨架底部之间桥接的入口底架,所述的底架还包括衔接于相邻入口底架之间的过渡底架,各入口底架与过渡底架之间均设有台阶结构。乘客上车时需通过台阶结构由入口底架踏上过渡底架;乘客下车时需通过台阶结构由过渡底架踏下并下车。由于台阶结构的存在,不仅增加了车身的高度,而且对乘客的上下车造成不便,经常会出现乘客拥堵在各入口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入口底架与过渡底架之间存在台阶结构从而造成乘客上下车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将车身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包括底架,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于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中的至少一个骨架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入口区,所述的底架包括于各入口区所在的侧围骨架与对侧的侧围骨架底部之间桥接的入口底架,所述的底架还包括衔接于相邻入口底架之间的过渡底架,所述的各入口底架与所述的过渡底架齐平设置。沿前后方向处于最末位置的入口底架为后入口底架,所述的底架还包括设置于后入口底架后方的后底架和所述后底架与所述后入口底架之间衔接的过渡台阶,所述的后底架的高度高于所述后入口底架的高度。所述的公交车车身结构还包括固连于所述左、右侧围骨架上端的顶盖骨架,所述的公交车车身结构还包括分别固连于底架、左侧围骨架、右侧围骨架和顶盖骨架前后端之间的前围骨架和后围骨架,底架和车身前后围、左右侧围及顶盖骨架通过各个节点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承载框架,形成多个封闭的力环结构。所述的前围骨架包括前围左立柱、前围左二立柱、前围右二立柱、前围右立柱、前围顶横梁和前围底横梁,前围左立柱与前围右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前围顶横梁的左右两端连接;前围左立柱、前围左二立柱、前围右二立柱和前围右立柱通过前围底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后围骨架包括后围左立柱、后围右立柱和后围顶横梁,后围左立柱与后围右立柱的顶端分别与后围顶横梁的左右两端固连;所述的顶盖骨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顶盖横梁、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顶盖纵梁和多个顶盖前段连接件,各顶盖前端连接件的后端分别与对应顶盖横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右侧围骨架均包括侧围辅立柱、侧窗上纵梁、侧围主立柱、侧窗下纵梁、侧围上部斜撑、侧围下部斜撑、舱门立柱、舱门下横梁,所述的舱门立柱下端与舱门下横梁固定连接,舱门立柱上端与侧窗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上部斜撑上端与所述的顶盖纵梁固定连接,侧围上部斜撑下端与侧窗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下部斜撑上端与所述侧窗下纵梁固定连接,侧围下部斜撑下端与舱门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主立柱上端与所述的顶盖纵梁固定连接,侧围主立柱的下端与所述舱门下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侧围辅立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纵梁固定连接,侧围辅立柱的下端与侧窗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架纵梁和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架横梁。所述的前围左立柱、前围左二立柱、前围右二立柱和前围右立柱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架前端的底架横梁固连;所述前围左立柱和所述前围右立柱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左、右侧围骨架中的侧围门下连接梁的前端固连;所述前围左立柱和前围右立柱的上端与所述侧窗上纵梁的前端固连;所述前围顶横梁与所述顶盖骨架中的顶盖前端连接件的前端固连。所述后围左立柱和后围右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侧窗上纵梁的后端固连;所述后围左立柱和后围右立柱的中部分别与所述侧窗下纵梁的后端固连;所述后围左立柱和后围右立柱的上端分别与对应顶盖纵梁的后端固连;所述后围左立柱和后围右立柱的下端固连于所述底架后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入口底架与过渡底架齐平设置,乘客在上下车的过程中不需要再踩踏台阶,乘客的上下车非常方便,不容易出现乘客拥堵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台阶结构的存在,也增加了乘客的站立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中前围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后围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A向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低入口全承载式公交车车身结构的实施例如图广5所示将车身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包括底架5,底架5的上部固连于车身骨架,车身骨架的上部固连于顶盖骨架3。车身骨架包括分别固连于底架5与顶盖骨架3之间前后两端的前围骨架1和后围骨架4,车身骨架还包括分别固连于底架5 与顶盖骨架3之间左右两端的左侧围骨架2和右侧围骨架,底架5和前后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及顶盖骨架3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框架,形成多个封闭的力环结构。其中,前围骨架1包括前围左立柱6、前围左二立柱7、前围右二立柱8、前围右立柱9、前围顶横梁10和前围底横梁40,前围左立柱6与前围右立柱9的顶端分别与前围顶横梁10的左右两端连接;前围左立柱6、前围左二立柱7、前围右二立柱8和前围右立柱9通过前围底横梁40焊接固连在一起;后围骨架4包括后围左立柱11、后围右立柱12和后围顶横梁13,后围左立柱11与后围右立柱12的顶端分别与后围顶横梁13的左右两端固连;顶盖骨架3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顶盖横梁对、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顶盖纵梁25和多个顶盖前段连接件26,各顶盖横梁M与各顶盖纵梁25交错固连,各顶盖前端连接件沈的后端分别与对应顶盖横梁M的前端焊接固连;左、右侧围骨架均包括侧围辅立柱14、侧窗上纵梁 15、侧围主立柱16、侧窗下纵梁17、侧围上部斜撑18、侧围下部斜撑19、舱门立柱20、舱门下横梁21,侧围门下连接梁22、侧围门上连接梁23,舱门立柱20下端与舱门下横梁21焊接固连,舱门立柱20上端与侧窗下纵梁17焊接固连,侧围上部斜撑18上端与对应的顶盖纵梁 25焊接固连,侧围上部斜撑18下端与侧窗上纵梁15焊接固连,侧围下部斜撑19上端与对应的侧窗下纵梁17焊接固连,侧围下部斜撑19下端与舱门下横梁21焊接固连,侧围主立柱16上端与对应的顶盖纵梁25焊接固连,侧围主立柱16的下端与对应的舱门下横梁21焊接固连,侧围辅立柱14的上端与对应的顶盖纵梁25焊接固连,侧围辅立柱14的下端与侧窗上纵梁15焊接固连;底架5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架纵梁和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底架横梁,底架横梁包括固连于底架5前端的底架前端下横梁观及底架前端下横梁观上方固连的底架前端上横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锋董晓坤魏建华许志强牛海燕张杰张超尘梁荣朝吕应召闫治祥杨玉川张晨罡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