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制品及其中间芯体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49930 阅读:6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吸收制品及其中间芯体层的制造方法,在中间芯体层的制造方法中,把中间芯体层的吸收芯层中的高吸水颗粒排列成多个片状结构。通过此方法生产的中间芯体层具有片状高吸水颗粒,并可应用到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片状高吸收性树脂颗粒引导液体纵向流动并扩散,使吸收芯体的下部的吸收性材料充分起到吸液作用,提高了吸收性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及其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次性吸收制品,诸如卫生巾、尿片、尿裤、医用床垫等,主要包括可透液性顶层、不可透液性底层、夹在中间的中间芯体层。其中,中间芯体层主要用于吸收诸如血液、 尿液、体液等生理分泌物或排泄物,中间芯体层的作用是快速吸收排泄物,锁住液体外渗, 减少液体的反渗量。目前,中间芯体层主要采用吸水性纤维与高吸水颗粒混合物,其结构主要为以下三种1、吸水性纤维与高吸水颗粒完全混合,在这种芯体结构中,高吸水颗粒可以在芯体的水平面与垂直面上均勻混合于吸水纤维内。2、三明治式结构,这种结构从芯体的垂直面上来看分为三层,其中上层为一层较薄的吸水性纤维,下层为一层略厚的吸水性纤维,中间的吸收芯层为吸水性纤维与高吸水颗粒完全均勻混合。3、采用吸水纸式结构,这种结构直接采用一种吸液物品,该吸液物品一般为三明治式,其中中间一层由热熔纤维,或吸水性纤维与热熔胶的混合物将大量的高吸水颗粒固定住,上下两层可选用纤维层、纸等柔性透液性材料,形成一种较薄的吸液物品。以上三种方式形成的中间芯体层内的高吸水颗粒都是均勻分布在芯体的水平面上,高吸水颗粒吸水后会迅速膨胀,因此在中间芯体层水平面上均勻分布的高吸水颗粒会在吸水后相互挤压,在芯体内部形成一层不易渗水到下层的薄膜,同时,高吸水颗粒吸水后形成的啫喱状物质会阻碍液体的纵向及向下扩散,因此这种结构导致了吸收芯体前后的高吸水颗粒利用率不高、易发生侧漏等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次性吸收制品,以期达到使液体沿着吸收芯体的纵向向下扩散,提高高吸水颗粒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中间芯体层的制造方法,以期制造出符合第一目的的吸收制品。为实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中间芯体层和不透液性底层,所述中间芯体层包括芯体上层、吸收芯层和芯体下层,所述吸收芯层包括高吸水颗粒和纤维体,其特征是, 所述高吸水颗粒以片状形式垂直或倾斜于所述不透液性底层分布排列在所述吸收芯层内, 吸收芯层的其它部分填空所述纤维体。进一步,所述片状高吸水颗粒的数量为5到20片。进一步,所述高吸水颗粒占所述吸收芯层的重量百分比为大于等于20%。进一步,所述高吸水颗粒占所述吸收芯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0%至80%进一步,所述芯体上层为纤维体或纤维体与高吸水颗粒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芯体上层的厚度为0. 5至5mm,所述吸收芯层的厚度为1至10mm,所述芯体下层的厚度为1至10mm。进一步,所述芯体上层的厚度为0.5至2mm,所述吸收芯层的厚度为1至5mm,所述芯体下层的厚度为1至3mm。进一步,所述中间芯体层的形状为直条形、哑铃形或沙漏形。进一步,在所述芯体上层的上面和芯体下层的下面还包覆有上下无纺布层。进一步,所述上下无纺布层进行周封。为实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中间芯体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芯体成型模上依生成芯体下层、吸收芯层和芯体上层,其特征是,吸收芯层的生成过程包括在纤维体中形成片状高吸水颗粒的过程。进一步,在芯体成型模的上方设置多排喷嘴,通过所述多排喷嘴喷出高吸水颗粒形成吸收芯层。进一步,所述吸收芯层的片状高吸水颗粒是通过在吸收芯层的纤维体中注入高吸水颗粒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收芯层中片状高吸水颗粒引导液体纵向流动并扩散,使吸收芯层的下部的吸收性材料充分起到吸液作用,提高其利用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展开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芯体层的一个截面图附图3是长条形中间芯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 铃形中间芯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包有无纺布的制品的主视图; 附图6是包有无纺布的制品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中间芯体层;2.芯体上层;4.芯体下层;5.纤维体;7. —次性尿布;8.透液性表层;10.包覆层;11.上层无纺布;3.吸收芯层; 6.高吸水颗粒; 9.不透液底层 12.下层无纺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一次性尿布上的应用,其它实施方式如卫生巾、尿片、尿裤、医用床垫等也可以采用。一次性尿布7由透液性表层8、不透液底层9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芯体层1所构成。透液性表层8直接与皮肤、体液接触,选用柔软的,可透液性的无纺布;不透液底层9直接与衣服等外层相接触,用于阻挡已被吸收的液体弄湿、沾染衣服,不透液底层9选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热塑性薄膜, 或者是这些薄膜与无纺布的复合材料;位于透液性表层8和不透液底层9两者之间的中间芯体层1用于吸收、储存液体。由一层柔性材料的包覆层10进行包裹,包覆层10可选用无纺布、纸等可透液性材料。中间芯体层1分为三层(参见附图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功能性层次,其中芯体上层2为纤维体层或少量高吸水颗粒与纤维体的混合层,可选用亲水性纤维、或亲水性纤维与热熔性纤维的混合纤维体。芯体下层4为纤维体层,材料可选亲水性纤维、或亲水性纤维与热熔性纤维的混合纤维体,其厚度略大于芯体上层2的厚度。中间芯层3为高吸水颗粒6与纤维体5的混合层,纤维体5可选亲水性纤维、或亲水性纤维与热熔性纤维的混合纤维体,高吸水颗粒6以片状形式垂直于不透液性底层9分布排列在吸收芯层3内,或者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于不透液性底层9分布,吸收芯层3的其它部分填充纤维体5。高吸水颗粒6占中间芯体层1的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20%,优选20%至80%,更优选40%至60%,使高吸水颗粒6的利用率达到最佳。在这里,亲水性纤维指天然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经处理后得到的亲水性纤维。热熔性纤维指在一定温度下可热粘合的纤维,如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双组分纤维、聚乙烯与聚酯的双组分纤维、聚乙烯等。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实施例一参见附图3,中间芯体层1的形状为直条形,片状高吸水颗粒6的数量为10至20片,根据中间芯体层的宽度来设置,充分发挥高吸水颗粒6的吸液作用。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4,中间芯体层1的形状为哑铃形或沙漏形,片状高吸水颗粒6的数量为5至15片,根据中间芯体层的宽度来设置,中间芯体层1的两头超出中部狭窄部位可不设高吸水颗粒6。在以上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实施例中,芯体上层2的厚度选为0. 5至5mm,优选0. 5 至2mm,吸收芯层1的厚度选为1至10mm,优选1至5mm。芯体下层3的厚度选为1至10mm, 优选为1至3mm。由于高吸水颗粒在垂直面上的竖直分布,可能会使高吸水颗粒在吸水膨胀后在垂直面对芯体上层和芯体下层产生很大的压强,易使高吸水颗粒冲破纤维体发生泄漏,因此,在芯体下层下方设置下层无纺布12,在芯体上层上方设置上层无纺布11 (参见附图5、6),上下两层无纺布的四周边缘距离吸收体的边缘距离为1至100mm,最优为10至 30mm。上下无纺布需要采用可承受一定压强的材料,将膨胀后的高吸水颗粒固定在芯体内, 不发生泄漏情况。上下无纺布通过一道热压工序,先对上下两层无纺布的沿纵向两侧进行热粘合,再对前后端封进行热粘合,后道进行切断。若吸收体内加有热熔纤维,则在切断前添加一项烘箱装置,或添加一项辊子热压吸收体的过程。使热熔纤维与其它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更夫韩璐遥张旺业
申请(专利权)人: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