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4750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它是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插在下层为营养土、中层为河沙、上层为蛭石的基质中进行混合立体分层栽培。其特点在于它在大幅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原原种单位面积生产粒数及单粒重,以克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瓶颈制约,加快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及其推广应用,从而促进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与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马铃薯的病毒性退化。马铃薯感染病毒后平均减产30%-80%。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脱毒生产无病毒种薯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病毒病的方法,在脱毒种薯的繁育生产中,原原种生产是瓶颈。原原种生产产量低、效率差、成本高是制约脱毒马铃薯推广应用的关键。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是利用脱毒试管苗在防虫网室大棚内进行生产繁育出来的。而脱毒试管苗是在培养室恒温、高湿、弱光照(灯光)、密闭培养瓶内、 通气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因而试管苗比较脆嫩、纤弱。直接利用土壤栽插试管苗,试管苗一般均难以成活或成活率极低。目前一般均采用在防虫网室内利用蛭石、泥炭、珍珠岩等无土栽培基质进行试管苗栽插生产脱毒原原种。无土栽培基质克服了土壤疏松透气不足的缺点,有效提高了试管苗栽插成活率,但无土栽培基质自身基本不具有营养或肥效较低,主要靠营养液喷施,营养供给不足,使之单株结薯个数少、单粒小,我国一般产量在300-500粒/ m2,平均单粒重在2-2. 5g。同时,全部用无土栽培基质如蛭石、泥炭、珍珠岩等及用营养液喷施成本很高,一般10000m2,栽培基质即需约20万元,同时原原种个体小,使下季原种繁殖生产条件要求高,产量低,这又进一步提高了种薯繁育成本,这些都限制了脱毒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采用一种新型栽培方法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在大幅降低原原种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原原种单位面积生产数量及单粒重,以克服原原种生产瓶颈制约,加快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及其推广应用,从而促进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与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插在下层为营养土、中层为河沙、上层为蛭石的苗床里。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效果较好且经济的方法是营养土厚度10-15cm,河沙厚度5_7cm,蛭石厚度2_3cm。移栽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前将试管苗放在炼苗室或窗台散射光强的地方,炼苗5-7 天。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移栽后10-15天之内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温度控制在 20°C左右。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深度以叶片不接触基质为宜。脱毒试管苗是在恒温、高湿、弱光照(灯光)、密闭培养瓶内、通气较差条件下生产的,因而试管苗比较脆嫩、纤弱。设计中将无土栽培基质蛭石铺在最上层,能够为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根系初期生长提供疏松、透气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试管苗的栽插成活;下层营养土有利于为试管苗的中后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原原种的产量;中层为河沙,河沙与蛭石结合,有利于克服蛭石吸水性太强、透水性不足的缺点,与土壤结合,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不硬化、不板结,有利于薯块的膨大。通过这样的分层次搭配,为试管苗提供一个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良好结构和充足均衡的肥力营养,既克服纯基质栽培营养不足的缺点,又克服纯土壤易硬化、板结,结构差,试管苗栽插成活率低的缺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简明技术要求1、培养高质量的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主要利用脱毒苗在组培室生产出粗壮的试管苗。移栽前将试管苗放在炼苗室或窗台散射光强的地方,炼苗5-7天。2、构建立体混和分层栽培苗床苗畦底层先铺一层约10-15cm后的营养土,然后在中层铺5-7cm厚的河沙,上层再铺2-3cm的蛭石。营养土可选普通菜园土,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测土配施含有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的腐熟有机肥和适量化肥,为试管苗生长创造丰富的营养环境。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肥料要撒施均勻。3、严格消毒在进行栽培苗畦整理时,要清除网棚内外杂草、残枝枯叶,混撒防治地下害虫药剂,用消毒剂对土壤、基质进行彻底消毒杀菌处理,严防土壤传播病虫害。4、精心栽培移栽前一天把苗畦浸湿浇透覆膜,第二天再次松土整平,然后按株行距将清洗处理好的试管苗栽入,舒展根系,深度以叶片不接触基质为宜,栽后轻压苗基部, 并用喷雾器喷水,清洗掉叶面上的泥土,滴水浇苗基部,使基质和根系紧密接触,最后拱膜保温保湿。5、精细管理移栽后10-15天之内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温度控制在20°C左右。秋季气温高时中午拉遮阳网遮阴;每天一早一晚适当通风;盖膜的苗床7天浇2次水, 不盖膜的苗床每天浇1-2次水;冬季气温较低时,运用双膜法即大棚膜加小拱棚膜,水少浇或不浇。10-15天后,薄膜逐渐打开至全部打开。以后根据干湿情况适时浇水。移栽40 天后每周喷施0. 磷酸二氢钾一次。6、严格病虫害防治中后期每7 10天喷药防治蚜虫及晚疫病等各1次,发现病株时,立即将病叶摘掉或拔除病株,并连续喷药3-4次。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只适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同样适用于花卉及其它植物试管苗的大面积扩繁栽培。实验和生产应用表明,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单位面积产薯粒数增加50-230%, 单位面积产薯重量增加90-500 %,平均单粒重增加20-90 %,生产成本降低50 %左右。本专利技术方法使脱毒苗根系深入肥土中吸取充足营养,在疏松的蛭石河沙中轻松结薯,从而实现结薯多、结薯大且大大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对比实验-本专利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应用对比2007年秋季分别用蛭石、珍珠岩、蛭石+珍珠岩、河沙、营养土 +河沙+蛭石5种处理作栽培苗床,各处理厚度均为18cm,其中处理5为营养土 IOcm+河沙5cm+蛭石3cm,营养土为菜园土,每平方米添加硫酸钾复合肥40g、磷铵30g、尿素10g、钙镁磷肥10g、腐熟桐枯150g混勻。各处理品种均为川芋早,按株行距5cmX7cm各栽插试管苗10m2。3次重复。 收获前,取样送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检测不含PVX、PVY、PLRV、PVS、PVM、PVA六种病毒。试验结果如下表。不同栽培基质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及基质成本情况表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插在下层为营养土、中层为河沙、上层为蛭石的基质中进行混合立体分层栽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土厚度 10-15cm,河沙厚度5-7cm,蛭石厚度2_3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前将试管苗放在炼苗室或窗台散射光强的地方,炼苗5-7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移栽后10-15天之内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温度控制在20°C左右。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深度以叶片不接触基质为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它是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插在下层为营养土、中层为河沙、上层为蛭石的基质中进行混合立体分层栽培。其特点在于它在大幅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原原种单位面积生产粒数及单粒重,以克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瓶颈制约,加快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及其推广应用,从而促进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与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文档编号A01H4/00GK102498842SQ20111031057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晓英, 张玲, 李薇, 杜仕惠, 杨小丽, 胡振兴, 贾荟芹, 赵思毅 申请人:达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兴赵思毅张玲李薇杨小丽杜仕惠刘晓英贾荟芹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