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减少缫丝蚕蛹臭味物质产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46804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0 20:21
一种减少缫丝蚕蛹臭味物质产生的方法,将常规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分离出蚕蛹,并经抗坏血酸溶液处理、烘干等工艺步骤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蚕茧加工过程入手,在不影响制丝生产的前提下,从源头上避免臭味物质的产生,所得蚕蛹表面光泽好,有油性,臭味大幅减弱。有效地提高了缫丝蚕蛹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茧加工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昆虫在国际上被称为21世纪未开发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家蚕作为驯养的昆虫, 历史悠久,技术成熟,饲养规模庞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生产国,年产蚕茧70万吨以上,折合干蚕蛹高达10万吨。蚕蛹含粗蛋白质60%,且蚕蛹蛋白符合FA0/WH0标准,是宝贵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蚕蛹含粗脂肪3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且α 亚麻酸含量达到30%, 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蚕茧的主要用途在于缫丝或作绢纺原料,其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110 80°C高温烘烤,缫丝时高温浸煮,丝绵加工时用热的强碱浸泡处理等。在高温、热水、强碱作用下, 蚕蛹表层蜡质被破坏,蚕蛹中富含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开始发生分解和氧化,产生醛、 酮、胺类有毒物质,造成蚕蛹营养价值下降,出现特殊的臭味,并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蛋白质脂肪的氧化分解越来越严重。因此,目前缫丝蚕蛹绝大部分都用于生产饲料,而其中优质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制丝生产的前提下,提供,同时还能降低常规缫丝生产工艺对蚕蛹营养价值的破坏程度。本专利技术,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蚕茧按常规工艺煮茧、缫丝;(2)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在50 80°C的质量比浓度为0.1 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 20分钟,用滞头机或开绵机加工滞头或丝绵,并分离出蚕蛹;(3)将分离出的蚕蛹迅速放入PH4 6的质量比浓度为0.01 0. 1%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20 40分钟,间隔性搅动,用抗坏血酸溶液调节使中和后蚕蛹的PH在6. 0 7. 0 ; 浙出蚕蛹,迅速放入100 110°C烘房中烘干,冷却后选除杂质、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在上述方法步骤中,迅速用抗坏血酸溶液中和加工滞头或丝绵中的强碱,目的是保持缫丝蚕蛹中蛋白质不被强碱分解,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阻止蚕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传统的缫丝蚕蛹或其制品的脱臭都是在蚕蛹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已经分解氧化,营养价值已大量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去除其臭味。本专利技术从蚕茧加工过程入手,从源头上避免臭味物质的产生,在不影响制丝生产的前提下,减少了缫丝蚕蛹臭味物质产生,所得蚕蛹表面光泽好,有油性,臭味大幅减弱。经检测,其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等指标显著性下降,达到了保全蚕蛹营养价值、降低蚕蛹臭味的目的,为缫丝蚕蛹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优质原料保证,有效地提高了缫丝蚕蛹的利用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蚕茧按常规工艺煮茧、缫丝;(2)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在50°C的质量比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 用滞头机或开绵机加工滞头或丝绵,并分离出蚕蛹;(3)将分离出的蚕蛹迅速放入PH4的质量比浓度为0.1%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40分钟,间隔性搅动,用抗坏血酸溶液调节使中和后蚕蛹的PH在6. 0 ;浙出蚕蛹,迅速放入110°C 烘房中烘2. 5小时,冷却后选除杂质、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实施例2:(1)蚕茧按常规工艺煮茧、缫丝;(2)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在80°C的质量比浓度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 用滞头机或开绵机加工滞头或丝绵,并分离出蚕蛹;(3)将分离出的蚕蛹迅速放入PH6的质量比浓度为0.01 %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20分钟,间隔性搅动,用抗坏血酸溶液调节使中和后蚕蛹的PH在6.5 ;浙出蚕蛹,迅速放入110°C 烘房中烘2. 5小时,冷却后选除杂质、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实施例3:(1)蚕茧按常规工艺煮茧、缫丝;(2)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在70°C的质量比浓度为0.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 用滞头机或开绵机加工滞头或丝绵,并分离出蚕蛹;(3)将分离出的蚕蛹迅速放入PH5的质量比浓度为0.05%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间隔性搅动,用抗坏血酸溶液调节使中和后蚕蛹的PH在7. 0 ;浙出蚕蛹,迅速放入100°C 烘房中烘2. 5小时,冷却后选除杂质、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蚕茧按常规工艺煮茧、缫丝;(2)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在50 80°C的质量比浓度为0.1 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 20分钟,用滞头机或开绵机加工滞头或丝绵,并分离出蚕蛹;(3)将分离出的蚕蛹迅速放入PH4 6的质量比浓度为0.01 0. 1%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20 40分钟,间隔性搅动,用抗坏血酸溶液调节使中和后蚕蛹的PH在6. 0 7. 0 ; 浙出蚕蛹,迅速放入100 110°C烘房中烘干,冷却后选除杂质、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全文摘要,将常规缫丝后的蛹衬及下茧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分离出蚕蛹,并经抗坏血酸溶液处理、烘干等工艺步骤实现。本专利技术从蚕茧加工过程入手,在不影响制丝生产的前提下,从源头上避免臭味物质的产生,所得蚕蛹表面光泽好,有油性,臭味大幅减弱。有效地提高了缫丝蚕蛹的利用价值。文档编号A23L1/015GK102499334SQ20111030640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沈以红, 王海燕, 黄先智 申请人:西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先智沈以红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