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板簧的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3701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19:52
介绍一种横向板簧(1)的支承装置(4),该横向板簧(1)可以装配在车辆的车桥区域内,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支承外壳件和由支承外壳件至少区域式地包绕的插入件,该插入件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带有不同刚度的层状元件。插入件在装配状态下分别设置在支承外壳件与横向板簧(1)之间。横向板簧(1)在安放面(11A、11B)的区域内构造有凹座(11C、11D),插入件至少区域式地形状锁合地嵌入该凹座(11C、11D)内。凹座(11C、11D)关于车辆竖向轴线(z)分别设置在横向板簧(1)的上侧(111)和底侧(112)上。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凹座(11C、11D)在横向板簧(1)的装配状态下在车辆纵向上分别由上侧(111)和底侧(112)的在上侧(111)和底侧(112)与侧面(113、114)之间形成的边缘区域(115、116)来界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详细定义类型的、横向板簧的支承装置。技术背景由EP 1 645 445B1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车轮悬挂件,具有横向于汽车布置的横向板簧。该横向板簧具有一个中部区域和两个彼此相对置的端区,其中,横向板簧在中部区域内通过两个中心支承与车身连接,并且在端区内通过端支承与车轮支架处于作用连接中。插入件在装配状态下朝向横向板簧的而且以较高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在车辆纵向上分别在横向板簧的前面和后面彼此以螺栓拧合,由此,插入件可以不依赖于支承外壳地预装配在横向板簧上。此外,插入件区域内的预紧力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件得到精确调整。 插入件通过独立的螺栓连接件彼此固定连接,并在分界面的区域内相互紧靠。横向板簧在用于插入件的安放面的区域内分别构造有凹座,插入件至少区域式地而且锁合地嵌入该凹座内。横向板簧的凹座在横向板簧的装配状态下基本上在车辆纵向上定向,并在横向板簧的整个宽度之上延伸。缺点是车轮悬挂件的装配,特别是中心支承在横向板簧的安放面区域内的装配是困难的,因为中心支承在横向板簧上的位置在车辆纵向上不能明确确定,而且中心支承在横向板簧上对车轮悬挂件正常功能加以限定的定位在车辆纵向上在装配期间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提供一种能装配在车辆的车桥区域内的、横向板簧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可以按照简单方式而且以在功能上所需的程度来装配。该任务依据本专利技术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支承装置得以解决。能装配在车辆的车桥区域内的横向板簧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构造有支承外壳件和由支承外壳件至少区域式地包绕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带有不同刚度的层状元件。插入件在装配状态下分别布置在支承外壳件与横向板簧之间,并且横向板簧在插入件的安放面的区域内分别构造有凹座,插入件至少区域式地形状锁合地 (formschlussig)嵌入该凹座内。横向板簧的凹座关于车辆竖向轴线分别设置在横向板簧的上侧和底侧的区域内。依据本专利技术,横向板簧的凹座在横向板簧的装配状态下在车辆纵向上分别由上侧和底侧的在上侧和底侧与侧面之间形成的边缘区域至少区域式地界定,其中,凹座在边缘区域内具有比边缘区域之间的区域内更小的深度。通过插入件的以不同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在同时足够高的支承刚度情况下,可以使横向板簧在支承装置的区域内进行对于横向板簧的正常工作所需的转动运动,由此, 在进行同侧和交替侧弹性缓冲时可以在车辆两侧的车轮区域内提供不同的弹簧刚度。此外,借助横向板簧,也可以通过层状元件的不同刚度提供车轮引导功能,这是因为车辆横向上的支承刚度例如可以被调整得相应高,并可以按照简单方式避免横向板簧在车辆横向上发生推移。附加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支承刚度也能凭借支承装置与横向板簧之间足够的力锁合(Kraftschluss)在足够的范围内得到调整。这一点按照简单方式提供的可行性方案是,在交替弹性缓冲时,避免了横向板簧在支承装置的区域内不希望的而且相应于刚性体的推移或运动。对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支承刚度相应很高的情况,横向板簧以所谓的S冲击形式产生有针对性的变形,由于这种变形与没有相应S冲击的同时性弹性缓冲相比,在横向板簧的区域内获得更高的交替的弹簧刚度。通过插入件在朝向横向板簧安放面的贴靠面内实施有容纳件,其中,在插入件的装配状态下横向板簧的区域分别嵌入该容纳件中,则在车辆运行中起作用的力和力矩可以由插入件在无插入件与横向板簧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导入横向板簧内。支承装置与横向板簧之间的形状锁合优选这样实施,即基于该形状锁合在横向板簧内产生尽可能小的附加紧合力,该附加紧合力此外以不希望的程度对横向板簧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并降低横向板簧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横向板簧的装配状态下,在车辆纵向上在上侧和底侧的分别由上侧和底侧与侧面之间形成的边缘区域的区域内,横向板簧的凹座至少区域式地得到界定,支承装置装配在横向板簧的对于正常工作所需的位置上与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解决方案相比,以低结构开支和成本低廉的方式得到简化。通过插入件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一种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中在朝向横向板簧安放面的贴靠面内分别实施有容纳件,其中,在插入件的装配状态下,横向板簧的区域分别嵌入该容纳件中,则横向板簧与插入件之间设置有附加的形状锁合,通过这种形状锁合在将支承装置装配在横向板簧上期间,预先规定车辆纵向上的限定位置,并且支承装置在横向板簧上的装配与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中心支承相比得到明显简化。通过由附加的形状锁合来限定的支承装置在横向板簧上在车辆纵向上的位置,也保证装配期间横向板簧在无附加措施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横向板簧的嵌入插入件内的区域优选处于横向板簧的凹座的区域内,因此由复合材料制造的横向板簧的纤维的分布与支承装置的区域内对于横向板簧的正常工作所需的分布仅略有偏差。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一种简单装配的改进方案中,支承外壳件具有两个至少区域式地包绕插入件的、能相互连接的支承外壳。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一种结构空间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插入件通过使支承外壳相互连接并使之与车辆的车身连接的螺栓件至少可以力锁合地与支承外壳和横向板簧相连接。结构空间有利的实施方案源于如下事实,即支承装置仅在支承外壳的区域内能利用螺栓件装配在横向板簧上,该螺栓件又被设置用于在支承装置与车辆车身或者与之相连的辅助框架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此外,通过螺栓件在支承装置的装配状态下提供施加到插入件上的预紧力。因为在插入件的区域内没有附加的螺栓件,所以层状元件能以小尺寸来实施,并还可以成本低廉地制造,这是因为例如无需将螺纹段加工到层状元件内。在车辆运行中在车身与车轮之间起作用的力和力矩通过横向板簧和支承装置的传递能以如下方式得到改进,即横向板簧在关于汽车竖向轴线布置在上侧和底侧的用于插入件的贴靠区处构造有凸着的抬高部,并可以在运行中形状锁合地继续传导负荷。为可以将在车辆运行中起作用的力和力矩由以较低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以尽可能小的压强在插入件与横向板簧之间的区域内传递,在插入件的层状元件与横向板簧之间分别布置有插入件的优选至少近似呈半圆柱形地构成的插入部件,插入部件相比以较小刚度实施的层状元件以更高的刚度来构造。至少近似呈半圆柱形地构成的插入部件这一概念首先包括所有如下的立体构型, 这些立体构型至少构造有彼此相距的、至少近似扇形的底面。在此,存在的可行性方案是, 所述底面的连接弦端部的弧线呈圆形或椭圆形地实施。在改进方案中,弦为直线式地或同样是弯曲地构造,优选凸着弯曲地构造。在底面的弦与弧线之间过渡部的区域内,可以依赖于各自的使用情况地设置有棱边或相应的倒圆部。为在车辆的运行中避免在支承装置的区域内发生横向板簧损伤,插入件的插入部件至少在装配状态下在朝向横向板簧的贴靠区内分别构造有橡胶弹性的保护层。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的支承刚度能以如下方式改变,即至少那些以较低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具有空隙。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装置另一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中,以较高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至少在端区内至少区域式地具有橡胶弹性的保护层,以便在横向板簧发生更强的变形时按照简单方式避免横向板簧的损伤或损伤。插入件的相应以较低刚度构造的层状元件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一种具有优点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布里埃莱·弗鲁曼福尔克尔·瓦格纳延斯·海曼彼特·霍夫曼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