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抽吸管的气管插管,包括有一插管、一球囊、一注水管、一显影线、二抽吸管、一指示气囊和一充气管,球囊设置在插管的前端并通过充气腔与指示气囊相连通;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一,抽吸腔一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一,抽吸腔一连接抽吸管一;显影线设置在插管管壁内;在插管管壁内还设置有注水腔,注水腔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注水管连接注水腔;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二,抽吸腔二上在球囊与插管前端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抽吸口二,抽吸腔二连接抽吸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球囊两侧的积痰都及时清理,防止积痰造成气管不适或流入肺部产生感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指一种设有抽吸管的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管插管前端都设置有球囊,将气管插管插入到患者气管后,使用注射器向连接指示气囊的球囊充气,达到封闭球囊与气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防止气体泄漏,并固定插管位置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由于口腔对插入异物的自然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口水、痰及其他分泌液,各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流到球囊位置,便在此处形成积痰,造成患者气管不适。为解决这一问题,气管插管上均设置有一根抽吸管,并在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及时清理积痰。但球囊的另一侧,即靠近气管插管前端管口的一边,也容易产生积痰,此处产生的积痰由于球囊的阻隔,不能由抽吸口将其抽吸清理,因此其极易流到肺部,引起肺炎等严重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球囊两边的积痰都抽吸完全,且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气管插管。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抽吸管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插管、一球囊、一注水管、一显影线、二抽吸管、一指示气囊和一充气管,球囊设置在插管的前端并通过充气腔与指示气囊相连通;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一,抽吸腔一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一,抽吸腔一连接抽吸管一;显影线设置在插管管壁内;在插管管壁内还设置有注水腔,注水腔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注水管连接注水腔;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二,抽吸腔二上在球囊与插管前端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抽吸口二,抽吸腔二连接抽吸管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将球囊两侧的积痰都及时清理,防止积痰造成气管不适或流入肺部产生感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部剖视图。图中的标号为1、插管;2、球囊;21、指示气囊;22、充气腔;3、抽吸管一 ;31、抽吸腔一 ;32、抽吸口一 ;4、注水管;41、注水腔;42、注水口 ;5、显影线;6、抽吸管二 ;61、抽吸腔二 ;62、抽吸口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1、球囊2、抽吸管一 3和抽吸管二 4,球囊2设置在插管1的前端,插管1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一 31,抽吸腔一 31靠近球囊2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一 32,抽吸管一 3连接抽吸腔一 31。显影线5设置在插管1 管壁内;在插管1管壁内还设置有注水腔41,注水腔41靠近球囊2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 42, 注水管4连接注水腔41 ;在插管1管壁还设置有充气腔22,充气腔22 —端连接球囊2,另一端连接指示气囊21。使用时,注射器通过连接球囊2的指示气囊21为球囊2充气,达到固定气管插管和封闭球囊2与气管内壁间隙防止漏气的目的。在插管1管壁内还设置有抽吸腔二 61,抽吸腔二 61上在球囊2与插管1前端之间的管体上有抽吸口二 62,抽吸管二 6 连接抽吸腔二 61。本技术可将球囊2两侧的积痰都及时清理,防止积痰造成气管不适或流入肺部产生感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权利要求1. 一种设有抽吸管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插管、一球囊、一注水管、一显影线、二抽吸管、一指示气囊和一充气管,球囊设置在插管的前端并通过充气腔与指示气囊相连通;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一,抽吸腔一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一,抽吸腔一连接抽吸管一;显影线设置在插管管壁内;在插管管壁内还设置有注水腔,注水腔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注水管连接注水腔;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二,抽吸腔二上在球囊与插管前端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抽吸口二,抽吸腔二连接抽吸管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抽吸管的气管插管,包括有一插管、一球囊、一注水管、一显影线、二抽吸管、一指示气囊和一充气管,球囊设置在插管的前端并通过充气腔与指示气囊相连通;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一,抽吸腔一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抽吸口一,抽吸腔一连接抽吸管一;显影线设置在插管管壁内;在插管管壁内还设置有注水腔,注水腔靠近球囊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注水管连接注水腔;在插管的管壁内设置有抽吸腔二,抽吸腔二上在球囊与插管前端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抽吸口二,抽吸腔二连接抽吸管二。本技术可将球囊两侧的积痰都及时清理,防止积痰造成气管不适或流入肺部产生感染,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270239SQ201120334859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郭伟民 申请人: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