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476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制造设计的辅助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主体为矩形解图板本体,所述解图板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图解区、凹\凸模半径对应系数区、拉延筋高度对应系数区、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复杂的经验公式简单化,集成于一个解图板上,方便携带和实用;解图板设计为透明板,可以制作成常见的塑料薄板,批量生产只需要很低的成本;侧边设有刻度尺,可以实现一板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制造设计的辅助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
技术介绍
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形经验公式属世界级研究课题,它对汽车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制造设计的技术可性分析论证的技术工具。在汽车拉延模设计过程中,同样一件产品不同的设计人有不同的模具结构,是因为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还没有一个清晰理论技术标准。就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CAE分析的结果还是一个不准确,并且很模糊的答案,这对模具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况且使用CAE分析软件的知识产权费用很贵,每年还有软件技术升级的追加费用,中小型企业根本就用不起,这种技术只是大型模具制造商家的个别人手里,还有计算机的配置和人员都很讲究,而且很不可靠。汽车覆盖件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制造设计技术经验没有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这就造成了模具设计的技术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模具设计工艺性差的模具,在试模时制件破裂起皱,这些问题多般出现在制件的工艺补充部位、修边线外、模具钳工无论如何调试和对破裂处模具抛光都不见效果,只能由钳工反复修磨增大模具凸圆,甚至将成形凸圆角成倍加大。如此制造与调试模具,费时又费力,如上模修磨、钳工需仰卧在机床模具上,修磨时砂轮粉尘迎面扑来,无法回避。这样作业严重影响了钳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别是对眼睛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其设计初衷是将复杂的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集成到一个类似于矩形尺的工具板上,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来,并加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主体为矩形解图板本体,所述解图板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图解区、凹\凸模半径对应系数区、拉延筋高度对应系数区、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所述解图板本体为透明板。所述解图板本体的侧边设有刻度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复杂的经验公式简单化,集成于一个解图板上,方便携带和实用;2.解图板设计为透明板,可以制作成常见的塑料薄板,批量生产只需要很低的成本;3.侧边设有刻度尺,可以实现一板多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主体为矩形解图板本体,所述解图板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图解区、凹\凸模半径对应系数区、拉延筋高度对应系数区、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参见图1,矩形解图板本体最上部为图解区,其中R为转角半径,RU R2分别为凹模和凸模半径,单位均为mm,图解区下方示出了不同的R1\R2的比值对应不同的经验系数常规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的设计,在产品以外要作工艺补充设计,也就是修边线外的部分,为了使制件有足够的刚性,所以让它充分拉延,因此在模具上设计了一道拉延筋,拉延筋高度单位为mm,不同高度的拉延筋对应的系数相应为h。在矩形解图板的最下部示出了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1.一环区为可流入料区,一般为修边线外,工艺补充部位也就是拉延的外圈成形部分, 此区域在模具拉延时有很多料流入补充成形,其中成形部份分为圆弧段和直线段,其经验公式为He=O. SR^r^r^h^Q+O. 3A, Hl= (3^+3 ) *h+0. 3A (1);2.二环区为少量流入料区,一般为修边线内,也就是拉延件的第二道成形圈,模具在拉延时有少量的材料流入补充成形,其中成形分为圆弧段和直线段,还有凹台和凸台成型之分别,其经验公式为Ηκ =0· 7Κ*Γ!*Γ2 +0. 3Α, Hl 凸=1. 5^+1. 5R2 +0. 3A, Heh=O. 65Κ*Γ!*Γ2 +0. 3Α, Hlh=L 4^+1. 4R2 +0. 3A ; (2)3.三环区为不可流入料区,产品区模具在拉延成形时无材料流入补充成形,该处也有圆弧段和直线段,但没有凹台和凸台成形区别,其经验公式为He=O. 6R*r!*r2 +0. 3A, Hl凸=1. 2^+1. 2R2 +0. 3A。(3)(1)、(2) (3)三组公式中,仏为转角处高度,Hl为直线处高度,为转角处凸台高度, Hkh为转角处凹台高度,Hm为直线处凸台高度,Hm为直线处凹台深度,R为转角半径,R1、R2 分别为凹模和凸模半径,Q为切角系数,Q=L 2,A为拔模量。以上各公式刻在解图板的最下部,将复杂的经验公式简单化,集成于一个解图板上,方便携带和实用。所述解图板本体为透明板,可以制作成常见的塑料薄板,批量生产只需要很低的成本;所述解图板本体的侧边设有刻度尺,如图,设置为纵向的长度刻度尺,可以实现一板多用。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主体为矩形解图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图板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图解区、凹\凸模半径对应系数区、拉延筋高度对应系数区、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图板本体为透明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图板本体的侧边设有刻度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和模具制造设计的辅助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一种汽车覆盖件模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解图板,主体为矩形解图板本体,所述解图板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图解区、凹\凸模半径对应系数区、拉延筋高度对应系数区、拉延成型工艺经验公式区。本专利技术将复杂的经验公式简单化,集成于一个解图板上,方便携带和实用;解图板设计为透明板,可以制作成常见的塑料薄板,批量生产只需要很低的成本;侧边设有刻度尺,可以实现一板多用。文档编号B21D22/20GK102489581SQ20111043875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万海明, 占立新, 熊耀庭, 罗建强, 艾卫东, 蒋荣军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明熊耀庭占立新艾卫东蒋荣军罗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