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110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具有一个下端封闭的筒体(3),筒体(3)内竖直设置有一个转轴(9)和一个网筒(6),所述网筒(6)是由带网孔的金属板材折压成的带网孔的瓦楞板(6.1)围成,网筒(6)将筒体(3)内腔分成网筒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底部与第二腔体不连通,筒体(3)外设置有一个循环泵(16),该循环泵(16)的进口料通过管路(17)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出料口通过管路(17)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能耗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专用于云母粉湿法研磨 的研磨机。属云母粉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云母粉是用于珠光粉、高档化装品、印刷颜料等亮彩色的主要原料, 其产品质量的好坏及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占有量和企业的经 济效益。而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云母粉的生产设备。传统的云母粉生产设备是采用液压浮动内外巻设备、行星式差动旋转 碾压法生产的。该设备使用三个大电机驱动,设备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产品成品率低(仅有70°/。左右)、电力消耗大,同时,设备的运行噪声也较 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低、生产效 率高、成品率高、能耗低的专用于云母粉的湿法研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 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具有一个下端封闭的筒体,筒体内竖直设置有 一个转轴和一个网筒,所述网筒是由带网孔的金属板材折压成的带网孔的瓦楞板围成,网筒将筒体内腔分成网筒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 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底部与第二腔体不连通,筒体外设 置有一个循环泵,该循环泵的进口料通过管路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出料口 通过管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该研磨机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使用了带网孔的瓦楞板围成的网筒,使网 筒内叶片送出的云母片在瓦楞状的网筒上形成反复多次的切割撞击而不断 被剥离成小片状的粉末,而一改传统圆筒状生产设备绕壁只转不割而效率 低下的劣势,同时,由于采用密集的网孔布置方式,也增加了云母物料的 分割剥片次数。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仅用一台电机驱动,设备的电力消耗减少2/3;2、 产品的成品率得到明显提高,达95%以上,节约大量云母原料资源,3、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4、 设备无噪声污染,有效地改善了生产环境。本新型研磨机与传统的研磨机相比,质量有大幅度提升,不管是经厚 比还是片状的外观,并且不会出现大量的微粉。彻底解决了传统的回料处 理,如回料脱水、晒烘等。因本新型研磨机是用150%水的生产操作。降低 了生产成本和人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图3为图1的B-B剖示图。 图4为图2的C-C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带网孔的金属板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网筒展开图。图8为图1状态下的转轴与叶片的装配图。图9为图8的P向视图。图IO为物料的研磨原理图。图11为循环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电机l、主动带轮2、筒体3、传动带4、上固定圈5、网筒6、 上盖7、被动带轮8、转轴9、带座轴承IO、支座ll、下固定圈12、出料 口 13、排渣口 14、叶片15、循环泵16、管路17;带网孔的瓦楞板6.1、 靶场圈6.2、第一档叶片15.1、第二档叶片15.2、第三档叶片15.3、第四档 叶片15.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4,图1~4中所示的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具有一 个下端封闭的筒体3,筒体3顶端设置有一个上盖7,上盖7上方和筒体3 旁侧设置有一个截面呈倒置的"L"型的支座11,支座11的顶板中间向下 固定连接有一个带座轴承10,带座轴承10穿过上盖7中间向筒体3内延 伸,上盖7分为可开合的两半7.1及7.2,用铰链固定在支座11的顶板上。 筒体3内竖直设置有一个转轴9,转轴9上端穿过带座轴承10向筒体3外 延伸,转轴9上端装置有被动带轮8。支座11的侧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l,电机1输出端装置有一个主动带轮2,主动带轮2通过传动带4与 装置于转轴9上端的被动带轮8相连。所述筒体3内竖直设置有一个网筒6,网筒6上端外缘用上固定圈5 与筒体3内壁相连,网筒6下端外缘用下固定圈12与筒体3内壁相连。网 筒6将筒体3内腔分成网筒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内周壁之间 围成的第二腔体。筒体3外的筒壁上装置有一个循环泵16,该循环泵16 的进口料通过管路17与网筒外周壁和筒体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相 连通,循环泵16的出料口通过管路17与网筒内的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网筒6是由带网孔的金属板材(见图5)折压成的带网孔的瓦楞 板6.1围成,其上的网孔具有明显的切割剥片作用,网筒6的下部设有无 网孔的一圈靶场圈6.2,靶场圈6.2的底缘与筒体3底部固定连接,将网筒 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分隔开。所述网筒6展开后的横截面呈瓦楞状,如图3、 6和7。其瓦楞的拱高 为10 20mm,拱距为50 100mm,网孔孔径为1 2mm,孔距为2~6mm。参见图8、 9,所述转轴9上自上至下设置有可以拆卸和调整高度的四 档叶片15,第一档叶片15.1的安装倾斜角为8 12。,第二档叶片15.2的 安装倾斜角为5~9° ,第三档叶片15.3的安装倾斜角为9 13° ,第四档叶 片15.4的安装倾斜角为10~14° 。第四档叶片有较大的倾斜角,主要起提 升作用,将筒体内下部的物料向上作一定的提升,第三档叶片、第二档叶 片和第一档的叶片倾斜角改小,主要起向外拨料的作用,将筒体内中上部 的物料向四周推压而使物料进入网筒6的网孔内进行分割剥片磨碎。筒体3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13,出料口带用可开启闸门,当操作闸门的 手柄时可将出料口 13开启或关闭。筒体3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14,用于将 废渣及杂质从底部排出。当连续生产时,还可在该研磨机的上部安装提升进料设备和研磨液供 给系统,同时,下部安装清洗管道,用于清除杂渣及对工作腔的冲洗。工作原理电机通过主动带轮、传动带、被动带轮、带座轴承和转轴组成动力传 递系统。转轴旋转带动其上的四组叶片转动。将网筒内的物料向叶片四周 拨送,云母片在瓦楞状的网筒上形成反复多次的切割撞击而不断被分离成 小片状粉末,经过切割后的物料通过网筒上的网孔进入网筒与筒体之间的 第二腔体内,在循环泵16的作用下,第二腔体内的物料再次进入网筒内的 第一腔体内而进行再次研磨破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而达到目标要求, 由于采和湿法研磨,其研磨出的粉末更光整而滑爽。整个研磨破碎过程的 物料流向如图10、 11中的箭头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具有一个下端封闭的筒体(3),筒体(3)内竖直设置有一个转轴(9)和一个网筒(6),所述网筒(6)是由带网孔的金属板材折压成的带网孔的瓦楞板(6.1)围成,网筒(6)将筒体(3)内腔分成网筒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底部与第二腔体不连通,筒体(3)外设置有一个循环泵(16),该循环泵(16)的进口料通过管路(17)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出料口通过管路(17)与第一腔体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其特 征在于所述网筒(6)的下部设有无网孔的一圈靶场圈(6.2),靶场圈(6.2)底缘 与筒体(3)底部固定连接,将网筒内的第一腔体与网筒外周壁和筒体内周壁 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分隔开。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网孔的瓦楞板(6.1)的瓦楞拱高为10~20mm,拱距为 50 100mm,网孔孔径为l~2mm,孑L距为2 6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直网筒式云母粉湿法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具有一个下端封闭的筒体(3),筒体(3)内竖直设置有一个转轴(9)和一个网筒(6),所述网筒(6)是由带网孔的金属板材折压成的带网孔的瓦楞板(6.1)围成,网筒(6)将筒体(3)内腔分成网筒内的第一腔体和网筒外周壁与筒体内周壁之间围成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底部与第二腔体不连通,筒体(3)外设置有一个循环泵(16),该循环泵(16)的进口料通过管路(17)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出料口通过管路(17)与第一腔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友佳珠光云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