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回用保护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2850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回用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属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步骤为: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备料:无机氨10%~20%、有机胺5%~10%、去离子水70%~85%;⑵将按步骤⑴所述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工艺条件简单,无需高温高压,低速搅拌五分钟内混合互溶,便于大规模生产;生产中无副产品,节约原材料,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属于弱碱性产品,在使用中形成缓冲溶液,对系统设备材质影响小;液态配方性能稳定,不形成晶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晶造成的溶解困难;可以根据系统工况实际设置加药点灵活方便,不仅仅局限于蒸汽冷凝水回收起始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回用保护剂,尤其涉及一种PH值波动范围小、组分之间无化学反应,不产生结晶,性能基本稳定的,属水处理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生产进程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在众多的工厂企业中是不可或缺的。蒸汽热能被充分利用后的凝结水(还含热约占蒸汽总热量的 20% 30%)被遗弃掉,造成热能和水资源上浪费,显然这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蒸汽冷凝水的热量和水量的回收再利用,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蒸汽使用后如何回用,成为近年来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冷凝结水回收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投加保护液的方式,对水质进行调整,对整个管网及收集罐进行保护处理。否则高温、高热及PH为酸性值的蒸汽凝结水,将对整个回收管网及系统形成腐蚀侵害、甚至造成点蚀穿孔泄露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溶出的金属离子进入冷凝水中,又会造成冷凝水品质下降、污染,无法直接回用。因此,在蒸汽回收段投加蒸汽回收保护液,是目前来说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但现有的蒸汽回收保护液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都是属于强碱型的化学品,因此在PH的控制上,波动比较大,不易控制稳定;2、目前大多数采用十八胺等作为原料的缓蚀剂,又存在部分结晶不溶于水,造成溶解困难,以及由此引起高压泵注压时泵管头阻塞,必须拆卸擦洗,使用不便;3、此外,必须将投加点设置在蒸汽回收起始点,才能与蒸汽凝结水发生中和化学反应。如果更换投加点,例如将投加点设置在锅炉补水口的位置,产品中的有效物质可能先与液态的锅炉水在锅炉内部就发生化学反应,将药剂消耗掉了,无法进入后段参与回收部分的化学反应,就达不到对回收段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蒸汽回收保护剂的不足,提供,尤其涉及一种PH值波动范围小、组分之间无化学反应,不产生结晶,性能稳定的一种蒸汽回用保护剂。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步骤为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备料 无机氨10% 20%有机胺5% 10%去离子水70% 85%⑵将按步骤⑴所述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其中,步骤⑴所述无机氨为氨水;其中,步骤⑴所述有机胺是吗啉(C4H9N0)、环己胺(C6H11N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工艺条件简单,无需高温高压,在搅拌机低速搅拌情况下,五分钟内可充分混合互溶,便于大规模生产;生产过程无副产品,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属于弱碱性产品,在使用中形成缓冲溶液,PH值基本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区间内,对系统设备材质影响小;本专利技术是液态配方性能稳定不会形成晶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晶造成的溶解困难;可以根据系统工况实际设置加药点灵活方便,不仅仅局限于蒸汽冷凝水回收起始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原理是各主要组分无机氨、有机胺的在气态状态下,与蒸汽中的酸性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CO2)反应,得到反应产物为弱碱性产品。,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备料无机氨10% 20%有机胺5% 10%去离子水70% 85%⑵将步骤⑴所述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其中,步骤⑴所述无机氨为氨水。其中,步骤⑴所述有机胺是吗啉(C4H9NO)、环己胺(C6H11NH2)中的一种或两种。实施例1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氨水吗啉去离子水=10 10 80投入容器,常温常压, 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实施例2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氨水吗啉去离子水=20 10 70投入容器,常温常压, 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实施例3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氨水吗啉去离子水=10 5 85投入容器,常温常压, 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实施例4将实施例1中组分吗啉改为环己胺,各组分质量百分配比维持不变,即氨水环己胺去离子水=10 10 80,其它按实施例1同样方法操作。实施例5将实施例2中组分吗啉改为环己胺,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维持不变,,即氨水环己胺去离子水=20 10 70,其它按实施例1同样方法操作。实施例6将实施例3中组分吗啉改为环己胺,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维持不变,即氨水环己胺去离子水=10 5 85,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同。实施例7将上述各实施例中有机胺改为采用吗啉、环己胺两种,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氨水 吗啉环己胺去离子水=10 :2:5: 83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 充分混合互溶止。实施例1 7所得产品最终pH值范围在9. 5 10. 5之间。产品在避光密封干燥情况下保存12个月不会发生变质。本专利技术产品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客户实际系统情况,在整个系统中任意挑选投加点,均能达到良好效果。例如许多工厂企业设备均放置在锅炉附近,此产品如果能与锅炉补水一起投加,不仅设备可集中安装、管理,人员操作、日常巡查也更便捷。本产品与锅炉补水同时补充入锅炉内,不会与锅炉水产生化学反应,药剂在此无损耗。在锅炉内受热后产品直接变为气相,与蒸汽混合后进入蒸汽段及回收段,充分与后端腐蚀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对凝结水起到PH调节作用,对金属材质的整个回收系统及管网起到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种蒸汽回用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备料无机氨有机胺去离子水10% 20% 5% 10% 70% 85%⑵将步骤⑴所述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5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步骤⑴所述无机氨为氨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步骤⑴所述有机胺是吗啉(C4H9NO)、环己胺(C6H11NH2)中的一种或两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水处理
,其特征在于步骤为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配比备料无机氨10%~20%、有机胺5%~10%、去离子水70%~85%;⑵将按步骤⑴所述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容器,常温常压,搅拌机低速搅拌五分钟,充分混合互溶止。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工艺条件简单,无需高温高压,低速搅拌五分钟内混合互溶,便于大规模生产;生产中无副产品,节约原材料,能耗低,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属于弱碱性产品,在使用中形成缓冲溶液,对系统设备材质影响小;液态配方性能稳定,不形成晶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晶造成的溶解困难;可以根据系统工况实际设置加药点灵活方便,不仅仅局限于蒸汽冷凝水回收起始点。文档编号C02F1/66GK102491480SQ20111040587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顾陶 申请人:上海德内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内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