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组交叉设置于壳体内的左、右磨刀件,壳体上对应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可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弹性件,该弹性件分别作用于交叉设置的左、右磨刀件上,磨刀时,左磨刀件和/或右磨刀件可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左磨刀件向左滑移和/或使右磨刀件向右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磨刀时力度易于控制、磨刀件利用率高、磨刀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刀器。技术背景现有的磨刀器,一般包括壳体及磨刀件,该磨刀件为交叉设置于壳体上的磨刀件。 磨刀时,将刀具的刀刃垂直置于两个交叉的磨刀件之间,然后反复拉动刀具,使磨刀件作用于刀具的刀刃,从而使刀具变锋利。但该结构的磨刀器存在如下缺陷1、因为磨刀件交叉固设于壳体上,造成交叉设置的磨刀件无法调节其交叉位置以露出更多的磨刀部位,所以在磨刀时,刀具的刀刃只能作用在磨刀件的交叉点及该交叉点以上的磨刀部位,对于交叉点以下的部位,则完全无法利用,磨刀件的利用率低。2、磨刀件交叉固设于壳体上,磨刀件之间的交叉部位无法提供缓冲力,磨刀时力度较难控制,一旦用力过大,会直接磨损刀具的刀刃,磨刀效果会适得其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刀时力度易于控制、磨刀件利用率高、磨刀效果理想的磨刀器。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组交叉设置于壳体内的左、右磨刀件,壳体上对应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可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弹性件,该弹性件分别作用于交叉设置的左、右磨刀件上,磨刀时,左磨刀件和/或右磨刀件可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左磨刀件向左滑移和/或使右磨刀件向右滑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因壳体内还安装有作用于交叉设置的左、右磨刀件上的弹性件,所以在磨刀时,左磨刀件和/或右磨刀件可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左磨刀件向左滑移和/或使右磨刀件向右滑移,从而可改变左、右磨刀件之间的夹角,并上、下调整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使刀具可作用在磨刀件的不同表面,磨刀件的利用率高。2、弹性件的设置,使磨刀件可提供缓冲力,磨刀时即使力度过大,也可在缓冲力的作用下适当减轻对刀具的冲击力,不会直接磨损刀具的刀刃,力度易于控制,磨刀效果理术g;ο还包括一设于壳体内的磨刀件安装座,该磨刀件安装座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前座体和后座体,前、后座体上均开设有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磨刀件安装槽,前、后座体相互对称配合安装,左磨刀件设于后座体的磨刀件安装槽内,右磨刀件设于前座体的磨刀件安装槽内,所述前、后座体上于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纵向贯穿所述磨刀件安装槽的磨刀槽,该磨刀槽与壳体磨刀槽相对应,结构简单,磨刀件安装方便。所述磨刀件安装槽于靠近磨刀槽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挡止部以及一限位部, 而磨刀件安装槽的另一侧自上而下则设有第二挡止部和滑移支承部,所述左磨刀件或右磨刀件的下端位于限位部与滑移支承部之间,且限位部上开设有与左磨刀件或右磨刀件的下端相对应的缺口,而左磨刀件或右磨刀件的上端位于第一挡止部与第二挡止部之间,左磨刀件或右磨刀件可以滑移支承部为支点使其上端在第一挡止部与第二挡止部之间滑移倾斜一定角度,各磨刀件可滑移调节角度,磨刀时力度易于控制、磨刀件利用率高。所述前、后座体上均于第二挡止部上延伸出一套接壁,该套接壁自座体磨刀槽的一侧环绕延伸至座体磨刀槽的另一侧,所述弹性件为与套接壁形状相匹配的弹片,该弹片设于前、后座体的套接壁外表面,且弹片的一端与左磨刀件相抵,另一端作右磨刀件相抵, 弹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壳体内设有三组左、右磨刀件,其中,第一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a为30°,所述第二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β为32°,第三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Y为;34°,分三个组不同角度设置的磨刀件,可根据粗磨或细磨的要求选择相应的不同组磨刀件对刀具进行研磨。所述第一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0° 45°,所述第二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2° 47°,所述第三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4° 50°。所述壳体的左端延伸设有一握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之磨刀件安装座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之弹片及磨刀件与后座体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俯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内的磨刀件安装座2、设于安装座内的三组左、右磨刀件3、以及三个一一对应作用于各组左、右磨刀件的弹片4,所述壳体1的左端延伸设有一握把11。所述壳体1上对应各组左、右磨刀件3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可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12 ;所述磨刀件安装座2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前座体21和后座体23,前、后座体上均开设有三个向左倾斜的磨刀件安装槽20,前、后座体相互对称配合安装,左磨刀件31设于后座体23的磨刀件安装槽20内,右磨刀件32设于前座体21的磨刀件安装槽内,所述前、后座体上于各组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三个纵向贯穿所述磨刀件安装槽20的磨刀槽22,该磨刀槽22与壳体磨刀槽12相对应。所述各磨刀件安装槽20于靠近磨刀槽22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挡止部201以及一限位部202,而磨刀件安装槽20的另一侧自上而下则设有第二挡止部203和滑移支承部204,所述左磨刀件31 或右磨刀件32的下端位于限位部202与滑移支承部204之间,且限位部202上开设有与左磨刀件31或右磨刀件32的下端相对应的缺口 205,而左磨刀件31或右磨刀件32的上端位于第一挡止部201与第二挡止部203之间,左磨刀件31或右磨刀件32可以滑移支承部 204为支点使其上端在第一挡止部201与第二挡止部203之间滑移倾斜一定角度。所述前、后座体上均于第二挡止部上延伸出一套接壁6,该套接壁6自座体磨刀槽22的一侧环绕延伸至座体磨刀槽22的另一侧,所述弹片4设于前、后座体的套接壁6外表面,且弹片4的一端与左磨刀件31相抵,另一端作右磨刀件32相抵。所述三组左、右磨刀件中,第一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a为30°,所述第二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β为 32°,第三组左、右磨刀件之间的交叉设置夹角Y为34°,且第一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0° 45°,第二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32° 47°,第三组左、右磨刀件在滑移过程中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4° 50°。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 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磨刀器,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组交叉设置于壳体内的左、右磨刀件,壳体上对应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可供刀具伸入的磨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弹性件,该弹性件分别作用于交叉设置的左、右磨刀件上,磨刀时,左磨刀件和/或右磨刀件可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左磨刀件向左滑移和/或使右磨刀件向右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壳体内的磨刀件安装座, 该磨刀件安装座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前座体和后座体,前、后座体上均开设有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磨刀件安装槽,前、后座体相互对称配合安装,左磨刀件设于后座体的磨刀件安装槽内,右磨刀件设于前座体的磨刀件安装槽内,所述前、后座体上于左、右磨刀件的交叉位置处开设有纵向贯穿所述磨刀件安装槽的磨刀槽,该磨刀槽与壳体磨刀槽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件安装槽于靠近磨刀槽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挡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泰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