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在轨道系统中的设置格局,其特征在于:有风力发电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力发电装置(2)是设置在轨道(1)系统中的两侧,并且,让构成该风力发电装置(2)并利用该发电装置(2)的旋转叶片(b)所形成的平面与列车(3)行驶方向成小于90度、大于零度的夹角。——在轨道(1)系统中,由列车(3)高速行驶时必然造成的风力废能源的收集利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很强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了风力发电机在轨道系统中的设置格局技术。
技术介绍
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道路照明的方法,已经被人们采用,其不足在于在类似于梅雨季节的时间段内(阳光不足),将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目前,取之不尽的风力能源的利用(发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由人为造成的风力废能源如何被收集利用的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列车(火车)高速行驶时在汽车旁边产生的风力(其功率并不小)废能源,尚没有解决好它的被收集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对上述由列车高速行驶时必然造成的上述风力废能源的收集利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有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力发电装置是设置在轨道系统中两侧的,并且,让构成该风力发电装置并利用该发电装置的旋转叶片所形成的平面与列车行驶方向成小于90度、大于零度的夹角。——该夹角大小与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有关,通过实验可以测试出在同等条件下(指车型、车速与离开风力发电装置的平行距离)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的夹角数据。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由于在高速公路上将在固定位置收集到的由高速行驶车辆造成的风力来发电,这就为风力发电的应用又开辟了一个利用途径(例如道路照明)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双轨系统两侧设置了风力发电装置的布局)。1 列车轨道;2 风力发电装置;3 高速行驶的列车;a 构成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力发电机;b 构成风力发电装置的叶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将风力发电装置2设置在列车轨道1的单侧或两侧,目的是让在轨道1上高速行驶的列车3所造成的无用风力,能够就近等距离地驱动排列在轨道1单侧或两侧的风力发电装置2发电。——显然,轨道1两侧设置的风力发电装置2都是朝向高速行驶的列车3的,离开列车3的距离越小越好,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越远越好,其间隔距离一般应该考虑控制在一米左右为妥;风力发电装置2中叶片b的直径应该略大于列车 3车厢的高度,风力发电装置2的总高度也可以略高于列车3车厢的高度。如果,为列车3铺设的是单列轨道1系统,就可以放心地在该单列轨道1的两侧都设置排列着的风力发电装置2,该两侧的风力发电装置2同时工作,单位时间的发电量是单侧配用风力发电装置2的二倍,该两侧的风力发电装置2不会发生相互抵消的不利作用。——如果是双轨轨道1系统,就将排列着的风力发电装置2设置在如图所示意的在整个该双轨轨道1系统的两侧,这样的处理,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灯最好用节能型的发光两极管类光源来充当,可以设想,以每小时80公里的时速行进的一列列车3,通过一个风力发电装置2旁边时,造成的风力可以达到几百瓦的数量级,假定每列列车3造成的近距离的风功率达到200瓦和风力持续时间为 10秒,那么,点亮一只1瓦的发光两极管类的光源(相当亮了),可以持续的时间为2000 秒。——不难设想,每天M小时里,只要在每个风力发电装置2旁侧的轨道1上通过一列列车3,那么,就可以在设计上确保上述的一只1瓦的发光两极管类的光源就可以点亮2000 秒。显然,一旦在轨道1铺设完成,其侧部设置的风力发电装置2的数量会远远多于一个,而且,一旦轨道1通车后,每天路过一个风力发电装置2的列车3,也会远远多于一列,……以上述方法类推的计算结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发出的总电量与可以亮灯的总瓦数)就相当可观了。可以想象,只要设计得当,整个列车轨道1系统上所需要的灯光能源, 全部可以由本专利技术揭示的方法予以解决,而且,无论气候如何变化,只要轨道1系统中有列车3行驶,就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正常实施。——很有可能,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方法可以满足现代轨道1系统中所有辅助用电设施(主要指照明与通信等低能耗设施)的耗用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力发电机在轨道系统中的设置格局,有风力发电装置0),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力发电装置(2)是设置在轨道(1)系统中的侧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