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109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卡,包括支撑框架、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和电路板,所述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电路板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所述支撑框架、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和电路板组合后的装置的整体外形及大小与小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使得不同提供商的实现电子支付等刷卡交易的功能模块可以与不同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任意组合,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功能提供商,提高双方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动移动终端作为电子支付终端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卡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支付的应用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已经有多种实现方案。当前,已经出现了在移动终端中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用户识别模块)卡上增加射频功能(称为射频SIM卡)或者在移动终端主板上增加近距离通信模块来实现移动终端近距离通信的方法,后者称为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这些方法的出现使得移动终端成为一个可以充值、消费、交易及身份认证的超级智能终端,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迫切需求。申请号为201010124327. 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以低频磁场信号进行距离探测和单向数据传输,以特高频(UHF)信号实现双向数据传输的移动射频装置,使得设置有该移动射频装置的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电子支付等刷卡交易。同时解决了近场无线通讯NFC天线无法置于用户识别模块卡内而必须外置,以及距离控制的问题,使得不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任何软件、硬件、结构的改动就可以使用。但是由于用户识别模块卡限制用户对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功能提供商的选择权,而且电信运营商和支付提供商并非同一机构,存在不信任关系,对双方而言都有安全性问题, 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卡,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功能提供商,提高双方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动移动终端作为电子支付终端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卡,包括支撑框架、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和电路板,所述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电路板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所述支撑框架、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和电路板组合后的装置的整体外形及大小与小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相同。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孔,所述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内嵌于一个孔内,所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内嵌于另一个孔内。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还包括粘贴薄膜,所述粘贴薄膜粘贴于所述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和所述支撑框架的背面、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一侧。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撑框架内放置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孔的一端具有开口。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开口的两个侧边的横截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电路板构成燕尾槽结构。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开口的两个侧边的横截面为台阶形状,所述台阶与电路板构成导轨结构。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电路板焊接,或通过触点连接,或通过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支撑框架部分的布线与支撑框架的分布电容耦合。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电路板为硬性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支撑框架的材料为钢、不锈钢、铝、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塑料、玻璃纤维加强树脂、碳纤维加强树脂、锌合金、橡胶或工程塑料。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识别模块卡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粘贴薄膜为塑料、金属薄膜、金属片或者铝塑复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使得不同提供商的实现电子支付等刷卡交易的功能模块可以与不同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任意组合,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电信运营商和支付功能提供商,提高双方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动移动终端作为电子支付终端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分解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沿图3中开口 222切开的横截面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沿图3中开口 222切开的横截面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中支撑框架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开口 322的横截面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中支撑框架与电路板的焊接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中支撑框架与电路板的粘接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中支撑框架与电路板的粘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分解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 用户识别模块卡包括电路板100、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和支撑框架120,在组装成整体装置的时候,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置于支撑框架120的内部,电路板100置于支撑框架 120的上方,组合后装置的整体外形及大小与小型用户识别模块(miniSIM或插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plug-in UICC)卡相同,可以直接放置在移动终端的小型用户识别模块卡插座上。 由于移动终端的用户识别模块卡插座空间有限,电路板100厚度受限,机械强度不高,支撑框架120可以加强对电路板100的机械支撑。同时,支撑框架120对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移动和旋转进行限制,国际标准的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有一个45度切角,支撑框架 120内放置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空间也可以设有相同的45度切角,以防止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反向放入。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20上设有两个孔,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内嵌于一个孔内,电路板100上的元器件内嵌于另一个孔内。其中,放置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孔的形状与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外形相契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孔的数量,设置两个孔是本专利技术较优的实施方式,而非对孔的数量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00上设有功能电路103。功能电路103可以是实现电子支付交易的功能电路,包括射频模块、低频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及身份认证模块等。功能电路103可以由一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简称SIP)组成,系统级封装的优势是可以组合各种功能的电路和集成电路,功能电路103也可以由分立元件、集成电路等组成。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设有8个上触点101,上触点101用于实现功能电路103与移动终端的电气连接。电路板上还设有8个下触点102,下触点102用于实现功能电路103 与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电气连接。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上设有8个触点111,触点111与电路板的下触点102配合以实现功能电路103与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的电气连接。其中,电路板10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又称为挠性电路板),也可以采用厚度合适的硬性电路板。其中,电路板100与支撑框架120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组装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锡焊、点焊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其中,支撑框架材料可以为钢、不锈钢、铝、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塑料、玻璃纤维加强树脂、碳纤维加强树脂、锌合金、橡胶或者工程塑料。第二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分解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识别模块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增加了粘贴薄膜130,由于支撑框架120无法限制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从中滑落,粘贴薄膜130粘贴于微型用户识别模块卡110和支撑框架 120背面,防止微型用户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臻
申请(专利权)人: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