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07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属于带振动器的碾磨装置类领域。其特征在于由与振动研磨筒体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的支撑筒体,以及支撑筒体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的滑动堵头构成,滑动堵头位于出料口侧,气囊位于支撑筒体内的另一侧,气囊端部通过刚性端盖与支撑筒体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联通的进出气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与研磨筒固联为一体,能够承受高频振动,且工作稳定,经久耐用,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频繁人工翻动研磨筒,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带振动器的碾磨装置类领域,具体是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磨是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细磨和超细粉磨设备。它通过动力驱动激振装置,迫使磨体在支承弹簧上高频振动产生磨介间的激烈冲击,从而迅速将物料磨细。在建材、化工、陶瓷、耐火材料和非金属矿等工业的粉体生产中极受推崇。振动磨工作筒的容积大至几千升,小的不足一升,按工作方式分有连续式和间歇式。由于振动磨一般情况下,研磨时间远远大于非研磨(加料及放料)时间,再加上其在高振动强度环境下工作,对于连续式研磨进放料口直接串联在系统中,比较容易解决;对于间歇式结构的振动磨大都采用翻转式进放料,即进放料采用一个口,加料时将加料口向上,将待研磨物料加入研磨筒内封好、固定,然后进行研磨,待研磨完毕后再将筒口转向下方、放料,如此循环使用,对使用者来说,操作程序非常繁琐,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曾有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该型设备加装出料控制装置的尝试,但因受研磨筒工作时的高频振动影响,故一直没有成熟、稳定,且经久耐用能够承受高频振动的出料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与研磨筒固联为一体,能够承受高频振动,且工作稳定,经久耐用的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振动研磨筒体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的支撑筒体,以及支撑筒体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的滑动堵头构成,滑动堵头位于出料口侧,气囊位于支撑筒体内的另一侧,气囊端部通过刚性端盖与支撑筒体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联通的进出气端口。所述滑动堵头为刚性结构,且在其端部设置弹性封堵板,这样利于滑动堵头在支撑筒体内的快速滑动,以及提高密封性能。为使气囊在收缩时能够快速回位,以带动滑动堵头迅速开启出料口出料,气囊内可轴向设置复位拉簧,复位拉簧的一端与刚性端盖相联,另一端与刚性滑动堵头相联。此外,为便于滑动堵头快速、准确的关闭出料口,支撑筒体端部与滑动堵头端部之间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凸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与研磨筒固联为一体,能够承受高频振动,且工作稳定,经久耐用的优点,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频繁人工翻动研磨筒,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研磨筒体、2篦子、3橡胶堵板、4滑动堵头、5支撑筒体、6复位拉簧、7气囊、8出料口、9刚性端盖、10进出气端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与振动研磨筒体1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的支撑筒体5,以及支撑筒体5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7的滑动堵头4构成,滑动堵头4位于出料口8侧,气囊7位于支撑筒体5内的另一侧,气囊7端部通过刚性端盖9与支撑筒体5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5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7联通的进出气端口10,进出气端口10再通过管线与外置的带有控制装置的气源相联。设备工作前将本技术如图1所示安装到振动研磨筒体1上备用。当振动磨准备工作时,通过开启气源控制装置,从进出气端口10通入压缩空气后,气囊7膨胀,推动滑动堵头4沿支撑筒体5内壁压向出料口8侧,橡胶堵板4上的橡胶堵板3将研磨筒体1的放料篦子2封堵,同时也将出料口8封堵,研磨筒体1内的物料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工作而不会外逸,在振动磨工作时,本技术也随振动研磨筒体1一同被高频振动。当物料完全研磨完毕后,通过开启气源控制装置,吸出气囊7内的空气,使气囊7恢复到初始状态,在气囊7复位的同时拉动滑动堵头4移动,打开出料口8,使研磨筒体1内的物料物料排出。此外为使气囊7在收缩时能够快速回位,以带动滑动堵头4迅速开启出料口8出料,气囊7内可轴向设置复位拉簧6,复位拉簧6的一端与刚性端盖9相联,另一端与刚性滑动堵头4相联,这样在开启与进出气端口10相联的气源控制装置,放出气囊7内的压缩空气后,复位拉簧就加快了气囊7的复位,并使气囊7复位彻底。此外,为便于滑动堵头4快速、准确的关闭出料口8,支撑筒体5端部与滑动堵头4端部之间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凸台。气囊7可为腰鼓、螺旋等多种结构形式,气囊7的安装单件使用,也可采用多件并联使用的结构形式,在采用并联使用时,复位拉簧6还可设置在各气囊7之间的间隙中。气源的控制装置为常规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与研磨筒固联为一体,能够承受高频振动,且工作稳定,经久耐用,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频繁人工翻动研磨筒,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振动研磨筒体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的支撑筒体,以及支撑筒体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的滑动堵头构成,滑动堵头位于出料口侧,气囊位于支撑筒体内的另一侧,气囊端部通过刚性端盖与支撑筒体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联通的进出气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堵头为刚性结构,且在其端部设置弹性封堵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内轴向设置复位拉簧,复位拉簧的一端与刚性端盖相联,另一端与刚性滑动堵头相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筒体端部与滑动堵头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凸台。专利摘要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属于带振动器的碾磨装置类领域。其特征在于由与振动研磨筒体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的支撑筒体,以及支撑筒体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的滑动堵头构成,滑动堵头位于出料口侧,气囊位于支撑筒体内的另一侧,气囊端部通过刚性端盖与支撑筒体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联通的进出气端口。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与研磨筒固联为一体,能够承受高频振动,且工作稳定,经久耐用,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频繁人工翻动研磨筒,操作烦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文档编号B02C19/16GK2709012SQ20042005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圣照, 蔡立, 李霞, 司维利 申请人:淄博圆海正粉体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磨专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振动研磨筒体相匹配且侧壁设置有出料口的支撑筒体,以及支撑筒体内设置有固定联接气囊的滑动堵头构成,滑动堵头位于出料口侧,气囊位于支撑筒体内的另一侧,气囊端部通过刚性端盖与支撑筒体固联为一体,该刚性端盖上同时设置有与气囊联通的进出气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照蔡立李霞司维利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圆海正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