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军华专利>正文

放射粒子植入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97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针管,包括中空的管体(1)和位于管体(1)植入端的管口(2),其特征在于:该管口(2)部位的内腔在管体(1)的纵截面上具有弧形结构,管口(2)的开口方向与管口(2)部位以上管体(1)管腔的延伸方向形成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可实现多方向多部位植入放射粒子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放射粒子植入针管
技术介绍
放射性粒子植入法是目前微创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先通过植入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再将放射性粒子沿植入针管植入到肿瘤内部,存在的不足是1、由于针管为直管,每次穿刺植入的范围小,只能涉及一个方向,一个部位,而肿瘤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放射粒子以多方向植入分布在肿瘤的多个部位,这样就需要多针穿刺,操作麻烦,病人痛苦大。2、 对于特殊部位的肿瘤,如有骨骼阻挡的肿瘤,以及周围血管较多的部位,直管式的植入针难以到达所需位置,甚至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实现多方向多部位植入的放射粒子植入针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针管,包括中空的管体和位于管体植入端的管口,其特征在于该管口部位的内腔在管体的纵截面上具有弧形结构,管口的开口方向与管口部位以上管体管腔的延伸方向形成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管口部位的内管壁、外管壁在管体的纵截面上均具有弧形结构,或者仅在内管壁上具有弧形结构,外管壁依然为直壁形状。本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直管式内腔结构,针管植入端的管口方向与插入方向形成角度,植入的放射粒子可以有不同方向和部位,在一针穿刺的情况下,能立体分布放射粒子,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局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管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管体1下部为植入端的管口 2,管口 2部位的内腔在管体1的纵截面上具有弧形结构,管口 2的开口方向与管口 2部位以上管体1管腔的延伸方向形成角度,即管口 2的开口方向与植入针管的插入方向形成角度,如此,放射粒子被植入时会沿管口 2的弧度方向到达肿瘤体内,在同一穿刺部位转动针管和改变穿刺深度即可实现放射粒子在肿瘤内的多方向、多部位的立体分布。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两种实施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管口 2部位的内管壁、外管壁在管体1的纵截面上均具有弧形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管口 2部位仅在内管壁上具有弧形结构,外管壁依然为直壁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粒子植入针管,包括中空的管体(1)和位于管体(1)植入端的管口 O),其特征在于该管口(2)部位的内腔在管体(1)的纵截面上具有弧形结构,管口(2)的开口方向与管口⑵部位以上管体⑴管腔的延伸方向形成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任军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