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柱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824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柱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的轴承外圈内设有轴承内圈,所述的轴承外圈的上端内侧设有上挡环,所述的轴承内圈下端外侧设有下挡环,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轴承外圈与所述的轴承内圈之间设有多个圆柱滚子,所述的轴承内圈外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轴向凹槽,所述的圆柱滚子装在所述的轴向凹槽内,所述的圆柱滚子与所述的轴向凹槽两侧槽壁及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内侧接触,所述的圆柱滚子与所述的轴向凹槽槽底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承受重载交变载荷,润滑性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滚柱轴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柱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滚柱轴承。
技术介绍
重载机械领域,如风力发电,流体机械以及重型机械等行业都必须要用到轴承。在重载交变载荷工况下使用的轴承,往往由于重型交变应力的作用而导致滚子的磨损以及油膜的破坏,轴承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承受重载交变载荷,润滑性好, 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滚柱轴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滚柱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所述的轴承外圈1内设有轴承内圈2,所述的轴承外圈1的上端内侧设有上挡环102,所述的轴承内圈2下端外侧设有下挡环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与所述的轴承内圈2之间设有多个圆柱滚子3,所述的轴承内圈2外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轴向凹槽201,所述的圆柱滚子3装在所述的轴向凹槽201内,所述的圆柱滚子3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两侧槽壁及所述的轴承外圈1的内侧接触,所述的圆柱滚子3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槽底形成间隙4。如上所述的滚柱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为弧形凹槽。如上所述的滚柱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01。如上所述的滚柱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内圈2上设有多个内圈连接孔 202。如上所述的滚柱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4的最小宽度至少为0. 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圆柱滚子和轴承内圈外围的轴向凹槽有两处线接触,受力性能好,能够承受重载荷。2、本专利技术圆柱滚子与凹槽底部形成窄小的间隙,该间隙便于储油和润滑轴承圆柱滚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B-B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滚柱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所述的轴承外圈1内设有轴承内圈2,所述的轴承3外圈1的上端内侧设有,所述的轴承内圈2下端外侧设有下挡环203,所述的轴承外圈1与所述的轴承内圈2之间设有多个圆柱滚子3,所述的圆柱滚子3卡在上挡环102与下挡环 203之间,所述的轴承内圈2外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轴向凹槽201,所述的圆柱滚子3装在所述的轴向凹槽201内,所述的圆柱滚子3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两侧槽壁及所述的轴承外圈1的内侧接触,所述的圆柱滚子3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槽底形成间隙4。所述的轴向凹槽201为弧形凹槽。所述的轴承外圈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01。所述的轴承内圈2上设有多个内圈连接孔202。所述的间隙4的最小宽度至少为0. 3mm。在轴承外圈上两侧装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轴承内圈的外围均勻分布着可以容纳圆柱滚子的凹槽,凹槽里容纳着圆柱滚子,在轴承内圈和圆柱滚子的外部套着轴承外圈,圆柱滚子和轴承内圈外围的凹槽内部有两处线接触,而且圆柱滚子的非接触面和轴承内圈上的凹槽底部形成窄小的间隙,该间隙可以用来储存润滑油,圆柱滚子和轴承外圈内侧有一处接触。本专利技术去掉了传统轴承的保持架,通过在轴承内圈上设置凹槽,不仅简化了安装工艺,而且由于圆柱滚子被凹槽均勻间隔,使每个滚子传递的载荷更加均勻,能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特别使用于交变重载的载荷工况下。本专利技术采用三位接触的方式,圆柱滚子和轴承内圈的底部形成窄小的间隙,用来储存润滑油,用于对圆柱滚子的润滑。本专利技术可以简化工艺安装,使载荷分布均勻,增加轴承的承载整体性,具有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在重载交变的载荷工况下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柱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所述的轴承外圈(1)内设有轴承内圈(2),所述的轴承外圈(1)的上端内侧设有上挡环(102),所述的轴承内圈(2)下端外侧设有下挡环 (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1)与所述的轴承内圈(2)之间设有多个圆柱滚子 (3),所述的轴承内圈(2)外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轴向凹槽(201),所述的圆柱滚子(3)装在所述的轴向凹槽(201)内,所述的圆柱滚子(3)与所述的轴向凹槽(201)两侧槽壁及所述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