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8152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0:14
一种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包括电熨斗主体及调温旋钮,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弧形手柄的下方,调温旋钮与弧形手柄的斜度一致。调温旋钮与电熨斗主体水平面形成一夹角。所述调温旋钮包括旋钮和旋钮架,且与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齿轮、齿轮架、开关盘和温控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电熨斗的弧形手柄下方,且调温旋钮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从而增加了弧形手柄与旋钮之间的距离。在电熨斗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在握住手柄时,手指会伸入弧形手柄与旋钮之间的空间,较大的空间可以让不同性别、年龄和国籍的使用者都能舒适便捷的操作电熨斗,即使使用者的手形较大在操作中也不会有任何不便之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熨斗,具体是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电熨斗的温度调节旋钮都是水平设置在手柄的下部。虽然结构简单, 但旋钮与手柄之间距离太窄,在使用者握住电熨斗的手柄时,手指容易触碰到旋钮,不仅在使用时极不方便,还容易造成旋钮的转动,从而改变电熨斗的功能设置。中国专利文献号 CN201377064于2010年1月6日公布了一种电熨斗的温度旋钮,电熨斗包括底板、壳体和手柄,在壳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旋钮。该技术为避免上述电熨斗的缺陷,将温度旋钮设置在手柄前面,但采用这种设计的电熨斗的结构复杂。因此,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包括电熨斗主体及调温旋钮,其特征是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弧形手柄的下方,调温旋钮与弧形手柄的斜度一致。所述调温旋钮与电熨斗主体水平面形成一夹角;夹角角度为5-20°。所述调温旋钮包括旋钮和旋钮架,且与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齿轮、齿轮架、开关盘和温控器连接;其中,旋钮架设置有勾扣与齿轮相连,齿轮架底面延伸出凸块与开关盘上的缺口卡接;旋钮通过与齿轮连接,带动开关盘和温控器控制电熨斗温度变化。所述旋钮及旋钮架二者与齿轮、齿轮架、开关盘及温控器不同轴连接。本技术将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电熨斗的弧形手柄下方,且调温旋钮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从而增加了弧形手柄与旋钮之间的距离。在电熨斗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在握住弧形手柄时,手指会伸入弧形手柄与旋钮之间的空间,较大的空间可以让不同性别、年龄和国籍的使用者都能舒适便捷的操作电熨斗,即使使用者的手形较大在操作中也不会有任何不便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旋钮,2为旋钮架,3为齿轮,4为齿轮架,5为开关盘,6为温控器,7为弧形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一种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电熨斗主体上的旋钮1、旋钮架2、齿轮3、齿轮架4、开关盘5和温控器6。旋钮1和旋钮架2构成的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弧形手柄7的下方,调温旋钮与弧形手柄的斜度一致。与电熨斗主体水平面形成5-20°的夹角,本实施例为7°。旋钮1及旋钮架2 二者与齿轮3、齿轮架4、开关盘5和温控器6是不同轴设置,旋钮1与旋钮架2的中轴线偏离于其余四者的中轴线。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弧形手柄7为略带倾斜的设置在电熨斗上部,与水平面成7° 夹角设置的调温旋钮之间的距离,比水平设置的调温旋钮与弧形手柄7之间的距离更宽。 这意味着,当使用者在握住弧形手柄7时,其手指可以轻松的伸进旋钮1与弧形手柄7之间的空间,不受拘束的自由活动;且不会引起因为手指触碰旋钮1而造成的误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包括电熨斗主体及调温旋钮,其特征是调温旋钮倾斜设置在弧形手柄(7)的下方,调温旋钮与弧形手柄的斜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温旋钮与电熨斗主体水平面形成一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2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熨斗的调温旋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温旋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罗同聚廖仁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