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轧碎设备移去轧碎辊子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170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从轧碎设备移去轧碎辊的设备与方法,包括利用装设于一用以支撑可动的轧碎辊之可动框架上之支臂装置,将装设于固定的支撑框架上之固定的轧碎辊子移到可将固定的辊子从轧碎设备吊起的位置。将固定的与可动的框架相互靠近,使支臂装置位于固定的框架上之固定辊啮合的位置。再将装设于固定的框架上之轧碎辊从支撑物上松开,使固定的轧碎辊由支臂装置支撑。再将可动的框架移开固定的框架,而到可将固定的轧碎辊从支臂装置上吊起的位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利用带有可动轧碎辊子之可动框架移去固定安装在轧碎设备上之轧碎辊子之设备与方法。大型轧碎厂皆有一位于高处的供给构造,此供给构造将欲被轧碎的材料倒入位于其下方之轧碎辊子内。轧碎辊子最好支撑于一固定的框架上,以保证有抵抗因轧碎大块材料如石头或煤所产生之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维护之目的,轧碎辊子之可及性及可移动性以便检查或移动亦是必要的。由于需要将轧碎辊子移动,在商业上的装置中已使用过在可动与固定的座架上之轧碎辊子之各种折衷的配置。在一种普通型式的轧碎构造中,在轧碎设备一边的轧碎辊子被架设于固定的框架上,而另一边的轧碎辊子则被架设于可动框架上作为可动辊子。在正常的轧碎作业中,可动框架上之可动轧碎辊子被定位于紧邻于静止架设的辊子处。要从轧碎设备中将可动轧碎辊子移走时,可将可动框架由固定框架中移开且由高处之供给构造的下方移出。利用适合的吊车即可将可动框架移动,且易于接近可动框架上之可动轧碎辊子。固定的辊子亦可从其框架上被分解,而利用吊车从可动框架被移去后之空间处吊出。但是,这种轧碎设备有一严重的缺点,那就是要将可能重达两,三吨的固定的辊子,在高处之供给构造下方移到可被吊起与移走处是非常地困难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移动轧碎辊子之设备与方法。且可排除上述之困难点,能相当容易与迅速的将轧碎厂内的固定的轧碎辊子移动。本专利技术之辊子轧碎设备包含相互紧邻定位的第一与第二支撑装置,与于其上分别支撑著第一与第二轧碎辊子,且辊子的轴皆相互平行定位。第一辊子固定的设于第一支撑装置上,当然,亦可从第一支撑装置上移开。第二辊被支撑于在轧碎位置时,紧邻第一辊子处,且是可移动的。第二支撑装置可从第一支撑装置处移开,使第二轧碎辊子远离第一支撑装置。在第二支撑装置上装设一辊子移去装置,以支撑从第一支撑装置上卸下的第一辊子。当第二支撑装置由第一支撑装置处移开时,一辊子移去装置载运第一辊子使之离开第一支撑装置。在第一与第二轧碎辊子皆远离第一支撑装置处时,可则接近该等辊子以便修理,或将之吊离轧碎设备。辊子移去装置包含一对分开的支臂装置,且延着其长度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并支撑载运之。各装置皆包含一架设于第二支撑装置上的第一与第二支臂。此二支臂可从支撑装置上移走。延伸第一支臂使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第二支臂被配置成部分垂直的位置,并与第一支臂连接,以支撑载运第一轧碎辊子的负荷。配合附图将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专利技术目的,特征,其他优点可得更清晰了解。图一是表示在封闭,轧碎位置之轧碎设备及用以供给欲被轧碎材料至轧碎设备之输送带之侧视图。图二是表示在封闭,轧碎位置之图一的轧碎设备的部分剖去侧视图,可见到轧碎辊子。图三是表示部分沿着图二之线3-3剖视之端视图,且将某些元件移走,以表示辊子移走设备在将固定辊子移走之前,支撑着固定辊子的位置。图四是表示如图二所示之轧碎设备在封闭位置之侧视图,且将某些元件移走,以表示本专利技术之辊子移去设备。图五是表示如图四所示之轧碎设备在打开位置之侧视图,且辊子移去设备支持住固定轧碎辊子。图六是表示于图四所示之位置的辊子移去设备与轧碎辊子的主视图。图七是表示用以将辊子移去设备装在轧碎设备的固定销的透视图。参阅图一和二,如图所示之一辊子轧碎设备含有一位于高处的供给滑槽,一固定的支撑框架2,一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与一基部框架6,一盖帽3装设于固定的与可动的支撑框架2与4上方的供给滑槽1上。一个输送机5把要轧碎的材料喂入到供给滑槽1。固定的支撑框架2以螺栓或其他不可移动的方法固定于基部框架6上。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利用辊子7而在基部框架6上移动,以接近或远离固定的支撑框架2。在固定的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上与下的固定的轧碎辊子8与10。同样地,在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上与下的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与14。此四轧碎辊子的轴向长度皆以平行关系配置。以辊子驱动装置16驱动上与下的固定的轧碎辊子8与10,以及以架设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的轧辊驱动装置18驱动上与下的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与14。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有分别定位于靠近上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两端之支撑构件20与22,以支撑辊子12。下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4支撑于靠近它的两端的粱24与26上,粱24与26则设置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固定的支撑框架2上有分别定位于靠近上固定的轧碎辊子8两端之支撑构件28与30,以支撑辊子8。下固定的轧碎辊子10支撑于靠近它的两个粱32与34上,粱32与34则设置于基部框架6上。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尚包括分别位于可移动轧碎辊子两侧的侧盖36与38。固定的支撑框架2包括分别位于固定的轧碎辊子两侧的侧盖48与50。侧盖36,38,48与50围住驱动装置16与18的零件。如图一与二所示,当固定的支撑框架2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于封闭位置时会形成一漏斗60。漏斗60含有在固定的支撑框架2上之边墙62与64和端墙66,以及在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之边墙68与70和端墙72。当轧碎设备于封闭位置时,边墙62与64会与边墙68与70多多少少重叠在一起,以形成一相当密闭的围壁,以承装将被轧碎的材料。轧碎辊子8,10,12与14皆包括一圆筒的框罩74,许多由框罩延伸出来的轧碎齿75,和位于各辊子两端的轮毂76。下固家轧碎框架10,下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4,以及上固定的辊子18与上可移动轧碎辊子12的端部未被驱动,皆含有架设于轴承座84上之短轴80。上固定的轧碎辊子8与上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的被驱动端皆有架设于轴承座106上之驱动轴102。下固定的轧碎辊子10的轴承座84分别装设于基部框架6上的粱32与34上,下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4的轴承座84则分别装设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的梁24与26上。上固定的轧碎辊子8的轴承座106架设于框架2的支撑构件28上,以及上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的轴承座106架设于框架4的支撑构件22上。每个轮毂76皆含有许多补强之角牵板88与一面对短轴80或驱动轴102之凸缘90。因此辊子上的轮毂上凸缘76可藉著许多螺栓94与螺帽96与所面对的轴结合在一起。驱动固定的辊子8与10的驱动装置16包含一架设于基部框架6上之马达120,一位于辊子8之驱动轴102端部的飞轮122,以及许多的连结马达与飞轮的驱动皮带124。以提供上固定的轧碎辊子的旋转驱动运运。驱动装置16尚包含以螺栓94与螺帽96固定于驱动轴102上之一链轮126,一以螺栓94与螺帽96固定于下固定的辊子之短轴80上的链轮128,以及一连接两链轮126与128之驱动链条130。经由驱动链条130,马达120亦提供下固定轧碎辊子10的旋转驱动运动。同样地,驱动可移动的辊子之驱动装置18包含一架设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上的马达132,一位于上可移动轧碎辊子12之驱动轴102端部的飞轮134,以及连结着马达132与飞轮134之许多的驱动皮带136。经由驱动皮带136,马达132提供上可移动的轧碎辊子12之旋转驱动运动。驱动装置18尚包含以螺栓94与螺帽96固定于上可移动轧碎辊子12的驱动轴102上之一链轮138,与一以螺栓94与螺帽96固定于下可移动轧碎辊子14的短轴80上之链轮140,以及一连接两链轮138与140之驱动链条142。经由驱动链条142,马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一辊子轧碎设备中含有第一与第二的可旋转的轧碎辊子,且依其轴向长度平行配置,其特征在于本组合包含:用以支撑和保持第一轧碎辊子之第一装置,第一轧碎辊子可由第一装置上卸下;用以支撑第二轧碎辊子之第二装置,在轧碎位置时,第二装置靠近第一辊 子与第一装置,且可移动第二装置由轧碎位置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之辊子移去装置,用以支撑由第一装置上卸下之第一轧碎辊子,且当第二装置移开时,此辊子移去装置载运着第一轧碎辊子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之特征及精神所作之各种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例如,臂装置的垂直支臂亦可定位于水平支臂的下方,再向上延伸以提供对负荷的支撑。又,支臂装置亦可结合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上,而成为轧碎设备的永久部分。权利要求1.在一辊子轧碎设备中含有第一与第二的可旋转的轧碎辊子,且依其轴向长度平行配置,其特征在于本组合包含用以支撑和保持第一轧碎辊子之第一装置,第一轧碎辊子可由第一装置上卸下;用以支撑第二轧碎辊子之第二装置,在轧碎位置时,第二装置靠近第一辊子与第一装置,且可移动第二装置由轧碎位置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之辊子移去装置,用以支撑由第一装置上卸下之第一轧碎辊子,且当第二装置移开时,此辊子移去装置载运着第一轧碎辊子至离开第一装置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包含一对支臂装置,其中的一个支臂装置与第一辊子啮合,而另一支臂装置在沿第一辊子的轴向离开所述支臂的位置与第一辊子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包含一与第二装置连结且可延伸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的第一支臂,以及连接第一支臂与第二装置之第二支臂。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辊子移去装置可从第二装置上移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支臂装置包含一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且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之第一支臂,以及装设于第二装置上与第一支臂连接之第二支臂,第二支臂延伸于部分垂直方向以支撑第一支臂载运第一轧碎辊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臂皆从第一支臂向上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的连接处,系位于第一支臂和第一轧碎辊子啮合处与第一支臂和第二装置连接处之中间。8.根据权利要求3,5,6或7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臂之长度为可调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支臂皆以枢轴方式连结于第二装置上,当第二支臂长度调整缩短时,第一支臂会以与第二装置连接处为轴心向上移动,而使第一支臂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臂在其尾部有一端部和一凹部,用以与第一轧碎辊子啮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凹部包含,位于第一支臂上之一向上弯的尾部与距离向上弯的尾部某长度处之向上突出之吊耳。12.在一辊子轧碎设备中含有水平并列且沿其轴向长度平行的第一与第二可旋转的轧碎辊子,与一导引欲被轧碎材料至轧碎辊子间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本组包含-固定框架,第一辊子被支撑于固定框架上且可由固定框架上卸下;-可移动的框架,第二辊子被支撑于可移动的框架上,可移动的框架可于靠近固定框架的轧碎位置与离开固定框架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W布朗马克L科勒
申请(专利权)人:TJ冈拉克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