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工学院专利>正文

立式磨机系统的增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166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磨机风送系统的增产方法,适用于冶金、化工、轻工及水泥等大、中、小型企业物料的风送系统。此法是用风量、风压控制调节立式磨机系统及磨机内气流状态的压力梯度及压力分布。使系统绝大部分处于负压状态,并通过对引风机所负担管路系统压力梯度的调节,使零压区位于主风机出口段。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后能使系统获得风量均匀、压力稳定、无涡旋的最佳气流状态,并能减少能耗,使产量由10吨/小时提高至16吨/小时。(*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化工、轻工及水泥等大、中、小型企业物料的风送系统。国内外现有立式磨机风送系统,由于没有建立最佳的压力梯度和压力分布状态,致使系统的产量低、能耗大。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在优化设计立式磨机风送系统的基础上,选择与立式磨机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离心式主风机、旋风下料器、旋风收尘器、迥转反吹袋式收尘器和压力平衡引风机。特别是用风量、风压控制调节立式磨机系统及磨机「1」内气流状态的压力梯度及压力分布,使磨机内部和风送系统的绝大部分处于负压状态,磨机内负压差值为-320~550毫米水柱。并通过对引风机「9」所负担管路系统压力梯度的调节,建立系统的零压区,使零压区位于主风机出口段。控制进入系统的料气比为料/气=0.4~0.7,控制主风机「2」的全压为800~1000毫米水柱,风量为3万m3/时~7万m3/时。同时在磨机风环出口处安装多块宽度不等的长条形风环调节块,利用压力平衡法调节风环出口处过流风速,使之基本相等,达40~60米/秒,呈均匀分布。为使风送系统的绝大部分及磨机内部保持负压状态,在旋风下料器「5」、「6」、旋风收尘器「7」和袋式收尘器「8」的下部出料口安装星型锁风下料装置「11」。采用本专利技术后能得到立式磨机内气流旋向相同,风量均匀,压力稳定,无涡旋的最佳气流状态。当通入冷风或余热利用预热风及太阳能预热风,使被碾磨物料有规律的旋浮。各种粒径的物料有合理的运动轨迹,不致产生过磨、堵磨和磨机内料层厚度不合理现象,从而减少能耗和噪声,使产量由10吨/小时上升至16吨/小时。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直径2000毫米、总高4000毫米的中型立式磨机及其风送系统为例加以具体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整个风送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立式磨机内部最佳气流状态示意图。参照图1该系统由安装有导流装置的立式磨「1」(已申请技术专利,申请号为88221065.3)、M72-9-11型离心式主风机「2」、风量调节阀「3」、料仓「4」旋风下料器「5」、「6」、旋风收尘器「7」、FD型迥转反吹袋式收尘器「8」、4-72-11型离心式压力平衡引风机「9」、风量调节阀「10」、物料输送管道「12」、「13」及物料输送带「14」组成。被碾磨的物料由料仓「4」连续进入立式磨机「1」,同时由离心式主风机「2」鼓入冷风或热风,控制其料气比为料/气=0.4~0.7,风量为3万m3/小时~7万m3/小时,全压为800~1000毫米水柱。当料/气小于0.4时,系统的生产能力低,耗气量大,能耗大。当料/气大于0.7时,物料易阻塞管道和设备,系统阻力增大,能耗亦大。风压值主要取决于系统的阻力大小,当全压值小于800毫米水柱时,无法克服系统的阻力,磨机生产能力下降。当全压值大于1000毫米水柱时,造成能量的浪费。被碾磨后的物料,随气流由立式磨机上部进入旋风下料器「5」、「6」,合格粒度的物料由下料器底部放至输送带「14」送走。残留在气流中的物料返回至主风机「2」。由主风机「2」鼓入系统的气流分两股运行,主流进入立式磨机「2」。另一股支流进入旋风收尘器「7」将夹杂在气流中的物料捕集后再进入FD型迥转反吹袋式收尘器「8」进一步捕收粉尘后经压力平衡引风机「9」放空。参照图2「2」为立式磨机「1」内的最佳气流状态,「3」是测试磨内压力及风量的测压管预留孔,「4」是磨机内压力及风量测试管,「5」是磨机内不同截面的测试点,「6」上磨盘,「7」钢球,「8」是气流调节块,「9」压力及风量测试仪,「10」来自主风机的冷态或热态空气,「11」至风力输送系统之气流。为控制立式磨机系统的绝大部分及磨机内处于负压状态和获得最佳气流状态,在磨机内不同截面和系统的不同部唬柚梅缌考把沽Σ馐钥祝靡约嗖夥缌考把沽χ担刂颇セ诘母貉共钪翟 320~-550毫米水柱。当负压差绝对值小于320米水柱,产量低;当负压差绝对值大于550毫米水柱,将产生堵磨现象。为保证系统的零压区位于主风机「2」的出口段,则需控制引风机「9」的全压为-180~-210毫米水柱;风量为11000~13000m3/时。如若零压区不位于主风机出口段,则磨机喷灰严重,无法进行工作。下面列表说明主风机、立式磨机和引风机不同压力和风量对产量的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用风量、风压控制调节立式磨机系统及立式磨机「1」内部气流状态的压力梯度及压力分布,使磨机内部和整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处于负压状态。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制磨机「1」内的负压差值为-320~-550毫米水柱,并通过对引风机「9」所负担管路系统压力梯度的调节,建立系统的零压区,并使零压区位于主风机「2」出口段。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控制进入系统的料气比为料/气=0.4~0.7,控制主风机「2」的全压为800~1000毫米水柱,风量为3万m3/时~7万m3/时。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磨机风环出口处安装多块宽度不等的长条形风环调节块,利用压力平衡法调节风环出口处过流风速,使之基本相等,达40~60米/秒,呈均匀分布。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旋风下料器「5」、「6」、旋风收尘器「7」和迥转反吹袋式收尘器「8」的出料口安装星型锁风下料装置「1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磨机风送系统的增产方法,适用于冶金、化工、轻工及水泥等大、中、小型企业物料的风送系统。此法是用风量、风压控制调节立式磨机系统及磨机内气流状态的压力梯度及压力分布。使系统绝大部分处于负压状态,并通过对引风机所负担管路系统压力梯度的调节,使零压区位于主风机出口段。采用本专利技术后能使系统获得风量均匀、压力稳定、无涡旋的最佳气流状态,并能减少能耗,使产量由10吨/小时提高至16吨/小时。文档编号B02C15/00GK1036341SQ8810897公开日1989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绳武, 和诚志 申请人:昆明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磨机系统的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风量、风压控制调节立式磨机系统及立式磨机[1]内部气流状态的压力梯度及压力分布,使磨机内部和整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处于负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绳武和诚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