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一用以使需破碎物作离心外投的转子(10)、一围绕转子(10)外周设置用以碰撞需破碎物的砧块(18)而可上下移动的支承框架(60)、若干用于支承框架(60)的支承装置(71)、若干用于支承框架(60)的垂直移动装置(72)和若干装在支承装置(71)上用以调节砧块(18)高度位置的装置(73),因而可降低更换砧块的频繁程序等使维修十分简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以将岩石一类块料破碎成具有一定直径颗粒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天然岩石一类块料经破碎后可用作混凝土骨料、铺路石、路基材料等、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就是用于这种破碎加工的一种破碎机。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后,在一子的上部装有若干叶片,转子旋转,使投入破碎机内的原始石块经叶片加速后作离心外投而与在转子周围作环形设置的砧块碰撞,从而破碎原始石块,在这种破碎加工中,在叶片和砧块上受有很大的冲击力,以致很易受到磨损。为此,叶片和砧块都采用锰钢或其他耐磨材料。但尽管采用了这种材料,这些构件的磨损还是不能避免,必须经常更换。以往已提出过各种方法来降低更换这些构件的频繁程度。作为一种降低更换砧块频繁程度的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3-88054(1988)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这各破碎机中,在其壳体内壁上装有带若干台阶的阶梯式支承块,而在此支承块上装在支承砧块的环箍。采用以上所述破碎机,通过改变装在阶梯式支承块上环箍的位置就可改变砧块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原始石块和砧块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碰撞范围得以加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砧块的不均匀磨损。但是,采用这种普通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必须从外侧提升环箍以改变砧块的高度位置。此外,必须使环箍转动一很小的角度以便将位于环箍下侧的垂直支架置于阶梯式支承块所需台阶上。因此,上述破碎机的缺点是调节砧块高度位置的操作既麻烦又费时。作为降低更叶片频繁程度的一种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2-193657(1987)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此破碎机中,构成外投通道的一对叶片径向对称地装在一转子的上侧,转子正向转动向再反向转动以免叶片受到不均匀磨损。采用这种破碎机,通过转子的换向转动,在原始石块和叶片之间的碰撞范围得以加大,办公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均匀的磨损。因此,更换叶片的频繁程度也降低了。原始石块从上面投在转子上如上所述。因此,即使在这种冲击式破碎机中,磨损不可避免地只是集中在每个叶片的下部。此外,在这种破碎机中所采用的叶片很重。因此,维修较困难。另外,美国专利4,090,673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这种破碎机具有改进的转子叶片衬板。但是,在此现有技术的说明书中并未具体说明叶片和砧块在磨损方面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就是在上述普通技术背景的基础上作出的,以期达到以下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各砧块在沿其高度的整个表面上受于磨损,这就可降低更换砧块的频繁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各叶片在沿其高度的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这可降低更换叶片的频繁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使砧块的高度位置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易于调节,从而使维修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叶片可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进行装卸,从而使维修十分方便。为达到这些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这种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一转子(10)和一砧块支承框架(60);垂直转轴(11)装在壳体内作高速旋转;转子(10)装在垂直转轴(11)的上端,使投入壳体的需破碎轴向壳体外周作离心外投;砧块支承框架(60)在壳体内围着转子(10)的外周设置,并装有砧块(18)以与由转子(10)外投的需破碎物碰撞。砧块支承框架(60)可沿平行于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还具有支承装置(71)、垂直移动装置(72)和调节装置(73);支承装置(71)装在壳体内用以支承砧块支承框架(60)的下端;垂直移动装置(72)装在壳体内周以使砧块支承框架(60)沿平行于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作垂直移动;调节装置(73)装在支承装置(71)装在支承装置(71)上用以在通过垂直移动装置(72)向上移动砧块支承框架是(60)时调节砧块(18)的高度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和一转子(10);垂直转轴(11)装在壳体内作高速旋转;转子(10)装在垂直转轴(11)的上端,使投入壳体的需破碎物向装在壳体外周的一冲击表面(18)作离心外投。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清寒具有一驱动装置、一转子体(21)、一分配板(22)、若干支承件(23)、叶片(24)、夹持装置(48)或(98)、外投通道(44)和外投通垫衬(25);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垂直转轴(11),使其作正反向旋转;转子体(21)固定在垂直转轴(11)上;分配板(22)在体上呈盘形,装在转子体(21)的上侧中部;支承件(23)在转子体(21)上侧沿分配板(23)上,至少盖住各支承件(23)的两个侧面,支承件(23)在转子体(21)上大体上作径向延伸;夹角持装置(48)或(98)用以在支承件(23)上对叶片(24)作可卸夹持;外投通道(44)形成于每对相邻叶片(24)之间;外投通道垫衬(25)装在外投通道主(44)上。一般情况下,在开始使用破碎机时,通过高度位置调节装置将各砧块调在高位上。砧块处于高位时,其下部受到磨损。在砧块下部已经磨损后,在支承框架由垂直移动装置保持在高位的情况下,通过高度位置调节装置将高度调低,并通过垂直移动装置使砧块降至调定高度。因此,各砧块的冲击区转移到其上部。这样,随着破碎机使用时间的推移,各砧块逐渐下降,从而使其沿高度方向的整个表面受到磨损。在使转子正转时,叶片的一个叶板的下半部受到磨损。在此叶片的下半部磨损后,使转子反转。因此,另一叶板的下半部受到磨损。在两个叶板的下半部通过转了正反向旋转而磨损后,将叶片从支承件上卸下,并倒过来再装到支承件上。然后使转子正转后再反转,使两个叶板的上半部(剩下的半部)受到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平面图,示出其壳体的内部。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图5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砧块的-水平剖面图。图6为一水平剖面图,示出砧块的安装方式。图7为一垂直剖面图,示出砧块的安装方式。图8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一转子的平面图,对叶片和支承件作了剖示。图9为沿图8中C-C线的剖面图。图10为沿图9中D-D线的剖面图。图11为转子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2为一剖面图,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壳体的另一实施例。图13为转子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平面图,对一叶片和一支承件作了剖示。图14为一平面图,示出转子的再一个实施例,对叶片和支承件作了剖示。图15为沿图14中D-D线的剖面图。图16为沿图14中E-E箭头方向的视图。图17用以说明一叶板磨损的过程。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4示出本专利技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总的结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下壳体1a和一上壳体1b,上壳体1b通过绕销钉9a转动的紧固件9在下壳体1a顶部作可卸紧固。上壳体1b是可以移动的,通过液压缸4作动一杆件5可使其升降,并可使其在转轴3上转动,从而可相对于下壳体1a开闭。上壳体1b具有一原始石块的供料口2,导槽7、8分两层装在供料口2的下方。下导槽8装在若干竖肋8a的下端竖肋整个地成环形布置。此外,一转子10装在导槽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此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此轴在所述壳体内作高速旋转;一转子(10),此转子装在所述垂直转轴(11)上端,以便将投入所述壳体内的需破碎物离心地投向壳体的外周;一砧块支承框架(60),此框架围着所述转子(10)的外周装在所述壳体内,在其上装有用以碰撞由所述转子(10)外投的需破碎物的砧块(18),其中,改进部分包括: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可沿平行于所述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支承装置(71)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支承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的下端;垂直移动装置(12)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垂直地移动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调节装置(73)装在所述支承装置(71)上用以在通过所述垂直移动装置(72)向上移动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时调节所述砧块(18)的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绵岛辉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中山铁工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