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控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0436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控湿系统,包括:回风模块、喷雾模块、除湿模块和送风模块,所述回风模块的出风口与喷雾模块的进风口连接,喷雾模块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除湿模块的进风口连接,除湿模块的出风口与送风模块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蓄水箱和系统电气控制器,所述回风模块、喷雾模块、除湿模块和送风模块分别与系统电气控制器连接,所述系统电气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的启用和停用。所述回风模块内安装有风机,所述喷雾模块内安装有高压水泵和喷头,所述除湿模块内安装有热交换器和液氮容器,液氮容器中盛有液氮,液氮气化后进入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不但能对温湿度进行控制,而且运行成本低,对环境友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温控湿
,尤其涉及一种降温控湿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厂房、设备机房、信息机房、数据中心等室内环境的降湿需求,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强制通风、空调等解决方案。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降温效果较差、受环境影响大, 因此不能对温度进行较好的控制,同时,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也不能控制湿度。空调的降温效果较好,而且能对湿度进行控制,但其运行成本较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气体和温室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控湿系统,用以解决空调运行成本高、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破坏臭氧层气体和温室气体的问题。一种降温控湿系统,包括回风模块、喷雾模块、除湿模块和送风模块,所述回风模块出风口与喷雾模块的进风口连接,喷雾模块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除湿模块的进风口连接,除湿模块的出风口与送风模块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蓄水箱和系统电气控制器,所述回风模块、喷雾模块、除湿模块和送风模块分别与系统电气控制器连接,所述系统电气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的启用和停用,所述蓄水箱用于向喷雾模块供水。所述回风模块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送风模块内安装有风机,所述喷雾模块内安装有高压水泵和喷头,所述除湿模块内安装有热交换器和液氮容器,液氮容器中盛有液氮,液氮气化后进入热交换ο所述系统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喷雾模块与除湿模块之间的通风管道中,所述过滤模块内安装有过滤部件。所述回风模块的出风口与喷雾模块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系统还包括新风模块,所述回风模块与喷雾模块之间的通风管道上开有与新风模块出风口相配合的管道开口,所述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道的管道开口连接,所述新风模块与系统电气控制器连接,系统电气控制器控制新风模块的启用和停用。所述回风模块、喷雾模块、过滤模块、除湿模块和送风模块下部分别设置排水接口,所述排水接口上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蓄水箱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回风模块的回风口处,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探测回风口处的温度和湿度,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系统电气控制ο所述送风口模块的送风口处安装有风速传感器,用于探测送风口处的风速,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系统电气控制器。所述蓄水箱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和过滤器,所述进水电磁阀用于蓄水箱水量不够时自动补水,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杂质。3所述系统的各个模块内贴保温棉,各个模块之间密封。本技术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除了具备空调降温控湿的功能外,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耗电量大大降低,因此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传统的空调产品大幅节约,而且该系统不使用制冷剂,没有化学反应,所使用的低温媒介氮气也是无害的,因此对环境友好, 即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气体和温室气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回风模块11、喷雾模块12、除湿模块13和送风模块14。回风模块11的出风口与喷雾模块12的进风口连接,喷雾模块12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除湿模块13的进风口连接,除湿模块13 的出风口与送风模块14的进风口连接。回风模块11和送风模块14根据应用场所的换气量要求安装适当风量的风机,回风模块11内安装回风风机,送风模块14内安装送风风机;喷雾模块12内根据风量大小安装适当流量的高压水泵和若干喷头;除湿模块13内安装高效热交换器和液氮容器,液氮容器中盛有液氮,液氮气化后进入热交换器。本实施例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还包括蓄水箱和系统电气控制器。回风模块11、喷雾模块12、除湿模块13和送风模块14分别与系统电气控制器连接,系统电气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的启用和停用;蓄水箱中用于向喷雾模块12供水。本实施例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的各个模块内贴保温棉,各模块之间加密封条,各个模块用法兰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各个模块之间进行密封所采用的密封方式, 只要满足各个模块之间密封良好即可,本实施例也不限定各个模块的连接方式,只要将各个模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回风模块11、喷雾模块12、除湿模块13和送风模块14 的下部都设置有排水接口,用于收集系统运行过程中未完全蒸发的喷雾积水和除湿模块13 产生的冷凝水,排水接口接排水管,喷雾积水和冷凝水通过排水管进入蓄水箱,以便供系统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用水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系统最主要的耗电设备是喷雾模块12内的高压水泵,因此系统电气控制器优选为集成于喷雾模块12中;由于要将除湿模块13产生的冷凝水回收利用,因此,蓄水箱优选为集成于除湿模块13中。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系统电气控制器的设置位置,只要系统电气控制器可控制与之连接的模块的启用和停用即可,本实施例也不限定蓄水箱的设置位置,只要蓄水箱可向喷雾模块供水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回风模块11、除湿模块13和送风模块14分别设置有电源接口,各模块通过相应的电源接口利用电缆与系统电气控制器连接。回风模块11和送风模块14设置有法兰接口,该接口用于连接风管。在本实施例中,喷雾模块12通过高压水泵和喷头可产生1-20 μ m的细雾粒,雾颗粒粒径小,汽化快,吸热降温效果好。除湿模块15中使用的低温介质为液氮,液氮通过除湿模块15内置的气化减压装置释放0-4°C的低温低压氮气,氮气流入热交换器的管道中,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冷凝除湿。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除湿模块15中所使用的低温介质,只要该低温介质可对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蓄水箱中设置有水电磁阀和过滤器,水电磁阀用于水箱水量不足时自动补水,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杂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为手动运行模式,即用户通过手动的方式启动各功能模块运行,用以实现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运行成本大幅节约,以500m2的机房为例,如使用空调,则空调制冷量60kW,按能效比3. 5计算,电功率为17kW,24小时耗电为17 XM度,工业用电费按1. 2元计,运行成本为489元,考虑到空调压缩机不是24h开启,达到设定温度后压缩机会停止,按60%计运行成本为293元。本产品的电功率不超过3kW,耗水量为0.四吨/天, 液氮消耗量为5. 61/天,所有消耗加起来运行成本为102元,远远低于空调的运行成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与传统的空调不同,该系统不但可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而且系统运行成本大幅度节约,同时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气体和温室气体。实施例二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降温控湿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回风模块21、喷雾模块22、过滤模块23、除湿模块M和送风模块25。回风模块21的出风口与喷雾模块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生赵维森李骋虞贵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腾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腾邦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