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稳定且优异的减振性的缓冲装置和使用该缓冲装置来进行安装的金属制罩。缓冲装置(31)配置在作为振动源的排气集管(1)所设置的螺栓用毂(34)与作为连结对象的绝热件(3)之间,用于将排气集管(1)所设置的螺栓用毂(34)与绝热件(3)连结,并用于对自排气集管(1)所设置的螺栓用毂(34)向绝热件(3)传递的振动进行缓冲,该缓冲装置(31)包括用于缓冲振动的螺旋弹簧(32)、用于将螺旋弹簧(32)和绝热件(3)结合的垫圈(33)、以及介于安装螺栓(6)与螺旋弹簧(32)之间的箍部件(39),该安装螺栓(6)与排气集管(1)所设置的螺栓用毂(34)相连接,螺旋弹簧(32)由螺旋状的线材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例如将罩类、外壳等安装固定于产生振动的部件的缓冲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于将这样的罩类安装于内燃机的排气歧管(exhaust manifold)(以下称为“排气集管”)等的缓冲装置和使用该缓冲装置进行安装的金属制罩。
技术介绍
例如,如图9所示,根据发动机的驱动,压力、温度波动的燃烧废气在安装于发动机2的侧面的排气集管1的内部通过,因此排气集管1本身进行振动,产生振动音。并且, 由于排气集管1被在其内部通过的高温的燃烧废气加热,排气集管1本身发热。这样,为了抑制自排气集管1发出的振动音、热量向发动机2的周边传播,以覆盖排气集管1的方式安装有绝热件3。但是,将绝热件3直接安装于振动的排气集管1、发动机2时,绝热件3有可能进行共振,绝热件3本身成为振动源,噪音变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如上所述,提出了用于将绝热件3安装于发动机2的排气集管1的浮动安装构造的缓冲装置5 (参照图17)。另外,图17为在下述专利文献中提出的缓冲装置5的剖视图。现有技术的缓冲装置5包括将金属纤维编织成网格状并将其形成为平板的垫块状而构成的圆环状的缓冲部件8 ;由铝合金形成的、截面呈大致为S字状的作为结合部件的垫圈(gr0mmet)9 ;配置在缓冲部件8和安装螺栓6之间的箍(collar)部件10。并且,在箍部件10和缓冲部件8之间形成有安装螺栓6的轴线方向和半径方向的间隙17。利用该间隙17来抑制自箍部件10向缓冲部件8传递自排气集管1导入的振动、 即具有优异的减振性。详细地说,由于自箍部件10传递到缓冲部件8的振动,缓冲部件8自身进行挠曲运动。利用这样的挠曲运动,缓冲装置5能够将自箍部件10传递的振动的振动能量变换成缓冲部件8的挠曲的运动能量,对传递到绝热件3的振动进行抑制。但是,通过在箍部件10与缓冲部件8之间设有间隙17,缓冲部件8在箍部件10内振动,因此缓冲部件8与箍部件10碰撞。由于缓冲部件8与箍部件10之间的碰撞,有可能产生喀哒喀哒地响的噪音。该噪音例如在150Hz以下的可听频带中音压相当程度地大,用于抑制自箍部件10向缓冲部件8传递振动的间隙17成为箍部件10与缓冲部件8之间的间隙,有可能成为产生新的噪音的主要原因。认为这样产生噪音会产生新的振动,损害减振性。而且,将金属纤维编织成网格状、形成为垫块状的缓冲部件8的金属纤维的规定纤维长度的切断尺寸易于产生偏差,对缓冲部件8的弹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可能由于缓冲部件8而使缓冲装置5的减振性产生偏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3604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稳定且优异的减振性的缓冲装置和使用该缓冲装置来进行安装的金属制罩。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配置在作为振动源的振动侧对象部件和作为连结对象的连结对象部件之间,用于连结所述振动侧对象部件与所述连结对象部件,并用于对自所述振动侧对象部件向所述连结对象部件传递的振动进行缓冲,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包括用于缓冲所述振动的缓冲部件、用于结合该缓冲部件和所述连结对象部件的结合部件、以及介于所述缓冲部件与连接于所述振动侧对象部件的连接部件之间的箍部件; 所述结合部件包括围绕所述缓冲部件并且将该连结对象部件保持在径外侧的第一保持部、 将该缓冲部件保持在径内侧的第二保持部、以及连结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连结部;所述缓冲部件由螺旋状的线材构成,在所述螺旋状的径向中心部具有用于允许所述箍部件的安装固定的箍部件安装固定部,并且,在所述螺旋状的径向外侧部具有被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的被保持部;所述箍部件在径内侧具有用于允许所述连接部件的贯穿的连接部件贯穿部,并且,在径外侧具有用于保持所述箍部件安装固定部的缓冲部件保持部。上述振动侧对象部件能够为例如汽车等的发动机主体、安装固定于发动机的部分中的排气管(特别是排气集管)、催化剂部分、或者构成车体的框架等。连结对象部件能够为与上述发动机主体、排气管或者催化剂部分等连结且覆盖的绝热件、或者为覆盖车体底部的下罩板等。结合部件能够为被称为所谓的垫圈的部件。连接部件能够为例如将振动侧对象部件与连结对象部件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 或者铆接的铆接件等部件。上述螺旋状从俯视看,能够形成为随着旋回而远离中心的二维曲线的所谓的螺线,或者随着远离中心而平面尺寸变大、由连续的大致多边形构成的涡旋。上述线材是根据应该抑制振动的频带、振幅、使用下的温度等各种使用条件来适当选定的线材,为能够形成为圆形、椭圆形、大致矩形或者其他任意的闭曲面形状的截面形状的线材。上述径内侧为上述螺旋状的相对于俯视外侧的中心侧,上述径外侧是上述螺旋状的相对于中心的俯视外侧。由于本专利技术能够起到稳定且优异的减振性。详细地说,所述缓冲部件由螺旋状的线材构成,在所述螺旋状的径向中心部具有用于允许所述箍部件的安装固定的箍部件安装固定部,并且,在所述箍部件的径外侧具有用于保持所述箍部件安装固定部的缓冲部件保持部,因此,由于自箍部件传递到缓冲部件的振动,由螺旋状的线材构成的缓冲部件自身进行挠曲运动。利用这样的挠曲运动,缓冲装置能够将自箍部件传递的振动的振动能量变换成缓冲部件的挠曲的运动能量,能够对传递到所述连结对象部件的振动进行抑制。而且,在所述螺旋状的径向中心部具有用于允许所述箍部件的安装固定的箍部件安装固定部,在所述箍部件的径外侧具有用于保持所述箍部件安装固定部的缓冲部件保持部,因此缓冲部件与箍部件不碰撞而能够抑制振动的传递。因而,不会产生由缓冲部件与箍部件碰撞所引起的喀哒喀哒地响的噪音,抑制自箍部件向缓冲部件的振动传递,即能够起到优异的减振性。而且,缓冲部件由螺旋状的线材构成,因此与将金属纤维编织成网格状、形成为垫块状的缓冲部件相比,产品的偏差较少。因而,能够构成具有稳定的弹性的缓冲部件。由此, 能够构成具有稳定的减振性的缓冲装置。详细地说,缓冲部件由成形为螺旋状的线材构成,因此,不需要处理微细的无机纤维,消除在将无机纤维切断成规定纤维长的工序中的纤维长度的管理、和加工成最终产品的加工工序等中尺寸精度的高精度的管理的困难。由此,能够提高尺寸精度,能够提高缓冲装置的减振性的精度和稳定性。因而,通过将缓冲装置设为上述的结构,不传递振动就能够将作为振动源的振动侧对象部件与作为连结对象部件连结起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将所述缓冲部件形成为沿着螺旋方向在高度方向上逐渐变化的螺旋状,并且,能够以所述被保持部比所述箍部件安装固定部距离所述振动侧对象部件更远地配置所述缓冲部件。沿着上述螺旋方向在高度方向上逐渐变化的螺旋状能够形成为随着旋回而在具有与旋回面垂直的成分的方向运动的三维曲线、所谓的螺旋线。采用该构成,能够提高缓冲装置的减振性。详细地说,通过将缓冲部件形成为螺旋状,除了能够调整平面方向的弹性之外,还能够调整高度方向的弹性。也就是说,能够三维调整对缓冲部件的减振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的缓冲部件的弹性。而且,以所述被保持部比所述箍部件安装固定部距离所述振动侧对象部件更远地配置缓冲部件,由此,径外侧的所述被保持部比螺旋状的缓冲部件的径内侧的箍部件安装固定部远离振动侧对象部件。也就是说,用第二保持部保持被保持部的连结部件的用第一保持部保持的连结对象部件比被卷绕在箍部件安装固定部的箍部件远离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本一世,
申请(专利权)人:三和密封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