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波专利>正文

电动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75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病人使用的电动翻身床。该翻身床主要由床架、翻转床及其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它通过设置下窄上宽的槽型翻转床面把翻转体重心控制在很小的区域内,并设置了驱动臂支架设施,确保绳锁、滑轮等最简单的动力传动机构工作依然可靠。同时实现了提高翻身床性能,简化翻身床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病人护理使用的翻身床。 技术背景现有的翻身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构造简单,但是不能完成病人从左到右的 180°角度的翻转,也就是说翻身功能不到位,性能不理想;另一类是虽然能够完成病人从左到右的翻转,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售价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又能完成病人左右180° 翻身、功能到位的翻身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由床架、翻转床、电动机及其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翻转床面为下窄上宽的槽型面,翻转床与床架之间通过铰轴实施连接; 铰轴或铰轴座设置在翻转床槽型床面的底面的左右距中、上下在底面的上方距离底面20 厘米的点位附近,即距该点10厘米范围内;翻转过程本技术翻转体(翻转床与人体之和)的重心设置在该区域。本技术通过翻转床的整体转动实现翻身床的工作运动,极大地简化了翻身床的工作运动及其驱动装置。但是对翻身床的运动平稳性及其可靠性的要求大为提高,为此本技术在翻身床上设置了驱动力臂支架装置。通常翻身床的驱动力的作用点设置在槽型床面的底面上,可是槽型床面的底面距翻转铰轴的垂直距离(力距)不足30厘米。所以,在翻转床槽型床面的底面下方,设置驱动臂支架,使翻转床驱动力臂的长度相应增加(增至40到80厘米),就相应地降低了翻转床对驱动力的要求,不但提高了驱动力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对驱动零部件的强度要求,另外还能降低电动机减速器传动比数,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是本技术目的实现的重要措施。驱动臂支架可由一件物体购成,也可由若干个杆状物体组成,各杆之间(三个杆以上的)刚性连接(最好焊接),驱动臂支架与翻转床之间刚性连接(最好采用螺栓连接, 便于拆卸)。驱动臂支架的底架杆,也就是直接与驱动绳锁相接触的架杆,最好设置成圆弧型,且圆心与翻转床较铀同心,它的半径长度就是翻转床驱动力臂的长度,这样无论翻转床转到什么角位,它的长度都会恒定不变,这是保证绳锁等最简单的机构实施驱动依然平稳的重要措施。本技术目的实现,不但使翻身床的结构大为简化,而且提高了翻转床动力驱动的可靠性,降低了对驱动力的要求,使绳锁、滑轮等简单驱动设施得以应用,进而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使工薪家庭购买也不困难。以下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作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技术说明书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由翻转床(2)、床架(3)、驱动臂支架⑷、钢丝绳 (6)、滑轮(7)、滑轮架(8)、电动机、减速器及其驱动辊(9)等组成。翻转床( 的床面为下窄上宽的槽型床面,翻转床O)与床架C3)之间通过绞轴(1)连接。驱动臂支架由两个立架和一个圆弧型底架( 构成,三者之间刚性连接(焊接),驱动臂支架(4)与翻转床 (2)之间刚性连接(螺栓连接)。驱动臂支架的圆弧形底架(5)的圆心与翻转床绞轴 (1)同心。钢丝绳(6)与驱动臂支架的圆弧形底架的两端(5)连接。弹性滑轮架(8) 设置弹力,以确保钢丝绳紧度及拉力。另外,当钢丝绳拉力超过设置的工作拉力极限时,滑轮(7)会产生超限位移,这时电路系统的安全闸,就会因滑轮的超限位移而分离(断电)。 电动机及其驱动辊(9)通过钢丝绳(6)、滑轮(7)与翻转床驱动臂支架(4)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由翻转床、床架、电动机及其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的护理病人使用的电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该翻转床面为下窄上宽的槽型面,在槽型面的底面的下方设置了驱动臂支架,驱动臂支架可由单件物体购成,也可由若干个杆状物体刚性连接组成,驱动臂支架与翻转床之间刚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该翻身床的驱动臂支架的底架板 (5)是圆弧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该翻身床的动力传动机构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及其驱动辊、滑轮、绳锁及电控装置等组成,驱动辊、滑轮及其绳锁设置在翻转床下方,驱动辊与翻转床驱动臂支架之间通过绳锁及其滑轮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在该翻身床的驱动系统内设置了弹性滑轮支架(8)。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病人使用的电动翻身床。该翻身床主要由床架、翻转床及其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它通过设置下窄上宽的槽型翻转床面把翻转体重心控制在很小的区域内,并设置了驱动臂支架设施,确保绳锁、滑轮等最简单的动力传动机构工作依然可靠。同时实现了提高翻身床性能,简化翻身床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的效果。文档编号A61G7/057GK202236019SQ20112028333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文波 申请人:文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文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