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苏里专利>正文

双重密封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784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2:30
一种双重密封坐便器,它的特征是与便池底部洞口相连接的只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一小节壶嘴状管道,其出口下沿略高于便池底部洞口上沿的高度,往水池里注水后能形成一个使便池底部洞口没入水中的水平面,其时,空气只能跟着水由水池方向往壶嘴状管道方向流动,反之则不可能,于是就达到了水封防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小漏斗、密封阀、大漏斗依次位于壶嘴状管道出口下方,当水池里的混合流体在水的冲压力作用下经壶嘴口泄出,直接冲开由小漏斗和活页阀组成的阀门进入大漏斗,并经大漏斗底口泄入地坑;当壶嘴口一旦停止外泄,冲压力消失,活页阀门则即刻自动复位闭合,再次达到密封防臭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重密封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重密封坐便器,尤其是既环保又省水的坐便器。技术背景现通用的坐便器大多采用s形弯管水封防臭,冲洗时用水量大,且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另还有一种翻斗直冲式坐便器,其用水量是减少了一些,但因翻斗经常复位不及时或被卡住,防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重密封坐便器,它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约水源。现阶段的坐便器每次用水量一般多在6升以上,而本技术每次用水量仅在1至3升之间。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为一种双重密封坐便器,它由底座、水箱、便池、小漏斗、密封阀、大漏斗组成。其特征在于便池之泄水管道下部边缘与底座上部边缘密封连接,便池底部洞口连有一个壶嘴状管道。普通坐便器便池底部洞口连有一个s形管道,其管道自洞口先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当管道下沿高于便池底部洞口上沿时,再转弯向前下方延伸至地坑入口处。管道细长弯曲,阻力很大。本技术与便池底部洞口相连接的只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一小节粗而短的壶嘴状管道,阻力很小,其出口下沿略高于便池底部洞口上沿的高度,当往水池里注水后,便能形成一个与壶嘴状管道出口下沿等高的水平面。其时由于便池底部洞口已没入水中,空气只能跟着水由水池往壶嘴状管道方向流动,反之则不可能,于是就达到了水封防臭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小漏斗、密封阀、大漏斗依次位于壶嘴状管道出口下方,当水池里的混合流体在水的冲压力作用下经壶嘴口泄出,便直接冲开由小漏斗和活页阀组成的阀门进入大漏斗,继而泄入地坑;当壶嘴口一旦停止外泄,冲压力消失,活页阀门便即刻在复位砣的作用下自动闭合,再次达到密封防臭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约水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冲洗状态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静止状态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箱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座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带有壶嘴状管道的便池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小漏斗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大漏斗盖板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活页阀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大漏斗纵剖面构造示意图。图中1、底座2、便池大泄水孔(小泄水孔均勻分布在便池泄水管道13内,未标明)3、便池4、便池底部洞口 5、壶嘴状管道口 6、活页阀7、水箱活塞阀8、水箱溢水口及便池入水口 9、小漏斗10、大漏斗11、大漏斗盖板12、水箱13、便池泄水管道14、大漏斗盖板上的预留榫孔15、活页阀转轴旋转定位孔16、活页板17、活页阀转轴18、复位砣19、底座底部预留榫孔20、静止状态时所形成的水封面。具体实施方式(一)准备好所有构件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构件共有六个部分1、底座。如图2、图4所示,底座1为五面有壁,敞口朝上的空腔体,它的上部边缘与便池3之通水管道13的下部边缘密封连接;底座底面预留一个预留榫孔19,以便于大漏斗10之下口插入连接。2、便池。如图2、图5所示,便池3包括大泄水孔2、便池底部洞口 4、壶嘴状管道口 5、水池上平面后部的预留孔8。便池3近似于普通坐便器便池,所异之处为便池底部洞口没有细长的s形管道与之连接,而只有一个粗短的壶嘴状管道与之连接,当坐便器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在水池底部形成一个水封面20。3、活页阀。如图2和图8所示,活页阀6由活页板16、转轴17、复位砣18组成。其活页板16长宽尺寸均略大于小漏斗9之下口长宽尺寸;复位砣18的重量稍大于活页板16 的重量。复位砣位于以转轴为中心的活页板之相反方向。活页阀6安装在大漏斗10之腔内,其转轴17连接在活页阀转轴旋转定位孔15之孔眼里。4、小漏斗。如2和图6所示,小漏斗9之上口的作用是全数接纳壶嘴状管道出口 5所泄出的混合流体,其下口的作用是与大漏斗盖板上的预留榫孔14连接并与活页阀6共同形成一个阀门关隘。5、大漏斗。如图2和图7-9所示,大漏斗顶部有大漏斗盖板11覆盖,其盖板的作用有二 一是挂连一对活页阀转轴旋转定位孔15,以便安装活页阀6 ;二是小漏斗9之下口可与盖板上的榫孔14插接,以便大漏斗全数接纳小漏斗9所泄出的混合流体,并通过已插入底座底部预留榫孔19的大漏斗下口泄入地坑。6、水箱。如图3所示,本技术水箱12中包括活塞阀7在内的所有配件均与普通坐便器水箱及配件相同,可通用。(二)、组装调试1、如图2、图4和图9所示,将底座1敞口朝上、有小斜坡的一端朝前平放好,接着将大漏斗10之大口朝上,有斜坡的一端朝后,把小口插入底座底面预留榫孔19后粘合固定好;将装好活页阀6的大漏斗盖板11固定在大漏斗10上,注意让复位砣朝后并下垂。2、如图2和图6所示,将小漏斗9大口朝上、有斜坡的一端朝后,小口插入盖板11 上的预留榫孔14后粘合固定好。3、如图2和图5所示,将便池2敞口朝上、壶嘴状管道口朝后安放在底座上,待便池之通水管道13下部边缘与底座1上部边缘完全调节吻合后再粘合固定好。4、如图2和图3所示,将水箱12敞口朝上,将水箱底部溢水孔对准水池2后部的预留孔8,固定后再装配好水箱配件,最后将水箱上的软管连接到自来水龙头上,放水调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重密封坐便器,它由底座、水箱、便池、小漏斗、密封阀、大漏斗组成,它的特征是与便池底部洞口相连接的只有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一小节壶嘴状管道,其出口下沿略高于便池底部洞口上沿的高度,往水池里注水后能形成一个使便池底部洞口没入水中的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苏里周路珍笪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苏里周路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