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座闩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396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1-06-01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座闩锁组件,包括:基体,其具有容纳车体的撞针的收纳穴;抓持件,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以便在抓持件支撑容纳在收纳穴中的撞针的锁定位置与抓持件让撞针退出收纳穴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阻尼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且具有与抓持件相同的旋转轴线,以便弹性地按压抓持件以使其旋转至解锁位置,并且阻尼板具有阻尼表面,以便弹性按压并且支撑容纳在收纳穴中的撞针;爪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并且具有按压表面,以便按压已旋转至锁定位置的抓持件;以及爪,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且具有与爪板相同的旋转轴线,并且爪具有支承表面,以便当处于锁定位置的抓持件在外部碰撞下穿过爪板的按压表面而开始旋转时支撑抓持件以防止抓持件进一步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座闩锁组件,更具体而言,涉及安装在车座上以便将车座装配在车体上或从车体上拆卸车座的闩锁组件。
技术介绍
车座闩锁组件是用于在车体上装配和从车体上拆卸车座的装置。在对该车座闩锁组件的各种需求中,要求车座闩锁组件即使在受到经过车体施加的碰撞时仍一定保持在连接状态,即,安全状态。还要求,当在连接闩锁组件中存在多个变量时,例如当存在与闩锁组件的连接有关的制造公差时,闩锁组件应该通过充分容纳制造公差来容易地进行操作。尤其,除上述要求以外,车座闩锁组件需要仅用很小的操作力就可容易地操作,并且需要防止闩锁组件在其连接状态下由于间隙而产生碰撞噪声。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已经研发了很多技术,并且在目前使用的闩锁组件中使用了以下技术该技术具有基体、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的抓持件和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以便与抓持件接合的爪件。然而,仍需要改进车座闩锁组件以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满足上述要求的车座闩锁组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以下车座闩锁组件即使在连接条件存在一定误差时仍能容易地操作并且具有安全性;可以仅用较小的操作力来流畅地操作,因而便于操作;以及能够防止因连接状态下的间隙所产生的碰撞噪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或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以下车座闩锁组件来实现,所述车座闩锁组件包括基体,其具有容纳车体的撞针的收纳穴;抓持件,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 以便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抓持件支撑容纳在所述收纳穴中的撞针,在所述解锁位置处所述抓持件让所述撞针退出所述收纳穴;阻尼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且具有与所述抓持件相同的旋转轴线,以便弹性按压所述抓持件以使其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阻尼板具有阻尼表面,以便弹性按压并且支撑容纳在所述收纳穴中的所述撞针;爪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并且具有按压表面,以便按压已旋转至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抓持件;以及爪,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且具有与所述爪板相同的旋转轴线,并且所述爪具有支承表面,以便当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抓持件在外部碰撞下穿过所述爪板的所述按压表面而开始旋转时支撑所述抓持件以防止所述抓持件进一步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和抓持件通过销和槽能够相对地旋转预定角度,销设置在阻尼板和抓持件中的一个上,槽设置在阻尼板和抓持件中的另一个上以便与销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销设置在抓持件上,并且槽设置在阻尼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抓持件具有抓持穴,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抓持穴容纳并且支撑容纳在基体的收纳穴中的撞针,并且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阻尼板的阻尼表面在向抓持穴内突出的状态下弹性地按压并且支撑容纳在接纳穴中的撞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中包括阻尼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部的厚度比阻尼板的其它任何部分的厚度大,以便增加用于按压并支撑撞针的阻尼表面的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中包括阻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塑料树脂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具有阻尼穴,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阻尼穴容纳并且支撑容纳在收纳穴中的撞针,并且阻尼穴包括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的阻尼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具有包含阻尼表面的至少一侧部,所述至少一侧部的厚度比阻尼板的其它任何部分的厚度大,以便增加用于按压和支撑撞针的阻尼表面的面积以及用于容纳和支撑撞针的阻尼穴的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阻尼板中包括阻尼穴的至少一部分由塑料树脂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抓持件具有锁定表面,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由爪板的按压表面支撑的锁定表面,并且爪板的按压表面是中心远离爪板的旋转中心的弧的一部分,以便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按压表面与锁定表面接触时形成预定的压力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爪板具有第二支承表面,以便当抓持件在外部碰撞下穿过爪板的按压表面而开始旋转时与爪的支承表面一起支撑抓持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在抓持件的锁定位置处由收纳穴、抓持件和阻尼板同时支撑容纳在基体的收纳穴中的撞针。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座闩锁组件,当抓持件锁定撞针时,在受到碰撞的情况下,不仅爪板支撑抓持件,而且爪也支撑抓持件,从而有效地防止锁定状态被释放并且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此外,当抓持件锁定撞针时,爪板按压抓持件,从而即使撞针的锁定位置稍微改变,撞针仍能保持在与抓持件接触并被抓持件支撑的状态。因此,即使撞针的连接条件有一定程度的误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座闩锁组件仍能容易地操作。此外,当抓持件锁定撞针时,阻尼板弹性地按压并且支撑撞针,可以防止因撞针在锁定状态下具有的间隙而引发碰撞噪声。此外,由于抓持件自身未设置促使其旋转的弹簧,而是在阻尼板的弹性按压下进行旋转,因此在抓持件和阻尼板通过销和槽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当阻尼板通过撞针停止在锁定状态时,没必要充分地按压支撑抓持件的爪板。因此,减小支撑抓持件的爪板的力, 并且也可以大大地减小用于在锁定状态下支撑抓持件的爪板进行解锁操作所需的力。因此,用户可以容易且方便地执行解锁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座闩锁组件的内部的平面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车座闩锁组件的在解锁状态下的平面图;图3至图7是分阶段示出车座闩锁组件从图2的解锁状态开始的锁定过程的平面图;图8和图9示出了在不同的锁定情形下图1中的车座闩锁组件的锁定状态;图10示出了图7中的车座闩锁组件受到碰撞时的状态;图11是图1中的车座闩锁组件的构件的放大透视图;图12至图16是分阶段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座闩锁组件从闩锁组件的解锁状态开始的锁定过程的平面图;图17和图1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座闩锁组件在不同锁定情形下的锁定状态;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座闩锁组件的构件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座闩锁组件100包括基体110、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且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的抓持件120和阻尼板130、以及在抓持件120的相对两侧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110且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的爪板140和爪150。基体110支撑闩锁组件100的其它构件。基体110的下侧具有收纳穴111,以收纳并且支撑车体上的撞针1 (参见图3)。抓持件120以O1为旋转中心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基体110。抓持件120在支撑被插入在收纳穴111中的撞针1的锁定位置(参见图7)与让撞针1从收纳穴111退出的解锁位置(参见图幻之间旋转。抓持件120具有抓持穴121,以收纳并且支撑被插入在收纳穴111中的撞针1。抓持件120具有下述结构在不同层上具有两个引导表面123和125(参见图5) 的以便与爪板140和爪150接合。为了形成该双层结构,抓持件120可以通过重叠并组合具有引导表面123和125 的两个板件来形成,或者可以通过注塑等来形成为具有双层的一体结构。阻尼板130绕与抓持件120相同的旋转轴线O1旋转。阻尼板130和抓持件120通过槽131和销122的销槽连接而连接在一起。在抓持件120处于上述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弹簧101始终逆时针按压阻尼板130, 以便阻尼板130经过连接的销122和槽131推动抓持件120逆时针(即朝向解锁位置)旋转。此外,由于与抓持件120的销122和槽131连接,因此阻尼板130可以相对于抓持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4.08 KR 10-2009-0030135;2010.02.18 KR 10-2011.一种车座闩锁组件,包括基体,其具有容纳车体的撞针的收纳穴;抓持件,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以便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抓持件支撑容纳在所述收纳穴中的撞针,在所述解锁位置处所述抓持件让所述撞针退出所述收纳穴;阻尼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且具有与所述抓持件相同的旋转轴线,以便弹性按压所述抓持件以使其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阻尼板具有阻尼表面,以便弹性按压并且支撑容纳在所述收纳穴中的所述撞针;爪板,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并且具有按压表面,以便按压已旋转至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抓持件;以及爪,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至所述基体且具有与所述爪板相同的旋转轴线,并且所述爪具有支承表面,以便当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抓持件在外部碰撞下穿过所述爪板的所述按压表面而开始旋转时支撑所述抓持件以防止所述抓持件进一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阻尼板和所述抓持件通过销和槽能够相对地旋转预定角度,所述销设置在所述阻尼板和所述抓持件中的一个上,所述槽设置在所述阻尼板和所述抓持件中的另一个上以便与所述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座闩锁组件,其中所述销设置在所述抓持件上,并且所述槽设置在所述阻尼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座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抓持件具有抓持穴,在所述抓持件的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抓持穴容纳并且支撑容纳在所述基体的所述收纳穴中的所述撞针,并且在所述抓持件的所述锁定位置处,所述阻尼板的所述阻尼表面在向所述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俊圭白洪铨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特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