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盖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630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盖帽,以增强盖帽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上的稳固性,降低盖帽从所述设备上脱出的概率。输入/输出接口盖帽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的外壳上,且卡在所述I/O接口所在框架与外壳之间;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框架中用于安装所述I/O接口的第一凹部插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接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框架上相应位置的第一凸起卡合;或者,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接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所述至少第二凸起与所述框架上相应位置的第三凹部卡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输出(即I/O)接口盖帽。
技术介绍
目前,为保护通信设备的I/O接口,通常在通信设备的外壳上设置用于遮盖I/O接口的橡胶盖帽,以避免I/O接口受到外界带来的损坏;如图1所示为在手机外壳上设置有橡胶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下I/O接口 1设置在框架2上;框架2固定设置在手机壳3上;在框架2与手机壳3之间设置有用于遮盖I/O接口 1的橡胶盖帽4;橡胶盖帽4包括固定端41与自由端42,其中,固定端41固定设置在手机壳3上, 且卡在框架2与手机壳3之间,以免橡胶盖帽4的固定端41从手机壳3中脱出,具体的可参见局部放大图图2 ;自由端42设置有突起部43,当需要遮盖I/O接口时可将突起部43挤压到框架2中用于安装I/O接口 1的凹部21中,利用突起部43与凹部壁之间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使突起部43卡在凹部21中;当需要露出I/O接口时,将突起部43从凹部21中拔出即可。由于I/O接口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拔出橡胶盖帽4时会使得固定端41受到较大的拉力,频繁的挤压和拔出橡胶盖帽4将可能导致框架2与手机壳3之间产生松动,从而使得框架2与手机壳3之间的挤压力不足以卡住固定端41而导致固定端41易于脱出的问题; 并且,频繁的插拔突起部43,将会降低突起部43与凹部壁之间的摩擦力,也易于造成突起部43易于从凹部21中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盖帽,以增强盖帽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上的稳固性,降低盖帽从所述设备上脱出的概率。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盖帽,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的外壳上,且卡在所述I/O接口所在框架与外壳之间;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框架中用于安装所述I/O接口的第一凹部插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接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框架上相应位置的第一凸起卡合;或者,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接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所述至少第二凸起与所述框架上相应位置的第三凹部卡合。较佳地,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相接触的第一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框架中与所述固定端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外壳相接触的第二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外壳中与所述固定端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较佳地,所述盖帽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盖帽处于遮盖所述I/O接口的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凹壁形成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凹部卡合。较佳地,所述突起部中与凹壁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较佳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较佳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为锥体或柱体。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相同构思的输入/输出接口盖帽,该盖帽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的外壳上,且卡在所述I/O接口所在框架与外壳之间;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框架中用于安装所述I/O接口的第一凹部插接;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外壳接触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凹部,所述第四凹部与所述外壳上相应位置的第三凸起卡合;或者,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外壳接触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与所述外壳表面上相应位置的第五凹部卡合。较佳地,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框架相接触的第一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框架中与所述固定端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外壳相接触的第二表面设置有波纹;和/或,所述外壳中与所述固定端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较佳地,所述盖帽中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盖帽处于遮盖所述I/O接口的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凹壁形成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凹部卡合。较佳地,所述突起部中与凹壁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较佳地,所述第三凸起和/或所述第四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较佳地,所述第三凸起和/或第四凸起为锥体或柱体。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在框架与盖帽固定端设置有相互卡合的部件,不仅提高了盖帽固定端对拔出自由端使用的拉力的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部件的公差和变形导致橡胶盖帽从外壳中脱出的问题;而且更进一步的提高盖帽固定端卡在框架与外壳之间的卡合力,进一步降低盖帽脱出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橡胶盖帽设置在手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橡胶盖帽中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盖帽,以增强盖帽固定在I/O接口所在设备上的稳固性,降低盖帽从所述设备上脱出的概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两种基于相同构思的I/O接口盖帽,具体的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两种不同结构的I/O接口盖帽采用两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一,该盖帽1可包括固定端11与自由端12,其中所述固定端11固定在I/O接口 2所在设备的外壳3上, 且卡在所述I/O接口 2所在框架4与外壳3之间;所述自由端12与所述框4架中用于安装所述I/O接口的第一凹部41插接;固定端11与框架4接触的表面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12,所述第二凹部112与所述框架4上相应位置的第一凸起42卡合。参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I/O接口盖帽的结构示意图之二,该盖帽1可包括固定端11与自由端12,其中所述固定端11固定在I/O接口 2所在设备的外壳3上, 且卡在所述I/O接口 2所在框架4与外壳3之间;所述自由端12与所述框4架中用于安装所述I/O接口的第一凹部41插接;固定端11与框架4接触的表面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113,所述第二凸起113与框架4上相应位置的第三凹部43卡合。较佳地,为进一步增强盖帽1固定在I/O接口 2所在设备上的牢固性,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为增强固定端11与框架4之间的摩擦力,可在固定端11与所述框架4相接触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有波纹;和/或,在框架4中与所述固定端11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或者,为增强固定端11与外壳3之间的摩擦力,在所述固定端11与所述外壳3相接触的第二表面114设置有波纹;和/或,在外壳3中与所述固定端11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波纹。较佳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盖帽1中与所述第一凹部41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13,所述突起部13在所述盖帽1处于遮盖所述I/O接口 2的状态时,与所述第一凹部的41凹壁411形成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使所述自由端12与所述第一凹部41卡合。较佳地,未进一步提高突起部13与凹壁411之间的摩擦力,上述突起部13中与凹壁41相接触的表面131设置有波纹。较佳地,为进一步提高盖帽1固定在I/O接口 2所在设备上的稳固性,上述图3中的第一凸起42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和/或,上述图4中的第二凸起113的表面设置有螺纹。较佳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宇鹏刘奕民袁莉邓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