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53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器。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态物料混合的有压式动态混合器。
技术介绍
混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静态混合器,另一种为动态混合器。动态混合器分为有压式(即封闭式)和非压式(即非封闭式),现有的有压式动态混合器主要由电机、壳体、搅拌器、盖板组成,壳体内设有形搅拌腔,壳体上的进浆口、出浆口分别与形的搅拌腔相通,搅拌器位于壳体的形搅拌腔内,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盖板(盖住形腔的开口)的轴孔与搅拌器相连,盖板与壳体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盖板上的轴孔之间采用填料密封。盖板上设有轴孔,由于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搅拌腔内的浆料会从密封填料处泄露出,而对于化学浆料是不许泄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非接触式混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径向磁转子包括搅拌器6、第二径向磁铁5,搅拌器6上沿垂直搅拌器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二径向磁铁5。本技术采用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的转盘2上设第一径向磁铁3,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搅拌器6上设第二径向磁铁5),并由盖板4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当电机1旋转时,第一径向磁铁3旋转(第一径向磁铁3的N、S极旋转),磁力相吸使第二径向磁铁5旋转,第二径向磁铁5旋转带动搅拌器6旋转实现混合搅拌;即电机的输出与径向磁转子(搅拌器6、第二径向磁铁5)的输入为非接触式。本技术不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盖板与搅拌器相连,由盖板隔开而完全密封(盖板不设轴孔),因而本技术密封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搅拌器的左视图图3是搅拌器的右视图图中1-电机,2-转盘,3-第一径向磁铁,4-盖板,5-第二径向磁铁,6-搅拌器,7-壳体,8-形搅拌腔,9-出浆口,10-进浆口,11-孔,12-支撑螺杆,13-底盘,14-环形磁铁凹槽,15-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设密封圈);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针对于图1,第一径向磁铁3的上半部为S极或N极,下半部为N极或S极),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电机1与壳体7固定连接。本技术还可采用电机1、壳体7分别与支撑板(或底座)固定连接,即电机1不与壳体7固定连接。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径向磁转子包括搅拌器6、第二径向磁铁5,搅拌器6上沿垂直搅拌器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二径向磁铁5(针对于图1,第二径向磁铁5的上半部为S极或N极,下半部为N极或S极)。第一径向磁铁3、第二径向磁铁5分别位于盖板4的左右两侧,搅拌器旋转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同轴线。所述的搅拌器6由底盘13和叶片15两部分构成,底盘13的左端面设有环形磁铁凹槽14,第二径向磁铁5由粘胶固定在磁铁凹槽14内,底盘13的右端面设有1-6个叶片15(图中所示为4个叶片),叶片15上开有孔11。所述的搅拌器6的底盘13的左端面中部为凸起锥形,底盘13的左端面中部的凸起锥形顶点与盖板4的右侧面相接触,壳体7上沿搅拌器旋转轴线方向设有螺孔,支撑螺杆12穿过螺孔与底盘13的右端面相接触(支撑螺杆12的端部为尖点)。权利要求1.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磁转子包括搅拌器(6)、第二径向磁铁(5),搅拌器(6)上沿垂直搅拌器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二径向磁铁(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6)由底盘(13)和叶片(15)两部分构成,底盘(13)的左端面设有环形磁铁凹槽(14),第二径向磁铁(5)由粘胶固定在磁铁凹槽(14)内,底盘(13)的右端面设有1-6个叶片(15),叶片(15)上开有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6)的底盘(13)的左端面中部为凸起锥形,底盘(13)的左端面中部的凸起锥形顶点与盖板(4)的右侧面相接触,壳体(7)上沿搅拌器旋转轴线方向设有螺孔,支撑螺杆(12)穿过螺孔与底盘(13)的右端面相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器。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本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的特点。文档编号B01F13/00GK2838739SQ200520098769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董建军, 柏国奈, 魏涛, 刘鹏科, 王鑫 申请人:武汉昌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接触式混合器,它包括电机(1)、壳体(7),壳体(7)内设有*形搅拌腔(8),壳体(7)上的进浆口(10)、出浆口(9)分别与*形搅拌腔(8)相通,其特征在于:壳体(7)的*形搅拌腔(8)内设有径向磁转子,盖板(4)位于*形搅拌腔(8)的开口处并与壳体(7)密封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一转盘(2),转盘(2)上沿垂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轴线方向固定有第一径向磁铁(3),第一径向磁铁(3)、径向磁转子的第二径向磁铁(5)所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军柏国奈魏涛刘鹏科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昌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