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00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搅拌器,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泄漏的磁力搅拌器。它包括电机、搅拌轴、连接在搅拌轴底端的搅拌桨,连接在电机轴上的传动轴,套接在传动轴底端的内磁缸,设于内磁缸外、与内磁缸同轴的外磁缸;内磁缸、外磁缸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反向布置;外磁缸与内磁缸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包围了内磁缸的外壁和底面;外磁缸通过设在其外部的外磁缸支撑件与搅拌轴连成一体;外磁缸和搅拌轴外设有联轴节外套;联轴节外套的上部与隔离套上部焊接密封;联轴节内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的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动力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解决了放射性物质泄漏问题;搅拌轴转动支撑部件采用陶瓷轴承,耐磨耐腐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搅拌器,具体涉及一种无泄漏搅拌器。
技术介绍
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需要一种搅拌器,这种搅拌机的搅拌部分与电机 部分必须隔离密封。在目前,在一般工艺中,在处理传动密封上, 一般采用 的是填料密封或者机械密封,但在后处理工艺中,这些密封方式不合适,尤 其在处理密封a气溶胶的传动密封上,不允许密封出现泄漏,此外,对于特殊环境的要求,搅拌器的传动支撑件必须满足少更换、免维修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放射性环境或者有毒气体密封的 磁力搅拌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力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轴、连接在搅拌轴底端的搅拌浆,同 时,它还包括连接在电机轴上的传动轴,套接在传动轴底端的内磁钢,设于 内磁钢外、与内磁钢同轴的外磁钢;内磁钢、外磁钢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 反向布置;外磁钢与内磁钢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包围了内磁钢的外壁和 底面;外磁钢通过设在其外部的外磁钢支撑件与搅拌轴连成一体;外磁钢和 搅拌轴外设有联轴节外套;联轴节外套的上部与隔离套上部焊接密封;联轴 节内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的轴承。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搅拌轴的轴承为陶瓷轴承。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轴承为套接的两个陶瓷轴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l.利用永久磁铁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原理; 当电机旋转时,带动传动轴和内磁钢旋转,外磁钢在内磁钢磁力作用下与内 磁钢同步旋转,带动搅拌轴同步旋转,完成搅拌动作,实现动力无接触传递, 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隔离套把内、外磁钢隔离开来,通过对隔离套的密 封焊,从而彻底解决放射性物质泄漏问题;2.该装置的搅拌轴转动支撑部件 采用陶瓷轴承,耐磨耐腐蚀,解决轴承的腐蚀破坏和更换频次高的难题,提 高轴承在放射性环境下的寿命,特别是当利用两个套接的陶瓷轴承支撑搅拌轴时,陶瓷轴承的磨损小,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磁力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电机2为隔离套3为外磁钢4为内磁钢5a为上部内层轴承5b为上部外层轴承6a为下部内层轴承6b为下部外侧轴承7为搅拌桨8为搅拌轴9为插套io为联轴节外套11为外磁钢座12为传动轴13为芏 mi—14为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磁力搅拌器,包括电机1和连接在电机1轴上的传动轴12,套接在传动轴12底端的内磁钢4,设于内磁钢4外、与内磁钢4同轴 的外磁钢3;内磁钢4、外磁钢3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反向布置;外磁钢3 与内磁钢4之间设有隔离套2,隔离套2包围了内磁钢4的外侧壁和底面, 并在上部向外延伸;隔离套2上方设有一个盖13,盖13开有适于传动轴12 转动的孔的盖13;外磁钢3与一个碗形的外磁钢座11连接在一起;外磁钢 座11的底部插装有搅拌轴8,并用挡圈固定;外磁钢3和搅拌轴8外设有联 轴节外套10;联轴节外套10的上部与隔离套2上部焊接密封;盖13也与联 轴节外套10焊接在一起;联轴节外套10的下部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的陶瓷轴承(5a,5b)、 (6a,6b),每组轴承包括一个外层轴承(5b;6b)和一个内层轴承(5a; 6a);搅拌轴8在上部内层轴承(5a)与下部内层轴承(6a)间外套有插套9,插套 9、销钉14以及联轴节外套10的台阶均用于轴承(5a,5b)、 (6a,6b)的轴向定位; 搅拌轴8下部固定连接一个搅拌桨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磁力搅拌器工作过程如下当电机l旋转时,带动传动轴12和内磁钢4旋转,外磁钢3在内磁钢4 磁力作用下与内磁钢4同步旋转,通过外磁钢座11带动搅拌轴8同步旋转, 完成搅拌动作,实现动力无接触传递;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隔离套2把内、外磁钢3隔离开来,通过对隔离套2的密封焊,使得 搅拌轴8所处的放射性环境或有毒空间与传动轴12所处的空间隔离开来。权利要求1.一种磁力搅拌器,包括电机(1)、搅拌轴(8)、连接在搅拌轴(8)底端的搅拌浆(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在电机(1)轴上的传动轴(12),套接在传动轴(12)底端的内磁钢(4),设于内磁钢(4)外、与内磁钢(4)同轴的外磁钢(3);内磁钢(4)、外磁钢(3)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反向布置;外磁钢(3)与内磁钢(4)之间设有隔离套(2),隔离套(2)包围了内磁钢(4)的外壁和底面;外磁钢(3)通过设在其外部的外磁钢支撑件(11)与搅拌轴(8)连成一体;外磁钢(3)和搅拌轴(8)外设有联轴节外套(10);联轴节外套(10)上部与隔离套(2)上部焊接密封;联轴节外套(10)的内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8)的轴承(5a,5b)和(6a,6b)。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5a,5b) 和(6a,6b)均为陶瓷轴承。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5a,5b) 或(6a,6b)均为套接的两个陶瓷轴承。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搅拌器,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泄漏的磁力搅拌器。它包括电机、搅拌轴、连接在搅拌轴底端的搅拌桨,连接在电机轴上的传动轴,套接在传动轴底端的内磁缸,设于内磁缸外、与内磁缸同轴的外磁缸;内磁缸、外磁缸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反向布置;外磁缸与内磁缸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包围了内磁缸的外壁和底面;外磁缸通过设在其外部的外磁缸支撑件与搅拌轴连成一体;外磁缸和搅拌轴外设有联轴节外套;联轴节外套的上部与隔离套上部焊接密封;联轴节内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的轴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动力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解决了放射性物质泄漏问题;搅拌轴转动支撑部件采用陶瓷轴承,耐磨耐腐蚀。文档编号B01F13/08GK201127887SQ20072030530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亢之义, 胡锡文, 坤 袁, 赵庆彬 申请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搅拌器,包括电机(1)、搅拌轴(8)、连接在搅拌轴(8)底端的搅拌浆(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在电机(1)轴上的传动轴(12),套接在传动轴(12)底端的内磁钢(4),设于内磁钢(4)外、与内磁钢(4)同轴的外磁钢(3);内磁钢(4)、外磁钢(3)都为筒形永磁体,极性反向布置;外磁钢(3)与内磁钢(4)之间设有隔离套(2),隔离套(2)包围了内磁钢(4)的外壁和底面;外磁钢(3)通过设在其外部的外磁钢支撑件(11)与搅拌轴(8)连成一体;外磁钢(3)和搅拌轴(8)外设有联轴节外套(10);联轴节外套(10)上部与隔离套(2)上部焊接密封;联轴节外套(10)的内设有两组支撑搅拌轴(8)的轴承(5a,5b)和(6a,6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锡文袁坤赵庆彬亢之义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