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包括有一机柜总成、多个第一风扇模块、多个第二风扇模块、及二导风罩。第一风扇模块与第二风扇模块设置于机柜总成上,第一风扇模块朝向第一方向吹送一第一气流,而第二风扇模块朝向第二方向吹送一第二气流。导风罩分别装设于机柜总成的二端部,其中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通过导风罩而相互衔接,以于机柜总成内构成冷却循环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柜,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特网迅速且蓬勃的发展扩张,尤其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是网络的营业场所等,由于业务的扩增需求,使得服务器的数量也愈来愈多,致使服务器的排列管理更为集中,以节省服务器所占用的空间。因为如此大量且排列密集的服务器及其它设备,势必会造成过多的热量产生,进而导致整体服务器系统的运转不稳定,而这一直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以数据中心为例,为了解决放置数量庞大的服务器机架且为密闭式机房(例如为货柜机房)的散热问题,目前现有的方式是于机房内配置冷却空调系统,藉此进行散热,而当服务器数量较少时,则是利用服务器本身的散热风扇进行冷却降温。然而现有的冷却空调系统随着服务器的数量越来越多,机柜排列越来越密集,冷却空调系统所吹出的冷空气根本无法充分流动到机房的各处,导致热空气容易集中在特定区域,当然会造成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现有服务器机架内部的风扇模块安装于机架的顶部或后侧面,其中将风扇模块安装于机架顶部的设置方式,于机架顶部装设多个散热风扇,用以将服务器机架内部的热空气抽引至外界。然而,一般服务器机架皆容纳有多个服务器并具有一预定高度。因此在散热风扇抽引热空气的过程中,热空气于服务器内的流通路径时常会受到多个服务器的阻挡, 造成散热风扇仅能将相邻于服务器机架顶部的热空气排出,而对于服务器机架底部的热空气则无明显的抽引作用,导致热空气于服务器机柜底部囤积,进而严重影响服务器的运作效能。而现有将风扇模块安装于后侧面的服务器机架,其风扇模块所产生的气流分别通过各个服务器主机板之间的通道,再由机架的前侧面排出。虽然可避免热空气于服务器机架底部囤积的情形发生,但由于这种现有风扇模块以导引气流或热对流的方式,将服务器内部的热空气排出至外界,因此并无法确保风扇模块所产生的气流流通至每一服务器的主机板或主机板上的发热组件,进而造成气流于服务器机架内部四处溢散,无法于服务器机架内部形成稳定的流场。因此,将造成服务器机架内部的每一服务器的散热不平均的现象, 导致部分服务器容易因温度过热而毁损,进而影响服务器机架的整体运作效能。美国专利第7,511,960号专利案所揭示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冷却系统, 是于货柜机房内部形成多个服务器机架的闭回路冷却路径,而得以于货柜机房内部产生稳定的流场进行冷却散热。但,第7,511,960号专利案所揭示的冷却系统必须于货柜机房内部设计有冷、热通道,方可使货柜机房内部的流场稳定地流动。如此一来,将导致单一货柜机房内所能装载的服务器机架亦相对受到局限,而无法装载到最大的数量,使得数据中心的整体运作效能无法得以提升,而被迫需要更多的货柜机房方可顺利安装预定数量的服务器机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用以改良现有服务器机柜的设计无法让每个服务器得以平均散热,以及机房内部的冷、热通道占据过多的使用空间,致使单一机房内无法装载最大数量的服务器,导致服务器机柜或是机房的散热效能与运作效能不彰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有一机柜总成、多个第一风扇模块、 多个第二风扇模块、以及二导风罩。其中,机柜总成具有串行连接的多个机架,第一风扇模块装设于机架上,并且朝向第一方向吹送一第一气流,而第二风扇模块装设于机架上,并且朝向第二方向吹送一第二气流。导风罩分别装设于机柜总成的二相对端部上,且二导风罩分别具有至少一流体通道。第一风扇模块所产生的第一气流进入其中一导风罩的流体通道,并与第二风扇模块所产生的第二气流相衔接,以及第二风扇模块所产生的第二气流进入另一导风罩的流体通道,并与第一风扇模块所产生的第一气流相衔接,以构成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中,各该机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各该机架的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为一镂空结构,且各该机架以该第一侧面朝向相邻的该机架的该第二侧面依序串行连接成该机柜总成。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中,各该机架的该第一侧面上还具有多个组装框,所述第一风扇模块与所述第二风扇模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组装框内。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中,还包括有多个散热器,分别装设于各该机架的该第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一风扇模块及所述第二风扇模块介于该散热器与该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散热器分别具有多个散热孔,该第一气流及该第二气流通过所述散热孔、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而进入该二导风罩的该二流体通道内。所述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其中,各该导风罩具有二该流体通道,所述第一风扇模块的该第一气流与所述第二风扇模块的该第二气流分别进入该二流体通道内,以构成二该冷却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服务器的机柜总成内部可通过导风罩的设计而构成冷却循环回路,各个机柜总成可独自进行冷却散热作业,并不需要于机房内额外设计冷、热通道,即可达到自体循环冷却的效果。因此,机房内可装载最大数量的机柜总成,得以具备最大的运作效能。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机柜总成110 机架111 第一侧面112 第二侧面113 开口114组装框120第一风扇模块130第二风扇模块140导风罩141流体通道150散热器151散热孔160电路板170承载盘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服务器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有一机柜总成100、多个第一风扇模块120、多个第二风扇模块 130、二导风罩140、一散热器(radiator) 150、一电路板160、及一承载盘170。其中,机柜总成100具有多个机架110,而各机架110由多个钢条、钢板及角钢所构成的中空架体,机架Iio具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以于机架 110内部构成一容置空间。各个机架110以第一侧面111朝向相邻的机架110的第二侧面 112依序串行连接成机柜总成100,并且多组机柜总成100置放于货柜机房(图中未示)内, 以组成数据中心(data center)。另外,机架110的侧边位置开设有一开口 113,且此一开口 113与容置空间相连通, 使得机架110内部可通过此一开口 113而与外界相通。其中,机架110的第一侧面111上还设有多个组装框114,此一组装框114位于机架110的容置空间内,且各机架110的整个第一侧面111(即组装框114所位于的侧面)及整个第二侧面112(即相对于组装框114的另一侧面)为镂空结构,令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构成一大面积的出风/入风口,用以做为风扇模块120、130的气流的出风/入风之用。各机架110通过其第二侧面112而与相邻机架110的第一侧面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安,童凯炀,林茂青,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