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元治专利>正文

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4204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23:16
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船舱焊接在车架上,雨阳篷穿过前真空箱与车架固定,无刷直流防水电机与液压碟刹固定在转向轮中央,全自动变速防水电机固定在驱动轮中央,驱动轮两边设有一对安全轮,船舱前后设有真空箱,船舱后底部设有螺旋桨总成,船底两侧设有水鳍及两对气囊。防水电瓶、防水控制器与防水转换器安装在鞍座桶里,龙头转把与前叉固定在转向轮上,仪表嵌在龙头正前方真空箱上,播放器嵌入仪表两侧,数码防盗MP3与智能电子感应锁安装在转把右下方真空箱上,鞍座与尾箱融为一体,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既可在陆地行驶,又可在水面航行,还具有遮阳挡雨之功能,新奇、独特、高档、时尚、低碳、环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既可在陆地行驶,又可在水面航行,还具有遮阳挡雨之功能,适合农村、城市中低收入者使用,特别适合公园、游乐场使用的一种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是消费者出行既方便又环保的代步工具,不管是公务员、市民、还是工人、 农民都首选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广泛适应于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虽然电动车品种繁多, 款式多样,确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专利技术人孟庆贵为了让电动车具有遮阳挡雨之功能,还申请了一种新型遮阳挡雨伞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53414. 8,因仿冒品神繁多,质量粗制滥造,安全系数不高,至今少见安装,为了让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既能在陆地行驶,又能在水面航行,还具有遮阳挡雨之功能,本人通过周密设计,反复改进,专利技术创造了此种用不锈钢、玻璃钢、金属、全塑、复合材料以模塑及五金加工而成的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雨阳篷具有流线美,款式新颖、设计独特,适合多方群体使用的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既能在陆地行驶,又能在水面航行,还具有遮阳挡雨之功能的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包括驱动轮、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毂刹、螺旋桨总成、 平叉、离合器、锥形横轴、锥形纵横、链条、螺旋桨、保险杆、船舱、尾灯、尾箱、雨阳篷、挡风玻璃、雨括器、反光镜、前面板、防盗数码MP3、闸把、转把、智能电子感应器、五大开关、LED大灯、前后真空箱、转向灯、前叉、直筒减震、液压碟刹、无刷直流防水电机、转向轮、水鳍、气囊、车架、安全轮、仪表、播放器、龙头、电动充气泵、防水电瓶、防水控制器、防水转换器、鞍座、智能电子感应锁、救生衣等,船舱(6)焊接在车架09)上,保险杆( 紧抱船舱(6)不易变形,雨阳篷(9)穿过前真空箱00)与车架09)固定,挡风玻璃(10)嵌在雨阳篷(9) 钢架里,雨括器(11)安装在挡风玻璃(10)前下方,反光镜(12)固定在雨阳篷(9)左右两侧,LED大灯(19)及大灯总成安装在前面板(1 正前方,转向灯固定在前面板(13) 左右边,无刷直流防水电机0 与液压碟刹04)固定在转向轮06)中央,全自动变速防求主电机( 固定在驱动轮(1)中央,驱动轮(1)两边设有一对安全轮(30),船舱(6)前后设有真空箱(20),船舱(6)后底部设有螺旋桨总成G),船底两侧设有水鳍(XT)及两对气囊08),电动充气泵(34)、防水电瓶(35)、防水控制器(36)及防水转换器(37)安装在鞍座(38)桶内,龙头(33)与前叉02)连接直筒减震03)固定在转向轮06)上,闸把(15) 与闸线连接毂刹(3)和液压碟刹(M),转把(16)套在龙头(33)右端,电源线连接五大开关(18)及仪表(31)和电机(25),仪表(31)嵌在正前方真空箱OO)上,播放器(3 嵌入仪表(31)两侧,数码防盗MP3 (14)与智能电子感应锁(39)安装在转把右下方真空箱QO)上,鞍座(38)与尾箱(8)融为一体,尾灯(7)嵌入尾箱(8)正下方。本技术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解决了一般电动车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不但可在陆地行驶,还通过船体功能使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能在水面航行,同时解决了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遮阳挡雨之功能,造型雅致、低碳环保,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公园、游乐场等地,具有美观、大方、豪华、时尚,低碳、环保等功能,如图(1)所示。本技术通过以下模块实现模块1 前真空箱与前面板(13)连体,后真空箱与鞍座(38)连体,雨阳篷(9)由铝合金塑钢制作,固定在前真空箱00)与车架09)上形成连体篷,挡风玻璃(10)由钢化玻璃、透明塑材制成,雨括器(11)安装在挡风玻璃(10)的前下方,如图( 所示。模块2 转把(16)固定在龙头(3 两端与前叉0 连接,防盗数码mp3 (14)与播放器(3 安装在仪表(31)两侧,如图( 所示。模块3 鞍座(38)与尾箱⑶连体,尾灯(7)安装在尾箱⑶正下方,如图⑷所7J\ ο模块4 船舱(6)牢固焊接在车架09)及前叉02)上,气囊08)采用进口 PVC材料精制而成,安装在船舱(6)两侧,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下水前拉出船体两侧四个气囊( ),通过电动充气泵(34)打足所需气压后下水,上坡后放完气收到船舱(6)壁内,船底设有一对水鳍(27),焊接在船舱(6)底部两边,如图( 所示。模块5 液压碟刹04)安装在前叉下端转向轮上,上端通过轴杆与龙头(33)连接,无刷直流防水电机0 为满盘电机,在水面航行时起舵手作用,如图(6)所示。模块6 无刷直流防水电机05)安装在转向轮06)中央,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 (2)安装在驱动轮(1)上,安全轮(30)由一对小轮组成,安装在驱动轮两侧,通过液压弹簧装置升降,如图(7)所示。模块7 螺旋桨总成(4)设在船舱后底部,由平叉、离合器、锥形横轴、锥形纵横、链条、螺旋桨组成,当离合器拔向左边,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 驱动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陆地行驶,当离合器拨向右边,锥形横轴与锥形纵横齿轮互相啮合,通过全自动变速防水电机O)的牙盘带动链条传动,从而驱动螺旋桨使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水面航行, 如图⑶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光镜、真空箱、雨阳篷、雨括器、挡风玻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仪表、防盗数码mp3、播放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鞍座、尾箱、尾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船舱、气囊、水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无刷直流防水电机、转向轮、前叉、龙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驱动轮、安全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螺旋桨总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的实施方案一、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水面航行的实施方案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的船舱(6)焊接及螺栓在车架09)和前叉0 上,使船舱(6)与车架09)形成一个整体,船体内的水压设计是载重量的两倍,确保水面行驶安全, 保险杆( 紧抱船舱(6),使船舱(6)不易变形,螺旋桨总成(4)用螺栓栓在船舱(6)底部后端,通过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O)的平行牙盘传动螺旋桨总成G),由牙盘传动链条带动锥形横轴与锥形纵轴互相啮合,同时驱动螺旋桨在水面航行,因转向轮06)为实心体, 在水面航行时自然成了舵手,同时作为水冀开路减少水对船舱的航行阻力,船舱(6)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水鳍(27),使船在水面平衡行驶,船舱(6)两边腰部分别连接两个气囊08), 下水前拉出四个气囊( ),通过电动充气泵(34)打足所需气压,无刷直流防水电机05) 固定在转向轮06)中央,固定轴穿过无刷直流防水电机中心,两端用螺帽固定在直筒减震 (23)圆孔里,全自动变速防水主电机( 固定在驱动轮(1)中央,与传动轴两端的平叉凹槽用螺帽固定,前叉0 与水面接触处由密封圈双层密封,前后真空箱OO)与船舱(6)融为一体,若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水面航行因某种原因侧翻,船体也不会下沉,因为前后真空箱OO)无法进水,即使没有水性的人穿着救生圈(40),抓住车身自游上岸或大声呼救, 确保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水面安全行驶。二、智能性水陆两用电篷车在陆地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治
申请(专利权)人:肖元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