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中平专利>正文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6115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密度基本苗3000株/亩;科学施肥:重施底肥、补施追肥,主攻穗肥、补施粒肥;清洁田园,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种前、整地时,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杆,消除次生浸染来源。及时进行病叶鞘、叶片摘除处理,结合药剂治疗。般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摘除病叶鞘、叶片或病株,并将其远离田地。同时用井岗霉素药剂进行喷洒或人工涂敷。加强中耕大培土,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法结合了预防为主、综合法治的原则,降低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率,使发病率控制在55%以下。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玉米纹枯病最早于1966年在吉林省有发生报道。70年代以后,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该病发展蔓延较快,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率在70 % 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高达35%。由于该病害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该病主要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 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扩大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病斑可扩展至果穗,危害果穗。果穗苞叶上产生云纹状病斑,较大,可扩展至整个果穗苞叶,可侵入果穗内部,使籽粒、穗轴变褐腐烂。茎秆被害病斑褐色,呈不规则形,后期破裂,严重时露出纤维。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稀疏的白色丝状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颗粒状菌核,菌核周围有少量菌丝和寄主相连。成熟的菌核灰褐色,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多为扁圆形,脱离落入土壤中。目前已成为压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尚无规范的防治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本地玉米纹枯病的发病规律,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体如下一种,其特征是,具体如下(1)选用高产抗病强的优良品种;(2)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水肥条件、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 播种节令等因素决定;基本苗3000-4000株/亩;(3)科学施肥玉米的施肥也应根据土壤的结构、肥水条件、需肥规律、种植密度、 产量指标,结合测土配方,合理施用;施肥原则是重施底肥、补施追肥,主攻穗肥、补施粒肥;(4)清洁田地,以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种前、整地时,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杆,消除次生浸染来源;(5)及时摘除病叶鞘及病叶片,并喷施药剂;(6)进行中耕培土,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法结合了预防为主、综合法治的原则,降低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率,使发病率控制在以下。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选用高产抗病的高杆黄玉米种植。种植密度基本苗3000株/亩;科学施肥重施底肥、补施追肥,主攻穗肥、补施粒肥;清洁田园,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种前、整地时,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杆,消除次生浸染来源。及时进行病叶鞘、叶片摘除处理,结合药剂治疗。一般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摘除病叶鞘、叶片或病株,并将其远离田地。同时用井岗霉素药剂进行喷洒或人工涂敷。加强中耕大培土,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如下(1)选用高产抗病强的优良品种;(2)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水肥条件、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播种节令等因素决定;基本苗3000-4000株/亩;(3)科学施肥玉米的施肥也应根据土壤的结构、肥水条件、需肥规律、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中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