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897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12:31
一种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及制造方法,对安装有检测车辆状态的检测元件(11)的一次模塑体(12)进行二次成形,并以使通过所述二次成形而形成的连接器外壳部(15)内的空洞部(19)贯穿至一次模塑体(12)的与检测元件(11)的位置相对应的面区域的方式来进行模塑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例如加速度、角速度等的检测元件来对车辆的状态进行检测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状态检测装置是例如将加速度、角速度等的检测元件树脂成形而成的,因而可用作例如汽车的气囊装置、姿势控制装置的传感器。在气囊装置中,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如图12所示设置。即,车辆状态检测装置2、5设置于车辆1的发动机舱,车辆状态检测装置8 设置在车座下,车辆状态检测装置3、4、6、7设置在车柱内,另外,车辆状态检测装置9设置在行李箱内,在碰撞时,将状态检测信号送至气囊控制装置10,使气囊(未图示)瞬间膨胀以保护乘员。这样,由于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利用狭小的空间且要安装于多个部位,因此,要求小型、轻量且价格低。另一方面,由于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要求能长时间保持产品没有偏差的稳定性,并能在严酷的环境下长时间保持高精度的性能,总之要求高可靠性。在图13中,示出了现有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及其成形模具。将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11安装在引线框18上,并使用树脂对该检测元件11四周进行模塑成形来形成一次模塑体12。从一次模塑体12引出由引线框18形成的检测元件11的引线端子14。为了对检测元件11进行配线而形成连接结构并增加与车辆之间的固定结构,而对一次模塑体12进行二次加工。首先,将引线端子14与用于和外部线束相连的连接器端子 16焊接。接着,为了设置连接器外壳和固定部,将一次模塑体12保持在上模具119’、下模具120’之间的规定空间,并将树脂注入两模具与一次模塑体12之间的空间,以形成二次模塑体13。在进行上述二次成形时,利用设于上模具119’及下模具120’的相对的凸状的一次模塑体保持部观、观夹住检测元件11所在的一次模塑体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来进行保持,并抑制在树脂注入时热应力作用至检测元件11。另外,将连接器端子16插入并保持于滑动模具121’。在这种方法中,如图13(b)、图13(c)所示,在将作为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筐体的二次模塑体13的一部分、即将一次模塑体保持部观、观拔出后的痕迹上形成有从外部直至一次模塑体12的面的纵孔四。另外,作为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如下技术在将加速度传感器的气密型检测部结构体和信号处理电路固定在引线框上,并在进行了检测部结构体、信号处理电路及引线框之间的引线接合之后,将塑料材料注塑到其周围以完全模塑,为使因检测部结构体与塑料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而产生的热应力所引起的检测部结构体自身的变形极小,在检测部结构体或围住检测部结构体的塑料结构体上设置了热应力缓和机构。在这种技术中,可通过进行全模塑的安装方法来实现低成本化、加速度传感器的小型、轻量化。另外,通过设置热应力缓和机构,能使检测部结构体自身的变形极小,从而能改善加速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许第33820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图13中所说明的现有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中,当将该车辆状态检测装置设置在易受高温、湿度影响的部位时,为了确保装置的可靠性,需使一次模塑体12与外部隔开。因此,需在二次成形之后堵住从外部直至一次模塑体12的面的纵孔四,从而存在需要密封构件及相应工序这样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在使密封构件靠近一次模塑体 12的检测元件11附近时,存在必须考虑不要因密封构件而作用有应力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热应力缓和机构的一种方式是改变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部结构体自身的内部结构,但这种改变是涉及加速传感器的制造商的策略的问题, 在利用加速传感器的二次加工商中很难进行。另外,热应力缓和机构的另一方式是使进行全模塑化的塑料结构体的形状进行以下改进例如在塑料结构体的表面设置槽或凹部的方法;在被一体模塑化的检测部结构体与信号处理电路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使塑料材料的厚度相同以消除局部热膨胀系数的差异的方法;在塑料结构体的下部设置金属板并同时进行全模塑化的方法等。然而,没有给出如下启示如图13所示,在内置有检测元件的一次模塑体12的四周进行了热塑性树脂的二次成形时,上述热应力缓和机构如何缓和该热塑性树脂作用至检测元件的热应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及该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状态检测装置是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对经一次模塑化后的检测元件进行二次模塑,来构成筐体、连接器外壳、装置固定部,此时增加了使热应力不会作用至检测元件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采用以下结构使在两次成形所形成的连接器外壳部内的空洞部贯穿至一次模塑体的与检测元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面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对经一次成形后的检测元件进行二次成形时,设置了从连接器外壳部延伸至二次模塑体的与检测元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的空洞部。因此,在二次成形时, 成形所用的树脂位于远离检测元件的位置,因此,注入树脂的热应力不易作用至检测元件。 其结果是,能避免在特性上出现偏差的情况。另外,在使用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过程中,由于在二次模塑体与检测元件之间形成有空洞部,因此,也能避免二次模塑体侧的应力作用至检测元件。一般在同一种类的装置中,出于耐冲击性和作为连接器外壳的成形性的考虑, 筐体所用的树脂使用热塑性树脂,但热塑性树脂在成形时的热应力较大,因而很难对注塑后的检测元件进行两次成形(日文2重成形)。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也能使用热塑性树脂。 另外,在使用时通过与对象侧连接器连接,能利用该对象侧连接器的衬垫等防水结构封闭空洞部,因此,能确保气密性,也不需要之后特意堵住空洞部,从而不需要密封构件及后续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全模塑安装型(日文7 > *一> K実装型)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成形模具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二次模塑体的成形方法的说明图。4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连接器嵌合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一次模塑体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全模塑安装型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引线框的加工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4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引线框的另一加工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加强结构的透视俯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5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加强结构的另一例的透视俯视图。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5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加强结构的又一例的透视俯视图。图12是表示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使用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现有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二次模塑体的成形方法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的全模塑安装型结构的说明图,图1(a)是透视俯视图,图1(b)是A-A’剖视图,图1(c)是B-B,剖视图。车辆状态检测装置使用一次模塑体12,该一次模塑体12是以在引线框18上安装有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测的加速度、角速度等的检测元件11的状态经树脂成形而成的。检测元件11的引线端子14从一次模塑体12引出至外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冈裕二岸本励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