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的电动机构,包括:马达、与马达连接的转轴,套装在转轴上的弹簧,设在转轴上的销,还包括滑块,滑块设有可装入轴和弹簧的框,框壁上设有用于限定转轴的孔槽,弹簧包括设在弹簧中部的形状为圆柱螺旋形的第一绕组,设在弹簧两端且与第一绕组同轴的端圈,设在第一绕组与端圈之间且相对于第一绕组外圆凸起的第二绕组,还可以在第二绕组和端圈之间设置与第一绕组同轴的第三绕组。第二绕组限定销的行程,通过第二绕组与第一绕组的过渡使马达起动时销可以顺利进入第一绕组的螺旋轨迹,同时借助于第二绕组与滑块框内壁的接触,阻止弹簧径向转动,第三绕组除了具有将弹簧限定在框内的作用外,还可缓冲非正常操作过程中销对弹簧造成的振动和冲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电动机构的密码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锁具,特别是程序控制的密码锁,为了节省空间和降低能耗,普遍采用微型马达驱动的锁离合机构。其中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采用套在转轴上的螺旋弹簧和固定在转轴上的销钉,将马达转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弹簧与销钉之间的直线运动,进而推动或拉动锁的离合机构或闭锁机构动作,实现对锁具的控制。美国专利US5018375(公开日1991. 3. 28)揭示了一种用马达驱动的可以离合外部把手的锁具,其电动机构的结构特征是,马达轴上设有一横向的销,一个螺旋弹簧套于轴上,弹簧一个端头固定在离合盘上,弹簧另一端最后2匝缠紧在轴上,销正好位于相邻的弹簧匝之间。马达轴转动使销沿弹簧螺线移动至弹簧右端,此过程中弹簧对于销的作用是一个螺母,弹簧拉动离合盘接合;马达轴以相反方向转动使销沿弹簧螺线移动至弹簧左端位置,可以使离合盘分离。专利号为ZL01243139(授权公告日2002. 5. 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锁用电机型滑板推拉位移机构,其结构特征是,传动轴上套有可轴向移动的滑块和可推动滑块移动的弹簧,弹簧两端沿径向伸入滑块的轴向槽中,传动轴中部固定有扁销,扁销两端沿径向伸设并可旋入弹簧相邻两圈之间,使弹簧随扁销正反转而在轴上来回移动。与众多密码锁技术方案相同,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马达是普通微型直流电机。由于马达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参数分散性,以及供电电池电压变化,其转速误差会很大,即使采用减速齿轮组和控制通电时间也很难控制转轴上的销的行程。因此大部分情况下,销都是行至弹簧端部(最后一圈)处,因没有螺旋线可沿,会在此处循环转动。当销沿弹簧螺线作相对运动时,因弹簧受销压力而压缩,由此产生较大的摩擦,该摩擦又产生使弹簧跟轴转动的力。尤其在遇到非正常开锁或闭锁情况下,譬如离合机构动作尚未到位,此刻扳动锁把手,或者先扳住锁把手再在输入开锁命令,如此等等的常见的手动操作失误,均会造成由弹簧推动的滑块被卡,进而造成弹簧可能被完全压缩,此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产生弹簧相邻圈挤压,不仅容易造成弹簧跟轴转动,还会使在马达反向启动时销不能进入弹簧螺旋轨迹,进而发生开锁或上锁故障。此外,在销位于一端极限位置后, 接下来的动作就是销反向转动,由于没有设置缓冲结构,马达反向启动时销对弹簧的冲击使弹簧发生抖动或跳动,也会产生销在转轴改变转向后不能顺利进入弹簧螺旋轨迹的故障,造成锁的离合机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作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合理的锁的电动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锁的电动机构,包括马达1、与马达连接的转轴3,套装在转轴上的弹簧4,设在转轴上且位于转轴中部的销5,还包括滑块2,该滑块设有可供装入轴和弹簧的框20,框壁上设有用于限定转轴的孔槽23和M。所述弹簧4包括设在弹簧中部的形状为圆柱螺旋形的第一绕组40,设在弹簧两端且与第一绕组同轴的端圈45和46,设在第一绕组与端圈之间且相对于第一绕组外圆凸起的第二绕组43和44。进一步的,可以在第二绕组与端圈之间设置与第一绕组同轴的第三绕组41和42, 端圈的直径接近但小于滑块框20的宽度,并使端圈与第三绕组形成锥形弹簧。优选地,弹簧4第二绕组43和44形状为直径小于第一绕组40直径的圆环形,其螺旋方向与第一绕组螺旋方向相反,可以将上述弹簧4第二绕组43和44对称设置,二者中心线之间的轴向投影角度差θ为70-90度,也可以将所述弹簧第二绕组43和44的中心线之间的轴向投影角度差设为180度。优选的,弹簧4第二绕组43和44形状为V形,该V形一条边与第一绕组40相切, 另一条边与第三绕组41和42相切,与第三绕组相切的两条边相互平行。优选的,弹簧4第二绕组43和44形状为底部为圆弧直径小于第一绕组40直径的 U形,弹簧第二绕组43和44对称设置,二者之间的轴向投影角度差θ为70-90度,还可以在滑块2的框20与第二绕组对应位置上设置缺口 25和沈,第二绕组的U形顶端的一部分伸进该缺口。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弹簧4装入滑块后,第二绕组43和44凸起顶点到第一绕组40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滑块内侧壁21和22到第一绕组轴线的垂直距离。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第二绕组43和44与第一绕组40之间具有过渡部分47 和48,该过渡部分相对于第一绕组40的螺旋角α具有一个范围在3-7度的倾斜角β。在本技术中,销5固定于设在转轴3的孔30内,销伸出轴的部分具有光滑外表面,伸出部分高于第一绕组40。进一步的,所述销5由一根钢丝弯制而成,销两端为弯头51,钢丝的两端头位于销中部。可以将销5的一端设为环形50,另一端为弯头51,钢丝两端头位于销的中部。优选的,将销5其中一个钢丝端头弯折成与销的轴线成锐角的弹性开口 52。在本技术中,在所述滑块2的框壁上所设孔槽23和M的断面形状为U型。在本技术中,滑块2外表面设置凸起的翼27,用于与设在锁体内的位置侦测开关相配合侦测滑块的位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弹簧第二绕组所具有的凸起形状,即可通过改变弹簧螺旋线限定弹簧与销相对运动的行程,也能在弹簧第一绕组完全压缩情况下,通过未压缩一端的第二绕组与第一绕组之间连续光滑的过渡以及该过渡部分与第一绕组第一圈具有的一个倾斜间隙, 使销在反向转动时能顺利进入第一绕组的螺旋轨迹,同时借助于第二绕组与滑块内壁的接触使滑块对弹簧的径向转动限位,阻止弹簧跟轴转动,使电动机构动作的可靠性得以提高。本技术的第三绕组在非正常操作锁的情况下可吸收缓冲马达起动和转向时销对弹簧产生的振动和冲击,还可以防止弹簧扭变或跳动,保证销顺利进入弹簧的螺旋轨迹,使销和弹簧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稳定可靠。本技术的销由一根钢丝弯折而成,其伸出部分光滑无尖锐无毛刺,不仅避免划伤弹簧,而且省去了将销伸出部分成型或打磨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弹簧、转轴和销装入滑块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机构装入锁盒内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A-A剖视图;图5—图12是本技术弹簧的四种结构的立体图和轴向视图;图13和图14是本技术两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5和图16是本技术两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7和图18是本技术滑块处在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滑块处在收回位置,弹簧处在完全压缩状态的示意图;图20是图17的M局部放大图;图21是图19的N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由马达1,滑块2,转轴3,弹簧4和销5 组成。马达1采用普通微型直流电机,与转轴3直接连接,转轴3上设有用于固定销5的孔 30,弹簧4套装在转轴上,销5伸出部分位于弹簧4相邻的两圈之间。马达固定在锁盒6内, 滑块2装在设置在锁盒6内的滑槽60中,滑槽对滑块2起到限定和导向作用,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滑块一端设有一个实心部观,对锁舌的收回起阻挡作用。显而易见,滑块也可以与锁的其它零件连接或配合,构成锁的上锁/开锁控制机构或者锁的离合装置。图5和图6示出了弹簧4的第一种结构,可以看出,两个凸起的第二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梦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锁之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