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沥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围设置有夹套层,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与筒体顶部焊接,所述上封头为弧形截面的回转体状。通过将上封头制成弧形回转体状,使得夹套层及筒体与上封头的连接处趋近于平行,减小应力集中现象,避免焊缝被拉裂,从而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浙青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
技术介绍
改性浙青是指添加了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了的胶粉等改性剂,或采用对浙青进行轻度氧化加工,从而使浙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的浙青混合物。用它铺设的路面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性,实现高温不软化,低温不开裂。现有技术中生产改性浙青的装置主要包括融胀反应罐,生产改性浙青时,将基质浙青、改性剂按比例加入到反应罐中,在搅拌过程中用明火从外部对反应罐进行加热,使罐体内的基质浙青逐渐渗透于改性剂中,获得改性浙青。由于在对基质浙青的改性过程中,物料的粘度不断增加,融胀反应罐生产改性浙青时存在反应物料受热不均勻,存在部分改性浙青容易发生老化、部分基质浙青仍未充分融胀等现象。并且由于融胀反应罐换热面积小, 反应较温和,需要通过预先加热基质浙青的方法储备热量,以满足反应初期所需热量,但预先加热基质浙青容易导致基质浙青的老化;预热的基质浙青使得在混料过程中基质浙青与改性剂部分融胀,使物料粘度增加,存在混合不均勻的现象。带导热油夹套的融胀反应罐可以增大换热面积,使反应物料受热更均勻,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基质浙青与改性剂的融胀反应温度一般在200°C左右,与外界存在较大温差,夹套层内、外壁分别与温度较高的改性浙青以及外界大气接触,其温差差异较大,夹套层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极易使夹套层变型、甚至拉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因装置内外温差过大而损坏的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种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围设置有夹套层,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为弧形截面的回转体状。通过将上封头制成弧形回转体状,使得夹套层及筒体与上封头的连接处趋近于平行,减小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夹套层被拉裂,从而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上述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中,所述上封头与筒体连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为0°至60°。当夹角为0°至60°时,夹套层及筒体与上封头的连接处趋近于平行,进一步消除应力集中,避免连接处被拉裂,从而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封头。优选的,所述下封头为锥状。采用锥型体状的下封头,可有利于混合料在装置底部汇集。优选的,所述下封头与筒体连接处与筒体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为0°至60°。当夹角为0°至60°时,夹套层及筒体与下封头的连接处趋近于平行,进一步消除应力集中,避免连接处被拉裂,从而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所述上封头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上封头的内层与夹套的内层焊接,所述上封头的外层与夹套外层焊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装置整体各部分的连接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上封头为设置有内腔的中空体,所述上封头的内腔与夹套层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上封头内腔与夹套层连通,实现导热介质的内循环。优选的,所述下封头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下封头的内层与夹套的内层焊接,所述下封头的外层与筒体外层焊接。优选的,所述下封头为设置有内腔的中空体,所述下封头的内腔与夹套层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下封头内腔与夹套层连通,实现导热介质的内循环。优选的,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列管式换热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是改性浙青在装置内部混融加热更加均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封头制成弧形回转体状,使得夹套层及筒体与上封头的连接处趋近于平行,减小应力集中现象,避免连接处被拉裂,从而使装置整体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筒体-1 ;夹套层-2 ;上封头-3 ;下封头-4 ;列管式换热器_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1,筒体1外围设置有夹套层2,筒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头3,筒体1底部设置有下封头4,上封头3与筒体1顶部焊接,下封头4与筒体1底部焊接;上封头3与筒体1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0°至60° ;下封头4与筒体1焊接处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σ为 0°至60°。上封头3为弧形截面的回转体状,下封头4为锥型体状,上封头3的内壁和下封头4的内壁均与夹套层2的内壁焊接,上封头3的外壁和下封头4的外壁均与筒体1外壁焊接。上封头3和下封头4均为设置有内腔的中空体,上封头3的内腔及下封头4的内腔均与夹套层2连通,筒体1内部设置有列管式换热器5。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筒体1,筒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头3,筒体1底部设置有下封头4,上封头3和下封头4端部的形状均与筒体1 相应的对接处的形状相适配,上封头3和下封头4均与筒体1焊接。上封头3整体截面呈弧形,在上封头3与筒体1的连接部,上封头3与筒体1对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0°。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1,筒体1内壁设置有夹套层2,夹套层2内部是用以容置基质浙青与改性剂混合料的空腔,筒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头 3,上封头3的内壁与夹套层2焊接,上封头3的外壁与筒体1外壁焊接。上封头3整体截面呈弧形,在上封头3与筒体1的连接部,上封头3的内壁与夹套层2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60° ;上封头3的外壁与筒体1外壁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60°。下封头4焊接在筒体1底部,下封头4整体呈倒锥形,在下封头4与筒体1的连接部,下封头4对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σ为60°。实施例4如图1所示,本技术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1,筒体1内壁设置有夹套层2,夹套层2内部是用以容置基质浙青与改性剂混合料的空腔,筒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头 3,筒体1底部设置有下封头4,上封头3和下封头4均为内腔连通的中空体,上封头3的内壁以及下封头4的内壁均与夹套层2的内壁焊接,上封头3的外壁及下封头4的外壁均与筒体1外壁焊接,导热油泵与下封头4的内腔连通,下封头4与夹套层2连通,夹套层2与上封头3连通,使泵入下封头4后的导热油构成下封头4 —夹套层2 —上封头3的导热油循环。上封头3整体截面呈弧形,在上封头3与筒体1的连接部,上封头3的内壁与夹套层 2焊接处的曲率方向夹套层2内壁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30° ;上封头3的外壁与筒体 1外壁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30°。下封头4整体呈倒锥形,在下封头4与筒体1的连接部,下封头4的内壁与夹套层2焊接处的曲率方向夹套层2 内壁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σ为30° ;下封头4的外壁与筒体1外壁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σ为30°。权利要求1.一种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由内层和外层构成的夹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为弧形截面的回转体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浙青保温合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与筒体焊接处的曲率方向与筒体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φ)为0°至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浙青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其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