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普弗吕格专利>正文

用于制造电机的、特别是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5392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9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机(10)的、特别是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18)的方法,其中定子绕组(18)具有至少一个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并且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具有多个线圈(82),其中多个线圈(82)沿方向(100)缠绕,其中缠绕了规定数量的线匝(94),并且线圈(82)具有多个线圈侧面(88),其中线圈(82)的两个线圈侧面(88)一体地过渡成线圈连接器(97),其特征在于,接下来使线圈(82)的线匝(94)相对彼此移位,从而过渡成线圈连接器(97)的线圈侧面(88)是线圈(82)的位于最外侧的线圈侧面(8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由公开文献WO 2008/081020 A2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设计成交流发电机的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方法。通过在那里所描述的方法,在此示出的绕组具有相对较多的连接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造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方法的优点是,定子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相绕组,该相绕组能以相对简单的方式连续地由导线零件(Drahtstück)制成。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提出的方法步骤能以下述方式有效地进行,即线圈的线圈侧面分成两个组,其中这两个组彼此移开。在此,这两个组分成线圈的一个侧面的线圈侧面和线圈的另一个侧面的线圈侧面。由此能实现,位于最外侧的线圈侧面是那样的线圈侧面,该线圈侧面能够连接至该导线零件的直接相邻的线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根据从属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特征能够实现,制造一种双层叠绕组,其一方面由连续的导线(Draht)制成并且另一方面具有均匀的绕组端部。其它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其它优点由说明书中得出。附图说明下面示例性地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图中示出:图1示出了电机的纵截面图,图2a和2b示出了用于缠绕导线的第一装置和缠绕的导线的截面图,图3a示出了在将线圈链从根据图2a的装置上取下之后的线圈链,图3b示出了根据图3a的线圈链的线圈的细节视图,图4a示出了根据图3b的线圈的截面图以及线圈的线匝如何彼此移位,图4b和4c示出了根据图4a的线圈的线匝在移位之后的位置,图4d示出了线圈在移位之后的俯视图,图5a示出了根据图4a-4d的线圈,在冲压过程之后具有彼此移位的线匝,图5b示出了根据图5a的线匝的被冲压的线圈侧面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根据图3a的线圈链,其具有移位的被冲压的线匝,图7a示出了根据图6的线圈链的线圈在通过平面的绝缘材料连接之后的立体图,图7b示出了根据图7a的线圈的线匝的截面图,图8a示出了在两组线圈的线圈侧面彼此移开之后线圈的立体图,图8b示出了根据图8a的线圈侧面的截面图,图9示出了在两组线圈的线圈侧面彼此移开之后根据图6的线圈链,图10示出了根据图9的线圈链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在将线圈链折角之后根据图10的线圈链,图12示出了在相绕组折角和彼此以及上下重叠设置之后多个线圈链的截面图,图13示出了在将线圈侧面彼此翻转的过程之后的多个、在此为5个线圈链,图14示出了另一个截面图,在该截面图中将产生的分组彼此翻转,图15示出了在图14中示出的以及实施的过程之后的侧面图,图16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了在翻折之后两个相邻的分组,图17示例性地示出了在方形的定子铁芯中的相绕组,图18示出了5个相绕组的布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电机10的纵截面图,在此以作为用于机动车的发电机或者交流发电机的实施方式示出。该电机10还具有由两部分组成的壳体13,该壳体包括第一轴承端盖13.1和第二轴承端盖13.2。轴承端盖13.1和轴承端盖13.2在其中容纳了所谓的定子16,该定子一方面包括基本上圆环形的定子铁芯17,并且将定子绕组18插入到定子铁芯的径向向内的、轴向地延伸的凹槽中。该环形的定子16利用其径向向内的、开槽的表面围绕转子20,该转子设计成爪形极转子(Klauenpoll?ufer)。转子20还包括两个爪形极电路板(Klauenpolplatinen)22和23,在其外周上分别布置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爪形极销(Klauenpolfinger)24和25。两个爪形极电路板22和23在转子20中以下述方式布置,即爪形极电路板的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爪形极销24或25在转子20的外周上彼此交替。由此在反向磁化的爪形极销24和25之间产生在磁性方面必需的间隙,其称为爪形极间隙(Klauenpolzwischenraum)。转子20借助轴27和每一个位于每一转子侧面上的滚动轴承28能旋转地支撑在相应的轴承端盖13.1或13.2上。转子20总共具有两个轴向端面,在所述端面上分别固定风扇30。该风扇30基本上包括板形的或者说盘形的部段,风扇叶片以已知的方式从所述部段开始。该风扇30用于:通过在轴承端盖13.1和13.2中的开口40能实现在电机10的外侧面和电机10的内腔之间进行空气交换。为此,开口40基本上设置在轴承端盖13.1和13.2的轴向端部上,通过所述开口借助风扇30将冷却空气吸入到电机10的内腔中。该冷却空气通过风扇30的旋转径向向外加速,从而所述冷却空气能穿过冷却空气可渗透的绕组突出部45。通过这种效果能够对绕组突出部45进行冷却。冷却空气在穿过绕组突出部45之后或者说在绕流过该绕组突出部45之后径向向外地取道,并在此穿过在该图1中未示出的开口。在图1中的右侧设有保护罩47,该保护罩保护不同的部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该保护罩47例如遮盖了所谓的滑环组件49,该滑环组件用于为励磁绕组51供给励磁电流。围绕该滑环组件49布置有冷却体53,该冷却体在此用作正冷却体(Pluskühlk?rper)。轴承端盖13.2用作所谓的负冷却体(Minuskühlk?rper)。在轴承端盖13.2和冷却体53之间布置连接板56,该连接板用于将布置在轴承端盖13.2中的负二极管(Minusdioden)58和在此在该附图中未示出的、在冷却体53中的正二极管(Plusdioden)相互连接,并且由此示出本身已知的桥式电路。在图2a中示出了用于进行缠绕的第一装置70。该装置70在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地布置的杆73。围绕这两个杆缠绕有导线76。该导线76例如具有2mm的直径。该导线76如在图2中所示向左旋转地、也就是说逆时针旋转,如通过箭头79表明,围绕两个杆73进行缠绕。在此缠绕了第一线圈82.1。此外每个线圈通常以附图标记82来标注。只要涉及到具有特定位置的特定线圈,则该附图标记82分别通过一个点与另一个数字来标注,以便标明该特定的线圈。在该第一线圈82.1之后沿相同的旋转方向接着第二线圈82.2,其后面又接着第三线圈82.3。线圈82.1首先并且在两个杆73外面具有接线85。该接线85随后在电机中用于连接到整流器上。在该接线之后沿导线76的缠绕方向首先接着第一线圈侧面,该第一线圈侧面在这里利用附图标记88.1标明。线圈侧面在本说明书中通常利用附图标记88标明。只要涉及了一种特定的线圈侧面,则其利用另一个数字标明,其和附图标记88通过一个点分开。在线圈侧面88.1之后接着线圈侧面连接器91.1,其在此同样通常利用附图标记91标明,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又通过一个点分开地利用另一个补充的数字标明。在线圈侧面连接器91.1之后接着第二线圈侧面88.2,在线圈侧面88.2之后接着线圈侧面连接器91.2,在它之后又接着另一个线圈侧面88.3,其在此被线圈侧面88.1和88.2部分地遮盖。该第三线圈侧面88.3位于线圈侧面88.1旁边。朝向线圈侧面88.3接着线圈侧面连接器91.3,在其之后接着线圈侧面8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29 DE 102009024231.71.一种用于制造电机(10)的、特别是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18)的方法,其中所述定子绕组(18)具有至少一个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并且所述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具有多个线圈(82),其中多个线圈(82)沿方向(100)缠绕,其中缠绕了确定数量的线匝(94),并且所述线圈(82)具有多个线圈侧面(88),其中所述线圈(82)的两个线圈侧面(88)一体地过渡成线圈连接器(97),其特征在于,接下来使所述线圈(82)的线匝(94)如此相对彼此移位,使得过渡成所述线圈连接器(97)的所述线圈侧面(88)是线圈(82)的位于最外侧的线圈侧面(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侧面(88)分成第一组和第二组(125,128),其中所述两个组(125,128)被彼此推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串联的线圈(82),所述线圈分别通过线圈连接器(97)连接,其中每个线圈(82)在所述两个组(125,128)之间具有平面(140),并且在另一个方法步骤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圈(82)这样彼此相对布置,使得中间的线圈(88.2,88.5)的平面(140)彼此以小于180度的角(α)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绕组(143,144,145,146,147)在所述线圈连接器(97)的区域中并且因此在装配位置(150)上沿所述线圈侧面(88)的导线方向(153)并排地并且上下重叠地安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绕组(143,144,145,146,147)从所述装配位置(150)出发沿两个方向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线圈(82),其中沿第一方向和沿第二方向分别布置至少一个第一线圈(82.8,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普弗吕格M黑内K赫博尔德C施瓦茨科普夫H克吕策
申请(专利权)人:K普弗吕格M黑内K赫博尔德C施瓦茨科普夫H克吕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