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工仿生鼻支架,包括中隔软骨假体、侧鼻软骨假体、鼻翼软骨假体及鼻翼籽骨假体,四个部分相互连接,由Medpor,PTFE和硅胶三种材料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再造鼻外形精细、功能满意、安全性高;解决了传统鼻部软骨支架相关手术材料少、材料性能不相适的材料问题;以及供区创伤、供区并发症、后遗症的供区问题,将同时给术者和患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鼻再造术中的人工仿生鼻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及人工材料植入方法用于鼻再造术中的软骨支架再造。自体组织移植形成的鼻支架不仅受医生雕刻技术的影响很大,且往往受供区组织量、组织固有形态、韧性等方面的局限,不能得到理想的支架外形及功能。植入受区后,自体组织支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及变形,造成支架歪斜,支架塌陷等问题。因为在应用自体组织再造鼻软骨支架过程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问题,简单总结如下:1、过程复杂,耗时长;2、植入支架但外型简单,功能不佳或不稳定,不能构建鼻部精细结构,完成支撑功能;3、留下供区损伤。传统人工材料植入主要运用的是“L”型硅胶假体,柳叶型硅胶假体,片状Medpor(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假体,或块状、片状PTFE(聚四氟乙烯)假体等。鼻软骨支架再造若使用人工材料再造,有如下不足:1.目前简单的L型、柳叶型硅胶假体,或块状PTFE、Medpor假体,外形和功能都和人体鼻软骨支架有很大差异,在再造术术中只是简单“伪装”出高挺的鼻根、鼻背。而对于鼻头部大翼软骨,尚没有用于再造该结构外型和功能的假体。所以利用现有材料,再高超的雕刻技法,都无法再造出功能、外形接近人体鼻软骨解剖结构的支架。2.支架与周边软组织缺少稳定的固定,使得术后易发生假体移位。3.支架往往是L型支架的转角单点结构支撑起鼻尖形态,导致或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做用,或局部张力过高而发生假体穿出。4.L型支架下部的空腔术后易形成死腔,增加感染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精细、功能满意、安全性高的仿生人工材料鼻支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仿生鼻支架,包括中隔软骨假体、侧鼻软骨假体、鼻翼软骨假体及鼻翼籽骨假体,四个部分相互连接,所述中隔软骨假体由两片呈梯形的Medpor薄片和基座组成,所述Medpor薄片后半部分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其中所述Medpor薄片顶端的前半部分连接,所述基座分别与两片Medpor薄片下端连接;所述侧鼻软骨假体横跨在中隔软骨假体Medpor薄片顶端,侧鼻软骨假体表层为硅胶,下层为Medpor,呈半椭圆形,包括直线一端为头侧,与头侧对应的弧形一端为尾侧,以及两侧,头侧边缘及两侧边缘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所述鼻翼软骨假体与鼻翼籽骨假体呈一体式,形状与人体鼻翼软骨及鼻翼籽骨外形一致,鼻翼软骨假体设置在中隔软骨假体Medpor薄片前端,鼻翼软骨假体与鼻翼籽骨假体末端之前的部分表层为PTFE,下层为硅胶,鼻翼籽骨假体末端为Medpor,设计成插槽式的雕刻区,所述鼻翼软骨假体下层与侧鼻软骨假体表层尾侧相连。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Medpor薄片中下部水平设置硅胶条。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Medpor薄片设置圆孔,且两片Medpor薄片上的圆孔相互错开。作为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座设置雕刻区。作为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座设置钛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使再造鼻外形精细、功能满意、安全性高;解决了传统鼻部软骨支架相关手术材料少、材料性能不相适的材料问题;以及供区创伤、供区并发症、后遗症的供区问题,将同时给术者和患者带来便利。本专利技术克服自体组织鼻再造术的技术不足:1、不存在估计所需移植量不准确所带来的问题,如估计太多,可适当修去假体,不存在自体组织浪费问题。如估计太少,则更换更大号的假体。2、不存在从供区采取移植材料时的诸多并发症,减轻了术后患者疼痛,且不存在供区术后的后遗症。3、不存在雕刻假体的技术问题,因为最为精细的鼻头部分已于术前定型,无需雕刻;假体中侧鼻软骨、中隔软骨部分为Medpor,可反复塑形。不存在雕刻假体的量不够的问题。4、在适当的部位设置了可供外科医生根据具体患者情况进行减修的雕刻区域,加上插槽设计和设置在基座底部的钛钉,使假体支架能与受区周围各组织充分固定。本专利技术克服人工材料鼻再造术的技术不足表现在:1、外型:大大突破了“L”型假体,柳叶型假体,鼻头假体,鼻中隔假体等以往假体的简单结构,设计出精细的各部鼻支架,从而使手术后的鼻支架结构与自然鼻完全一样。2、功能:利用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加以组合,在适当部位加以利用,因而较好模拟了鼻部软骨支架的特性。3、术后并发症:多处插槽固定及基座底部的钛钉固定,将大大减少术后支架移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改原先L型假体鼻尖部位的点式支撑为双侧大翼软骨面式支撑,从而分散了压力,减少假体穿出率。 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中所示标号如下:1——中隔软骨假体;11——Medpor薄片;12——基座;111——Medpor薄片后半部分;112——Medpor薄片下端;113——Medpor薄片顶端的前半部分;114——Medpor薄片顶端;115——Medpor薄片前端;2——侧鼻软骨假体;21——头侧;22——尾侧;23——两侧;3——鼻翼软骨假体;4——鼻翼籽骨假体;5——硅胶条;61、62、63、64、65——雕刻区;7——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的作用仅是解释而非限定本专利技术。制备实施例人工仿生鼻支架由Medpor,PTFE和硅胶三种材料组成,分别模拟中隔软骨、侧鼻软骨、鼻翼软骨及鼻翼籽骨,四个部分相互连接。图中斜线区域为假体向外延伸部分,供术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雕刻,即所谓雕刻区。(1)中隔软骨假体1,如图3所示,由两片呈梯形的Medpor薄片11和基座12组成,所述Medpor薄片后半部分111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61,以便和筛骨垂直板更好结合,其中所述顶端的前半部分113连接,其余部分分开,所述基座12分别与两片Medpor薄片下端112连接,呈加宽加厚的倒T型设计,以便更好的固定于梨骨及上颌骨。Medpor薄片11中下部水平增加硅胶条5,可增加支架韧性,使其在左右向有一定活动度,更好模拟真实的中隔软骨,且在受到外力碰撞时,起到一定缓冲作用。Medpor薄片11上可以布满直径2mm,间隔2mm的圆孔7结构,且两片Medpor 上的空隙相互错开,可用做术中固定及术后鼻部软组织对残存中隔软骨的营养,以免发生中隔软骨坏死。基座12设置雕刻区65。为了更好的固定,基座12底部可设置钛钉固定(图示未画出)。(2)侧鼻软骨假体2,横跨在中隔软骨假体1Medpor薄片顶端114,如图2、图3所示,侧鼻软骨假体2表层为硅胶,术后支架与正常组织间形成的包膜可一定程度上模拟正常人体鼻背皮肤移动度大的特点;下层为Medpor,以更好支持鼻背部结构,且能与其下的组织紧密连接,以此模拟正常人体鼻腔内粘膜活动小的特点,同时增大了鼻腔通气量,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再造鼻通气不佳的可能。呈半椭圆形,包括直线一端为头侧21,与头侧21对应的弧形一端为尾侧22,以及两侧23,头侧21边缘及两侧23边缘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62、63。尾侧22与鼻翼软骨假体3相连(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仿生鼻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软骨假体、侧鼻软骨假体、鼻翼软骨假体及鼻翼籽骨假体,四个部分相互连接,所述中隔软骨假体由两片呈梯形的Medpor薄片和基座组成,所述Medpor薄片后半部分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其中所述Medpor薄片顶端的前半部分连接,所述基座分别与两片Medpor薄片下端连接;所述侧鼻软骨假体横跨在中隔软骨假体Medpor薄片顶端,侧鼻软骨假体表层为硅胶,下层为Medpor,呈半椭圆形,包括直线一端为头侧,与头侧对应的弧形一端为尾侧,以及两侧,头侧边缘及两侧边缘设计为插槽式的雕刻区;所述鼻翼软骨假体与鼻翼籽骨假体呈一体式,形状与人体鼻翼软骨及鼻翼籽骨外形一致,鼻翼软骨假体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峰,朱海男,沈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