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734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节骨、一上支杆、一防风件、一第二节骨及一联系杆。通过设置防风件于第一节骨与第二节骨间,并与两节骨枢设,加上防风件与第二节骨可分离地相互卡合,以当平时使用时,防风件与第二节骨为卡合状态,而当强风袭来时,防风件与第二节骨解除卡合,以使第二节骨可相对防风件转动,而此时防风件也会跟着相对第一节骨转动,藉此可使第二节骨顺着风向上翻,并在未损坏的情况下形成受风力较小的翻折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此解决现有迷你伞的伞骨结构无法抵抗强风而容易因此损坏的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伞骨结构,尤指一种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迷你伞大多具有一中棒91、一上巢92、一下巢93及多数伞骨结构;上巢92装设于中棒91接近顶端处;下巢93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中棒91,且位于上巢92下方;各伞骨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节骨94、一上支杆95、一第二节骨96及一联系杆97 ;第一节骨94内端枢设下巢93 ;上支杆95的两端分别枢设上巢92及第一节骨94约中段处;第二节骨96内端接近端部处枢设第一节骨94外端;联系杆97的两端分别枢设上支杆95接近外端端部处及第二节骨96的内端,且联系杆97与第一节骨94约略平行。雨伞打开时,使用者将下巢93向上推动,此时,第一节骨94及上支杆95受到连带影响,而分别相对下巢93及上巢92转动,并藉此向外撑开;而由于第一节骨94、上支杆95、 联系杆97及第二节骨96约略成一平行四边形,因此联系杆97及第二节骨96连带受到影响而跟着向外撑开。然而当强风袭来时,伞面会欲带动第二节骨96向上弯折,然而在下巢93不移动的情况下,第一节骨94及上支杆95皆无法转动,所以第二节骨96也连带无法转动;因此若是风力过强,则伞面容易因强制带动第二节骨96及联系杆97转动,进而导致该等骨架的枢设处变形、损坏,造成该伞无法开阖及使用。因此,其伞骨结构无法抵抗强风而容易因此损坏的迷你伞,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迷你伞的伞骨结构无法抵抗强风而容易因此损坏的缺点及不足, 本技术提供一种迷你抗风伞之伞骨结构,其可有效抵抗强风,进而不易因此而损坏。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中包含一第一节骨;一上支杆,其与第一节骨相互枢设;一防风件,其与第一节骨相互枢设;一第二节骨,其与防风件相互枢设,且第二节骨可分离地卡合防风件;一联系杆,其与上支杆及第二节骨相互枢设;其中,当第二节骨卡合防风件时,第一节骨、上支杆、第二节骨及联系杆围绕出一四边形。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迷你抗风伞之伞骨结构,其中第二节骨的截面呈U型,且开口向下,第二节骨的两侧壁面各贯穿成型有一嵌合孔;防风件的截面也呈U型,且开口向下, 防风件的两侧壁面各突出成型有一嵌合部,两嵌合部可分离地嵌合于第二节骨的两嵌合孔。进一步而言,所述得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其中上支杆以其中一端部枢设第一节骨中段处;第一节骨以一端部枢设防风件中段处;防风件以一端部枢设第二节骨接近端部处;联系杆以其两端部分别枢设上支杆接近端部处及第二节骨的端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防风件于第一节骨与第二节骨之间,并且与两节骨枢设,加上防风件与第二节骨可分离地相互卡合,以当平时使用时,防风件与第二节骨为卡合的状态,而当强风袭来时,防风件与第二节骨解除卡合,以使第二节骨可相对防风件转动,而此时防风件会跟着相对第一节骨转动,藉此可使第二节骨顺着风向上翻,并在未损坏的情况下形成受风力较小的翻折状态。本技术藉此达到可有效抵抗强风,进而不易因此而损坏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正常使用收折时,通过可使防风件卡合于第二节骨, 以使第二节骨不会外翻,进而可如同一般迷你伞成w状的收折,且免于增加收折时的难度。本技术之再一优点在于,通过使第二节骨的截面呈U型,以可当防风件与第二节骨相互卡合时,第二节骨可套设包覆防风件,进而有效降低整体伞骨及迷你伞的体积, 并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设后开伞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装设后开伞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装设后收折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装设后开花时的侧视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伞骨结构的侧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第一节骨20上支杆30防风件31嵌合部40第二节骨41嵌合孔50联系杆60第三节骨71中棒72上巢73下巢74伞面91中棒92上巢93下巢94第一节骨95上支杆96第二节骨97联系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示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迷你抗风伞的伞骨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节骨10、一上支杆20、一防风件30、一第二节骨40、一联系杆50及一第三节骨6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前述的上支杆20,其外端与第一节骨10约中段处相互枢设。前述的防风件30,其约中段处与第一节骨10的外端相互枢设;防风件30的截面呈U型,且开口向下,防风件30的两侧壁面各突出成型有一嵌合部31。前述的第二节骨40,其接近内端处与防风件30的内端相互枢设;第二节骨40的截面呈U型,且开口向下,第二节骨40的两侧壁面各贯穿成型有一嵌合孔41,两嵌合孔41 可分离地嵌合于防风件30的两嵌合部31。 前述的联系杆50,其内端与上支杆20接近外端处相互枢设,其外端与第二节骨40 的内端相互枢设。前述的第三节骨60,其内端与第二节骨40外端相互枢设。使用时,须以多数组伞骨结构搭配一中棒71、一上巢72、一下巢73及一伞面74,上巢72装设于中棒71接近顶端处;下巢73可上下滑动地套设中棒71,且位于上巢72下方; 各伞骨结构环绕设置于上巢72及下巢73,其中各第一节骨10的内端枢设下巢73,各上支杆20的内端枢设上巢72 ;伞面74设于中棒71顶端及各伞骨结构上。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收折状态时,第一节骨10、第二节骨40及第三节骨60约略成平行,且防风件30的嵌合部31嵌合于第二节骨40上(如图4所示);欲开伞时,上推下巢73,第一节骨10受其影响而相对向下转动,上支杆20也连带相对上巢72向上转动; 而由于第一节骨10、上支杆20、第二节骨40及联系杆50约略形成一平行四边形,因此第二节骨40及联系杆50受到前两者10、20的影响,进而跟着转动并向外撑开伞面,最后再手动调整第三节骨60 (如图2所示),到此即完成开伞并可用以遮雨等使用。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示,在使用时如遇强风袭来,则伞面会受风力而欲使第二节骨40及第三节骨60向上相对弯折,此时第三节骨60可顺着收折方向向上弯折没问题, 而第二节骨40则会因下巢73不动时,第一节骨10及上支杆20无法转动,进而第二节骨40 连带无法转动,所以风力便传达到第二节骨40与防风件30的嵌合处;当风力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二节骨40的嵌合孔41便会脱离防风件30的嵌合部31,进而使得第二节骨40可相对防风件30转动,而此时防风件30会跟着相对第一节骨10转动,藉此便可使第二节骨40顺着风向上翻,并在未损坏的情况下形成受风力较小的翻折状态。本技术藉此达到可有效抵抗强风,进而不易因此而损坏的目的。此外,在正常使用收折时,通过可使防风件30卡合于第二节骨40,以使第二节骨 40不会外翻,进而可如同一般迷你伞成w状的收折,且免于增加收折时的难度。再者,通过使第二节骨40的截面呈U型,以可当防风件30与第二节骨40相互卡合时,第二节骨40可套设包覆防风件30,进而有效降低整体伞骨及迷你伞的体积,并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政泰洋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