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478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中圈,且此中圈上下对称地分成上中圈和下中圈,以此上中圈与下中圈结合面的外周边为中心线,在上、下中圈的外侧部和内侧部分别对应开设横截面呈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中滚道和内中滚道,此上、下中圈上的外中滚道与外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内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A,此上、下中圈上的内中滚道与内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B,形成双排滚柱滚道;在此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B中分别对应安装滚柱Ⅰ和滚柱Ⅱ以及隔离块I和隔离块II,该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在同一回转平面内有二排滚动体:滚柱Ⅰ和滚柱Ⅱ,提高了承载能力和抗倾覆力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回转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滚柱式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现在回转支承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机械大型化也对回转支承的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单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因受轴向尺寸的限制,其承载能力和抗倾覆能力受到限制,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在轴向尺寸相对固定的状况下,有效的提高滚柱式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不仅满足机械大型化的要求,而且能进一步拓展滚柱式回转支承的使用领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是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 内圈、滚柱、隔离块和油嘴、密封条,其特征是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中圈,且此中圈上下对称地分成上中圈和下中圈,在此上中圈和下中圈的环平面的中部分别圆周均布地开设同轴的上下轴向通孔并穿装螺栓而连接成一体,以此上中圈与下中圈结合面的外周边为中心线,在上、下中圈的外侧部和内侧部分别对应开设横截面呈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中滚道和内中滚道,且此半矩形或半菱形的角位于上中圈与下中圈的结合面上;此上、下中圈上的外中滚道与外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内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A,此上、下中圈上的内中滚道与内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B,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 B形成双排滚柱滚道;在此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B中分别对应安装滚柱I和滚柱II以及隔离块I和隔离块II,此外,在外圈的上环面上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而在外圈的内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在此直盲孔上旋装油嘴;在内圈的上环面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而在内圈的外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I,在此直盲孔上旋装油嘴。此外,在上中圈的顶端部的外周和内周上对应位于内、外圈的上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上密封条I和上密封条II,在外圈的内环面和内圈的外环面的下端部对应位于下中圈的下环面的下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下密封条I和下密封条II ;该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在同一回转平面内有二排滚动体滚柱I和滚柱II,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承载能力,这种结构在承受轴向载荷及倾覆力矩方面有很大幅度的加强,从而达到在相对固定的轴向尺寸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更大载荷的目的,并且可以实现双向回转的功能。本技术所提出的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滚柱式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不仅满足机械大型化的要求,而且能进一步拓展了滚柱式回转支承的使用领域。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的半剖主视示意图。图1中1、外圈 2、油嘴 3、滚柱I 4、外中滚道5、上中圈 6、下中圈 7、滚柱II 8、内中滚道 9、直盲孔 10、内圈 11、上密封条 I 12、上密封条II 13、下密封条I 14、下密封条II。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内圈10、滚柱、隔离块和油嘴、密封条,其特征是在外圈1与内圈10之间设置中圈,且此中圈上下对称地分成上中圈5和下中圈6,在此上中圈5和下中圈6的环平面的中部分别圆周均布地开设同轴的上下轴向通孔并穿装螺栓而连接成一体,以此上中圈5与下中圈6结合面的外周边为中心线,在上、下中圈5、6的外侧部和内侧部分别开设横截面呈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中滚道4和内中滚道8,且此半矩形或半菱形的角位于上中圈5与下中圈6的结合面上,此上、下中圈5、6上的外中滚道4与外圈1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内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A,此上、下中圈5、6上的内中滚道8与内圈10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B,形成平面双排滚柱滚道,在此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B中分别对应安装滚柱I 3和滚柱II 7以及隔离块I和隔离块II,此外,在外圈1的上环面上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而在外圈1的内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在此直盲孔上旋装油嘴2,在内圈10的上环面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9,而在内圈10的外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9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I,在此直盲孔9上旋装油嘴,此外,在上中圈5的顶端部的外周和内周上对应位于外、内圈1、10的上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上密封条I 11和上密封条1112,在外圈1的内环面和内圈10的外环面的下端部对应位于下中圈6的下环面的下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下密封条13和下密封条1114,该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在同一回转平面内有二排滚动体滚柱I 3、II 7,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承载能力,这种结构在承受轴向载荷及倾覆力矩方面有很大幅度的加强,从而达到在相对固定的轴向尺寸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更大载荷的目的,并且可以实现双向回转的功能。权利要求1. 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内圈(10)、滚柱、隔离块和油嘴 、密封条,其特征是在外圈(1)与内圈(10)之间设置中圈,且此中圈上下对称地分成上中圈(5 )和下中圈(6 ),在此上中圈(5 )和下中圈(6 )的环平面的中部分别圆周均布地开设同轴的上下轴向通孔并穿装螺栓而连接成一体,以此上中圈(5)与下中圈(6)结合面的外周边为中心线,在上、下中圈(5、6)的外侧部和内侧部分别开设横截面呈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中滚道(4)和内中滚道(8),且此半矩形或半菱形的角位于上中圈(5)与下中圈(6)的结合面上,此上、下中圈(5、6)上的外中滚道(4)与外圈(1)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内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A,此上、下中圈(5、6)上的内中滚道(8)与内圈(10)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B,形成平面双排滚柱滚道,在此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B中分别对应安装滚柱I (3)和滚柱II (7)以及隔离块I和隔离块II,此外,在外圈(1)的上环面上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而在外圈(1)的内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在此直盲孔上旋装油嘴(2),在内圈(10)的上环面开设竖向下置的直盲孔 (9),而在内圈(10)的外滚道上开设与此直盲孔(9)相通的径向孔,以形成润滑油道II,在此直盲孔(9)上旋装油嘴;此外,在上中圈(5)的顶端部的外周和内周上对应位于外、内圈 (1、10)的上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上密封条I (11)、上密封条II (12),在外圈(1)的内环面和内圈(10)的外环面的下端部对应位于下中圈(6)的下环面的下方部位分别开设油封环槽并对应安装下密封条I (13)和下密封条II (1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水平双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中圈,且此中圈上下对称地分成上中圈和下中圈,以此上中圈与下中圈结合面的外周边为中心线,在上、下中圈的外侧部和内侧部分别对应开设横截面呈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中滚道和内中滚道,此上、下中圈上的外中滚道与外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内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A,此上、下中圈上的内中滚道与内圈上的半矩形或半菱形的外滚道对称地组成滚柱滚道B,形成双排滚柱滚道;在此滚柱滚道A和滚柱滚道B中分别对应安装滚柱Ⅰ和滚柱Ⅱ以及隔离块I和隔离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东关元清吴芳黄鲁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