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幼林专利>正文

一种双板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23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可用于锅炉烟气的脱硫除尘,也可用于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脱硫技术改造。在主筒中部设旋流板,强化气液混合接触,上部设环形挡水沿与挡水槽,顶部有脱硫吸收液雾化喷嘴;在副筒中部设除雾脱水旋流板,下部有保证气液分流的脱水套筒与脱水排放管。本装置可以较小的投资、简化的结构,实现高效除尘脱硫的功能要求,尤其适用于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脱硫技术改造。(*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适用于工业锅炉及电站锅炉的高效脱硫除尘。目前,在燃煤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中,相当一部分装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其工作原理是将燃烧设备中排除的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一个文丘里管,切向进入水膜除尘器(又称“主筒”或“捕滴器”),主筒上部设有溢水槽,将循环水引入外槽从而在内槽溢流形成内壁下流水膜,清洗自下向上弱势旋转流动的烟气中的粉尘。由于气液接触不充分,除尘效率一般低于90%,并且基本没有脱硫功能,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近几年有些改进,是在主筒内部增设3~4级旋流板,旋流板排液采取扇型溢流口集中再分布,此种方式可提高效率,但耗用材料多,安装复杂,阻力也有较大增加。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及上述改进了的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简便结构,在不较大改变原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外部结构以及不大量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集除尘脱硫技术于一体,既不过度增加系统阻力,又能够大大提高除尘脱硫效率。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既可做为新型产品推广应用,也可做为传统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脱硫技术改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文丘里管、主筒与布液装置、副筒组成。主筒中部设旋流板,上部为90°喷淋布水膜装置,其上部做有一道外凸直角三角形挡水沿和三道倒直角三角形内凹挡水槽,主筒顶部有脱硫雾化喷嘴;在副筒中部按气流方向设除雾脱水旋流板,下部为脱水套筒,脱水套筒中间连接出风口,底部设脱水排放管。如图所示,图一(1)进风文丘里管;(2)主筒;(3)稳流柱;(4)旋流板;(5)布水膜环形管;(6)布水膜喷嘴;(7)挡水沿;(8)挡水槽;(9)脱硫雾化喷嘴;(10)副筒;(11)除雾脱水旋流板;(12)脱水套筒;(13)脱水排放管。图二(6)90°喷淋布水膜喷嘴。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最佳实施方式从燃烧设备中排出的烟气经进风文丘里管(1)切向进入主筒(2)底部围绕稳流柱(3)做向上旋转运动,主筒的上部由布水膜环形管(5)引入的多个90°布水膜喷嘴(6)在内壁面形成向下贴壁水流,与自下而上的烟气接触,使旋转烟气中趋向筒壁的尘粒得以清洗,如果喷出液体含有碱性介质,则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液膜也能接触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与硫酸盐固体颗粒。主筒中部装设的旋流板(4)正是在气、液、固三相传质过程中起到了突出的强化作用。由于旋流板罩筒与内壁保持适当的距离,形成的环形通道并不破坏整体水膜,因而在强化气液接触的同时形成了气液的合理分流。布水膜喷嘴(6)上部的挡水沿(7)和挡水槽(8)可有效地阻止液流向后部夹带。顶部安装的雾化喷嘴(9)可引入pH值较高的脱硫吸收液,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进入副筒(10)的烟气,在持续气液混合反应后在中部除雾脱水旋流板(11)被强制分离,浓缩的水雾液滴被抛向筒壁形成向下的泻流,在脱水套筒(12)与内壁面的狭缝中不被干扰的流至底部,由密封状态的脱水排放管(13)排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集除尘脱硫于一个装置内,在于主筒、副筒均设旋流板,强化气、液、固混合接触,提高了除尘、脱硫效率;同时强化气液分离,有效降低出口烟气的含湿量,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对于除尘脱硫性能要求更高的场合,也可以在主筒、副筒再增设一级旋流板。在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基础上,在主筒增设一级旋流板,加装吸收液的雾化喷嘴;在副筒增设一级旋流板,下部加装脱水套筒与排放管,即可显著地提高除尘、脱硫效率,完成脱硫技术改造。权利要求1.一种双板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分别装有旋流板(4)、(11)的主筒(2)和副筒(10),其特征是1)旋流板罩筒与内壁有适当间隙;2)主筒(2)上部内壁做有外凸直角三角形挡水沿(7)和三道倒直角三角形内凹挡水槽(8);3)副筒(10)下部装有脱水套筒(12)与出风口相连,底部有密封的脱水排放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板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是主筒内壁装有多个90°布水膜喷嘴(6)与外部布水膜环形管(5)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板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是主筒顶部装有吸收液雾化喷嘴(9)。专利摘要一种高效除尘脱硫装置,可用于锅炉烟气的脱硫除尘,也可用于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脱硫技术改造。在主筒中部设旋流板,强化气液混合接触,上部设环形挡水沿与挡水槽,顶部有脱硫吸收液雾化喷嘴;在副筒中部设除雾脱水旋流板,下部有保证气液分流的脱水套筒与脱水排放管。本装置可以较小的投资、简化的结构,实现高效除尘脱硫的功能要求,尤其适用于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脱硫技术改造。文档编号B01D53/78GK2484103SQ0120469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幼林 申请人:刘幼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板水膜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分别装有旋流板(4)、(11)的主筒(2)和副筒(10),其特征是:1)旋流板罩筒与内壁有适当间隙;2)主筒(2)上部内壁做有外凸直角三角形挡水沿(7)和三道倒直角三角形内凹挡水槽(8);3)副筒( 10)下部装有脱水套筒(12)与出风口相连,底部有密封的脱水排放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幼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幼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