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乳灌装装置,包括缓冲箱(1),在缓冲箱(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管道(3)与进料口(2)连通,在进料管道(3)上设置有控制进料量的第一控制阀(31),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头(4),在每个灌装头(4)上均设置有控制出料量的第二控制阀(41),进一步包括寻轨(7),在寻轨(7)上安放有灌装容器,灌装头(4)设置在寻轨(7)之上以对灌装容器进行灌装。多个灌装头(4)以线形、圆形或椭圆形,成单排或多排布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液位差自流下料原理进行灌装,避免了灌装过程对炼乳粘稠度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品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炼乳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推进,对于流体介质的灌装常采用自动灌装技术。在现有的灌装设备中,灌装设备的结构、控制过程和操作手段较复杂,对于粘稠介质 (例如炼乳)的灌装,灌装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对粘稠介质的粘稠度产生负面影响, 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炼乳灌装装置,采用液位差自流下料原理进行灌装,避免了灌装过程对炼乳粘稠度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炼乳灌装装置,包括缓冲箱,在缓冲箱上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管道与进料口连通,在进料管道上设置有控制进料量的第一控制阀,在缓冲箱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头,在每个灌装头上均设置有控制出料量的第二控制阀,进一步包括寻轨,在寻轨上安放有灌装容器,灌装头设置在寻轨之上以对灌装容器进行灌装。优选的,多个灌装头以线形、圆形或椭圆形,成单排或多排布置。优选的,在缓冲箱上设置有视镜窗口。优选的,在缓冲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在寻轨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优选的,所述炼乳灌装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采用液位差自流下料原理进行灌装,排除了剪切力对炼乳粘稠度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品质。通过第二控制阀调节灌装出料量,可满足生产节奏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多罐同时灌装或单罐灌装的方式,满足了灌装生产的多样化。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炼乳灌装装置的机构示意图。1、缓冲箱2、进料口3、进料管道31、第一控制阀 4、灌装头41、第二控制阀5、视镜窗口6、第一支撑架 7、寻轨8、第二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炼乳灌装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炼乳灌装装置,包括缓冲箱1,在缓冲箱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 2,进料管道3与进料口 2连通,在进料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1,第一控制阀31用于控制进料量。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头4,多个灌装头4以线形、圆形或椭圆形,成单排或多排布置,在每个灌装头4上均设置有控制出料量的第二控制阀41。该炼乳灌装装置进一步包括寻轨7,在寻轨7上安放有灌装容器,灌装头4设置在寻轨7之上,通过第二控制阀41调节灌装出料量,对安放在寻轨7上的灌装容器进行灌装。本技术中,采用液位差自流下料原理进行灌装,排除了剪切力对炼乳粘稠度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品质。通过第二控制阀调节灌装出料量,可满足生产节奏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多罐同时灌装或单罐灌装的方式,满足了灌装生产的多样化。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6,在寻轨7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8。在缓冲箱1上设置有视镜窗口 5。本技术提出的炼乳灌装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炼乳灌装装置无卫生死角,便于清洗和消毒。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炼乳灌装装置,包括缓冲箱(1),在缓冲箱(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 O),进料管道 (3)与进料口( 连通,在进料管道C3)上设置有控制进料量的第一控制阀(31),其特征在于,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头G),在每个灌装头(4)上均设置有控制出料量的第二控制阀(41),进一步包括寻轨(7),在寻轨(7)上安放有灌装容器,灌装头(4)设置在寻轨(7)之上以对灌装容器进行灌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乳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灌装头以线形、圆形或椭圆形,成单排或多排布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炼乳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缓冲箱(1)上设置有视镜窗口(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炼乳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架(6),在寻轨(7)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8)。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炼乳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炼乳灌装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炼乳灌装装置,包括缓冲箱(1),在缓冲箱(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管道(3)与进料口(2)连通,在进料管道(3)上设置有控制进料量的第一控制阀(31),在缓冲箱(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灌装头(4),在每个灌装头(4)上均设置有控制出料量的第二控制阀(41),进一步包括寻轨(7),在寻轨(7)上安放有灌装容器,灌装头(4)设置在寻轨(7)之上以对灌装容器进行灌装。多个灌装头(4)以线形、圆形或椭圆形,成单排或多排布置。在本技术中,采用液位差自流下料原理进行灌装,避免了灌装过程对炼乳粘稠度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文档编号B65B37/00GK202219861SQ20112028020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侯艳东, 徐之田 申请人: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之田,侯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