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35924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2 02:18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空气调节器,其用于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在空调室的外部形成收容室,并形成有连通空调室和收容室的连通口;和第二空气调节器,其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其被插入到上述收容室并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连通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在将第二空气调节器插入到收容室的状态下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能够以多级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并且第二空气调节器拉出到收容室外部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循环室内的空气而对室内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涉及包括分别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的多个空气调节器且多个空气调节器中的任一个空气调节器可插入到另一个空气调节器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空气调节器作为将室内空气维持为舒适的状态的装置,包括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器、对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器、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器、对室内进行除湿的除湿器、对室内进行加湿的加湿器、净化室内的净化器等。空气调节器可定位地设置在室内或者可移动地构成,根据用户的选择,在一个室内可同时使用制冷器、制热器、制冷制热器、除湿器、加湿器、净化器等。空气调节器中,制冷器、制热器或制冷制热器等可用作在多个室内中的特定室内定位设置而使用的定位型空气调节器,除湿器、加湿器或净化器等可用作移动到多个室内使用的移动型空气调节器。移动型空气调节器可在设置有定位型空气调节器的室内与定位型空气调节器一同运转,并可在未设置定位型空气调节器的其他室内独自运转。以往在室内置有多个空气调节器时,由于各个空气调节器占据空间,因此出现室内的空间利用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该空气调节系统可提高室内的空间利用度,并且在将多个空气调节器中的任一个空气调节器插入到另一个空气调节器的状态下,多个空气调节器依次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而排出,由此可提高空调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增大空气调节器的空气吸入量快速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系统。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气调节器,其用于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室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在上述空调室的外部形成有收容室,并形成有用于连通上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连通口,和第二空气调节器,其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排出,或者,其被插入到上述收容室内,吸入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调节之后通过上述连通口排出。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下部形成上述收容室,并在上述收容室的上侧形成上述空调室。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形成有朝向上侧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在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被插入到上述收容室内时,通过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经由上述连通口和空调室之后排出到外部。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划分上述空调室和收容室的划分板部,上述连通口以开口方式形成在上述划分板部上。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在上述空调室的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并在上述空调室的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吸入口,上述连通口形成为使其空气吸入方向与上述左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及上述右侧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吸入方向相垂直。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用于将空气吸入到上述空调室之后排出的第一送风单元,当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上述第一送风单元旋转。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形成有用于排出上述空调室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并且设置有用于开闭空气排出口的排出口开闭机构,当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停止而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运转时,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的上述排出口开闭机构开放上述空气排出口。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还包括连通口门,其配置成能开闭上述连通口,和门驱动机构,其使上述连通口门进行开闭动作。上述第二空气调节器当位于上述收容室的外部时,在其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之间循环空气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信号接收部,其设置在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中一方上,和远程操纵器,其设置有向上述信号接收部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用于对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进行远程操纵。上述第一空气调节器包括底座,其前面和背面开放,在其内侧具备用于形成上述收容室的空间,在其上部以开口方式形成有上述连通口,主机壳,其遮挡上述底座的背面, 在其与上述底座之间形成上述收容室;吸入面板,其设置在上述底座的上侧,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排出面板,其设置在上述主机壳的上部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根据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由于使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在第一空气调节器中再次经过调节之后排出到室内,因此具有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能排出经过最佳调节的空气的优点。另外,由于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通过位于比收容室高的位置的空调室的空气排出口排出,因此具有与将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经过调节的空气朝向收容室的前方排出的情况相比可更加宽阔地分散经过调节的空气的优点。另外,当第二空气调节器位于收容室的外部并运转第一空气调节器时,由于使室内的空气不仅通过形成在空调室的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空调室,还通过收容室及连通口吸入到空调室,因此具有可增大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吸入量,使室内的空气快速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并进行调节的优点。另外,由于第一空气调节器使空气吸入到空调室的三面,因此具有使室内的空气快速吸入到第一空气调节器进行调节的优点。另外,当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停止第一空气调节器时,根据第一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单元的驱动,可增大吸入到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吸入量,具有使室内的空气被第二空气调节器快速吸入并进行调节的优点。另外,当停止第一空气调节器,运转第二空气调节器时,由于第一空气调节器的排出口开闭机构开放第一空气调节器的空气排出口,因此具有第一排出口开闭机构不阻碍在第二空气调节器中流动的空气的排出,并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另外,由于连通口被连通口门关闭,因此具有在不使用第一空气调节器时可防止灰尘等异物通过连通口入侵到空调室的优点。另外,由于增大基于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室内空气的循环,因此具有可有效地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优点。另外,具有使远程操纵器和信号接收部的个数最少化的同时可操作第一空气调节器和第二空气调节器的优点。另外,由于主机壳与底座一同形成收容室的同时支撑排出面板,因此具有使部件数最少化的同时强度高的优点。通过后续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1及图2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外部与第一空气调节器一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时的剖视图;图6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停止运转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针对方向的定义,以空气调节系统作为基准,将空气调节系统的左侧(纸面右侧)定义为“左侧”,将空气调节系统的右侧(纸面左侧)定义为“右侧”,将空气调节系统的上侧(纸面上侧)定义为“上侧”,将空气调节系统的下侧(纸面下侧)定义为“下侧”。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系统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1及图2中所示的第二空气调节器在第一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星镇赵正来朴洙俊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