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阀以及与流体阀的致动器一起使用的偏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516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19:24
一种与流体阀的活塞致动器一起使用的偏置装置,该偏置装置包括管状基座元件、管状定位元件、管状基座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外部环状凸缘与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外部环状凸缘之间的偏置元件。所述管状定位元件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元件之中,所述管状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内部凸缘上的开口。所述管状定位元件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支架之中,所述管状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内部凸缘上的开口。所述偏置元件抵靠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以及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涉及偏置装置,特别涉及与流体控制阀的致动器一起使用的偏置直O
技术介绍
流体控制阀(例如直线阀、旋转阀等)被普遍使用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以控制过程流体的流动。控制阀典型地包括致动器(例如气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等),以使控制阀的操作自动化。为了给这些致动器提供偏置功能,在致动器内普遍放置弹簧,以在例如系统故障期间将控制阀的活塞偏置至和/或使控制阀的流体控制元件返回至故障保护位置(例如开启位置、闭合位置)。尽管该弹簧给致动器提供了偏置功能,但是由于弹簧施加于致动器的不同部件的力,致动器的装配和/或拆卸可能会有些困难。图1示出了一种已知致动器100,其通过多个紧固件106耦接至阀门104(例如球阀、滑动杆阀)的主体102。致动器100包括缸体108,其通过多个连杆114和紧固件116 耦接于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12之间。缸体108限定室118,活塞120、弹簧122和致动器杆124的一部分被放置在室118内。在活塞致动器内,弹簧122为致动器100提供故障保护功能,以在例如系统故障期间通过活塞120将阀门104的流体控制元件(例如阀塞)(未图示)移动至故障保护位置(例如开启位置或闭合位置)。致动器杆1 是穿过由第二板 112限定的开孔126以及由致动器100的轭130限定的开孔128而放置的。实践中,致动器100可耦接至阀门104,以控制通过阀门104的流体流动。特别地, 致动器可用于控制可操作地耦接至致动器杆1 的流体控制元件在阀门104中的位置。运作时,为使流体控制元件在阀门104中移动,提供一个跨越第一室部分132和第二室部分 134的压差。例如,为使流体控制元件在阀门主体102中竖直向下移动(例如朝向阀门主体102内的开口或阀座),活塞120可由通过例如端口 148抽入流体(例如空气、过程流体、 液压流体等)朝向第二板112移动,以增大在第一室部分132的压强。随着在第一室部分 132的压强增大,施加于活塞120的第一表面136的力也增大,直至弹簧122施加于活塞120 的第二表面138的力不敌在第一室部分132的压强施加于第一表面136的力。因此,活塞 120和致动器杆124(它们耦接在一起)朝向第二板112移动,以使流体控制元件移动在阀门104之中。或者,为使流体控制元件在阀门104中竖直向上移动,活塞120可由通过端口 148 排出流体朝向第一板Iio移动,以减小在第一室部分132的压强,使得弹簧122施加于活塞 120的第二表面138的力超过在该压强施加于第一表面136的力。因此,活塞120和致动器杆IM朝向第一板110移动,以使流体控制元件移动在阀门104之中。为装配致动器110,弹簧122被放置在室118内并邻近第二板112,然后活塞120和致动器杆1 导入弹簧122以及开孔126、128。然而,由于当被放置在室118内时弹簧122 典型地是完全松弛的,因此,将第一板110耦接至致动器100可能会较为困难。在一些例子中,为使第一板110可以被耦接至致动器100,连杆114必须要长,以当弹簧122松弛和/4或随着活塞120从缸体108部分地延伸时,使第一板110的开孔140可以和连杆114对准。 当紧固件116被固定在连杆114上时,第一板110朝向缸体108移动并压缩弹簧122,直至, 例如,第一板110接合缸体108的一端142。紧固件116必须在装配时被均勻地固定,以防止第一板110相对缸体108的顶部倾斜,而这会导致弹簧在缸体108中移位和/或不灵便。 在拆卸致动器100时,紧固件116从连杆114松开,这就在第一板110能从致动器100被移除之前松弛了弹簧12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便于致动器的装配和/或拆卸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与流体阀的活塞致动器一起使用的偏置装置,该偏置装置包括管状基座元件,其具有在空管的第一端处的外部环状凸缘和在该空管的第二端处的内部凸缘;管状定位元件,其具有在该管状定位元件的第一端处的板,该板横向延伸过该管状定位元件的外部边缘并形成围绕该管状定位元件的该第一端的周边的外部凸缘; 管状基座支架,其具有中空中心部分、在该中空中心部分的第一端处的外部环状凸缘和在该中空中心部分的第二端处的内部凸缘;以及偏置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与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之间。所述管状定位元件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元件之中,所述管状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所述内部凸缘上的开口。所述管状定位元件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管状基座支架之中,所述管状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所述内部凸缘上的开口。所述偏置元件抵靠所述管状基座元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以及所述管状基座支架的所述外部环状凸缘。根据本文所述例子的教导装配的偏置装置改善了安全性并降低了复杂度,和/或减少致动器的装配和/或拆卸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种已知的致动器和阀门;图2示出一种阀门以及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的教导构造的偏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3示出图2的阀门、致动器和偏置装置,该偏置装置处于部分压缩的位置;图4示出图2的偏置装置的分解剖视图;图5示出图2的偏置装置的初始装配位置的剖视图;图6示出图2的偏置装置的中间装配位置的剖视图,包括锁紧螺母;图7示出图2的偏置装置的完全已装配位置的剖视图;图8示出图2的偏置装置的完全受压缩位置的剖视图;图9是图2的偏置装置的透视图;图10是图2的偏置装置的管状定位元件和锁紧螺母的透视图;图11是图2的偏置装置的管状基座元件的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教导构造的偏置装置的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视图,包括设置在管状定位元件上的限位器元件;图13是图12的偏置装置的俯视图,示出该限位器元件以及形成于管状基座元件的内部环状凸缘内的槽;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教导构造的偏置装置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剖视图, 包括设置在管状基座元件的内表面上的限位器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一些例子示于上文指出的附图并在下文详细描述。在描述这些例子时,相似或相同的标记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这些附图并不一定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为清楚和/或简要起见,附图的某些零件和某些视图可能被示为按比例或示意性地放大。此外, 几个例子通篇被描述。任何例子的任何零件可能会与其他例子的其他零件一同被包括进来、作为其替代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其结合。在一些例子中,偏置装置包括预负荷的弹簧,其位于相对的基座元件的两端之间, 该相对的基座元件可伸缩地与定位元件耦接在一起。基座元件和定位元件可包括相对的凸缘,其相互接合和/或相互锁定,以限制基座元件和定位元件相对彼此运动的量。此外,偏置装置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定位装置,以限制基座元件或定位元件朝向彼此运动的量。虽然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偏置装置被描述为与致动器一起使用,这些示例性偏置装置可以用于任何其他适合的应用。图2示出示例性致动器200 (例如活塞致动器、单动式活塞致动器和双动式活塞致动器等),其通过轭锁紧螺母290耦接至阀门104的主体102。致动器200包括缸体208,其通过多个连杆214和紧固件216耦接于第一板210与第二板212之间。与上文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W·麦卡蒂
申请(专利权)人: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