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余军专利>正文

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38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箱体(1)、集油排水箱(3)、配重块(12)、进水管(8)、回油管(6)、排水控制阀(2)、以及连接集油排水箱(3)和配重块(12)的杠杆系统,杠杆系统的转动刀口(9)的下支承设置在横梁(4)上,横梁(4)上装有一块档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阀(2)的控制部分包括阀蕊(2)和阀杆(23)装在阀盖(19)上,阀的进水口(16)和排水口(27)设在阀座(17)上,阀座(17)和阀盖(19)上开有通水孔(18),阀盖(19)和阀座(17)之间的阀内腔内装有膜片(26),阀内腔顶部开有通道(21)。(*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油和水分离并自动排水的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尤其适用于各行各业储油罐的二次脱水和有机溶液中水的分离。现有储油罐的二次脱水不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排放的,它既费劳力又易跑油。专利号为“92232507.3”“油品储罐切水器”,利用液体的重力关系而自动排水,它将一只重度介于油和水之间的浮球安装在储罐油水切线上,靠浮力作用浮油随油水界面升降而排水,结构十分简单,制造成本很低。但由于浮油在界面上随浮球升降而晃动,所以排水时难免会带上少量的浮油,影响分离效果。南京金城环保工程设备厂研制并生产的QS-VXX型油罐切水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许多不足,它应用3液体在容器内部压强和油罐本身油水密度差的特征,利用杠杆原理,来达到自动切水回油的目的。该切水器使用的排水阀是锥阀,它的阀蕊、阀杆与进出水口都在同一中心线上,阀的锥面口就是排水口,所以它的排水量较小。另一方面,储油罐液位变化直接引起排水阀的压力变化,档板作用于阀杆,使阀关闭的作用力,必须首先克服排水阀的正压力,这个作用力的大小与阀的关闭口面积成正比,该阀的关闭口面积也就是集油排水箱出水口面积,出水口面积增大集油排水箱和配重块的重量也应按比例增大,因此阀的出水口面积不能过大,但为了保持阀的一定排水量,出水口面积又不能很小,所以由于该结构的缺陷,因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它的动作灵敏度。再则,该切水器从系统外进来的水为了缓冲水的冲力,分别进入排水箱和配重罐,进入配重罐的水再由管道进入排水箱,这样来回管道增加,就更加加大了该切水器的体积。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向社会提供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的高灵敏度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箱体、集油排水箱、配重块、进水管、回油管、排水控制阀,以及连接集油排水箱和配重块的杠杆系统,杠杆系统的转动刀口的下支承设置在横梁上,横梁上装有一块档板,该档板在集油排水箱下沉杠杆倾斜时能阻档排水控制阀的阀杆,使排水控制阀关闭。该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的排水控制阀的控制部分包括阀蕊和阀杆装在阀盖上,进出水口均在阀座上,阀座和阀盖上开有与控制部分相连通的通水孔,阀盖和阀座之间的阀内腔放有膜片、膜片上下移动使排水口开启和关闭;组成阀内腔的阀盖上开有通水通道,它与阀的溢水口相通,阀杆、阀蕊、溢水口都处于同一中心线上。该油水分离装置的杠杆系统,连接集油排水箱的一端为空心金属管,它与进水管相连通,连接配重块另一端的为轴杆,轴杆外套有弹簧,轴杆上装有一个调节配重块力臂距离的调节螺母。本技术的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采用排水与控制为一体的新颖排水控制阀,由于该排水控制阀的进水和排水口部分与阀的控制部分不在同一中心线上,阀的关闭口用通水孔与阀盖内进水口相连通,阀的关闭口面积大大小于阀的进水口面积,因此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启动阀杆使阀关闭,所以尽管储油罐液位变化而引起排水控制阀压力变化,但它给阀的控制部分所带来的影响不大,这样大大提高了该排水控制阀的动作灵敏度,使整个油水分离装置的体积大大缩小。再则,本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从储油罐进来的水都直接进入集油排水箱,省去了进入配重罐然后再进入集油排水箱的管道,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又一次缩小了该装置的体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排水控制阀的结构图。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和图2中的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的箱体1内装有集油排水箱3、排水控制阀2、回油管6、进水管8、杠杆系统由空心金属管5、轴杆10和转动刀口9所组成。空心金属管5与进水管8相通,并插入集油排水箱内3。图中的空心金属管5成矩形,进入集油排水箱3内的空心金属管5周壁相间开有出水孔,以缓冲水进入的速度和冲力。配重块12安装在轴杆10上,配重块12与空心金属管5之间的轴杆10上套有弹簧11,配重块12的外侧装有调节螺母13,以调节配重块12与转动刀口9之间的距离。转动刀口9的下支承设置在横梁4上,横梁4固定在箱体1侧壁上,横梁4中间为空心(可以用方管)以通蒸气加热。横梁4下方与排水控制阀2相对应处装有一块档板14。选择与集油排水箱体积相匹配的配重块12,调节好螺母13间距,使杠杆略倾斜于配重块。配重块的重量按集油排水箱体积大小事先加工成各种规格。(一般情况下,配重块的重量约等于集油排水箱盛满水时的重量。)在配重块12下方的箱体1上装有支承架15,以防止杠杆不平衡时,配重块下沉重心移位,影响灵敏度。图3是装在集油排水箱下方的排水控制阀2的结构示意图。该排水控制阀的排水部分即进水口16和排水口27设置在阀体下方阀座17上,作为阀的控制部分阀杆23和阀蕊20设置在阀盖19上,阀杆2、阀蕊20的中心线与阀的溢水口24中心线相叠,阀的控制部分用通水孔18和阀的排水部分相连通。阀杆23与横梁4上的档板14相靠。阀盖19和阀座之间组成的阀内腔上装有一活动膜片26,膜片26的上方放有支承弹簧25,阀内腔顶部的阀盖19上开有通道21,阀杆关闭时,该通道21与溢水口24相通,阀杆23开启时该通道21与通水孔18相通。在通水孔18上方的阀盖上开有排气孔28,该孔通过连接管与集油排水箱3连接。使用时,打开油水分离装置外的裁止阀,来自储油罐的水经过过滤器7进入装置内,通过进水管8进入作为杠杆的空心金属管5流进集油排水箱3,由于集油排水箱3的重量不断增加下沉而使杠杆倾斜,集油排水箱3下方的排水控制阀2与档板14间距缩短,阀杆23由于档板14阻档受到作用力,使阀杆23向内推进,即阀的控制部分关闭,集油排水箱3的水通过进水口16进入阀座17,阀内的空气和微量水从排气孔28排入集油排水箱3。同时由于进水后,使阀座17内的压力大于阀内腔压力,使膜片26向上移动,即膜片26打开,进水口16进来的水通过排水口27从排水控制阀2中排出,通过分离装置箱体的排水口排出装置外。另外膜片上移时,阀内腔的水通过通道21从溢水口24排出。当储油罐和集油排水箱排完后,油进入集油排水箱3,集油排水箱重量减轻,杠杆恢复平衡,阀杆23随排水控制阀2离开档板14,由于阀盖19内的弹簧20的回复力,使阀杆恢复原位。与此同时,水通过阀盖19上的通水孔18和通道21进入阀内腔,使阀内腔压力不断增大,等阀内腔压力大于阀座16上的排水口27压力时,膜片26恢复原位,由于弹簧25的支承作用,把排水口27关闭。该装置再一次进水时,集油排水箱3上面的浮油又回到装置外的储油罐中,这样循环往复完成一次又一次排水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箱体(1)、集油排水箱(3)、配重块(12)、进水管(8)、回油管(6)、排水控制阀(2)、以及连接集油排水箱(3)和配重块(12)的杠杆系统,杠杆系统的转动刀口(9)的下支承设置在横梁(4)上,横梁(4)上装有一块档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阀(2)的控制部分包括阀蕊(2)和阀杆(23)装在阀盖(19)上,阀的进水口(16)和排水口(27)设在阀座(17)上,阀座(17)和阀盖(19)上开有通水孔(18),阀盖(19)和阀座(17)之间的阀内腔内装有膜片(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余军
申请(专利权)人:罗余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